保勝心意拳館

   真功篇   

1. 《大力金鋼拳》

我今早如常在公園練功,遇到了一位高人。

其實也不算是第一次見面,他也是公園的晨運

客,只不過沒有交談,在公園另一個角落獨練

的。

平日,我一般都是玩太極拳,今早我忽然興到

把易筋外經操了幾手。這位仁兄即步過來打了

個招呼。原來他己九十一歲,是泰國華僑,三

代都開武館的。

閒話不表。

我在口袋拿了一個兩元硬幣給他,即時,他單

手示範少林大力金鋼指,隨便便把硬幣弄彎了

,見下圖。硬幣拍了照後,便留給拳友阮伯收

藏。

易筋內經,主柔。外經,主綱,練上肢。今日

引證少林功夫,開眼界。

快哉。

邵保勝 25. 7. 2003

 

2. 《拍打丹田》

一日,遇二十多年前的師姐們,了解近況之後

,話題離不開功夫,講進度。

都是一般太太們一樣,每天清晨在公園練太極

,玩玩扇劍。可喜是她們的身形保持得很好,

很多有難度的動作都應付自如。

練身段和練功是兩回事。即時做了人肉沙包,

給她們發力。

體驗了「伸展度」,和「柔韌度」的不同。

偶一為之,玩玩也不錯。

邵保勝 29. 8. 2003

 

3.  《內功的密碼》

1989年,我到東北松花江溜冰,有緣發現一組

神秘密碼。

那次在江邊一所小店,我買了兩刀銀宣。兩刀

是二千張六尺開夾宣紙。

當時,這個數目可能是該店的全年銷售量。

當店員忙於包裹的時候,櫃台後閃出一位老叟

。他打量了我後,問我從那裡來。我道,萬里

以外。

他又問:為何買這麼多紙。我答:只想寫一張

中堂給我的古箏老師留念,目的是要從千選一。

再問:何以萬里尋紙,好的字,不在乎紙,亦

不在乎是否由那裡來。

答:是貴乎即興。在江邊尋,是興到。寫字,

是意到。

問:寫何字。

答:一闕音樂。

老叟再次打量了我後,認真的拉著我的手,唱

了一大段不知名的,像小曲的東西。我覺得不

好聽,又不好意思叫停,無奈的等他換氣時,

托著紙急溜走。

及後,因為不知道他唱的詞,胡亂的用英文拼

音把曲譜記下。

多年後,才發現他唱的是「六字大明咒」。一

般唱唵嘛呢叭咪吽,用的調子比較高,拍子又

速,長功不易。

及後試唱老叟的咒,就有震丹田的感覺。果然,

數月後,功力另有體會。是否真的由咒而來,

沒有去追。

那六個字就是:

《Z I B O C E》

註:老叟的小店,在左邊滑道的後面。

邵保勝 13.  9.  2003

 

4. 《分身術》

分身,是「冥想」的一個法門。

全分身,是利用意念把自已元神慢慢抽離,慢

慢溶入另一個假定的個體,或地方。新的地方,

可以不在現實的環境空間。不過,如果只知道方

法而沒有實作,就是幻想。

半分身,或部份分身,則較容易被理解。如意拳

的無限延長,太極拳的吐勁,氣功的外放等。

如果需要其他東西或條件,才能做分身的,之後

可能會被牽著走。

一般打拳的,只要身手有感覺就可以,要做到天

人合一,我說,壓力很大,我沒有本事。

邵保勝 20. 11. 2003 修改

 

5. 《自然》

楊振鐸先生說楊式太極拳很講自然,例如放鬆

,呼吸。

平時往那裡一坐,或自然一站,就是氣沉丹田。

又說從大原則上去做,有的要領不要刻意去求。

練到最後,發現原來就是這樣簡單。

我看,這是學拳的過程。簡單而言,最初,是

學法。

及後,是用法,守法。最後,要忘法,即無處

不是,身法自然。

老師說:關鍵是你是否願意忘記,不執著,放

得下。

邵保勝 10. 12. 2003

 

6. 《佛山行》

我昨天去了佛山,拜訪了一位八十九歲的前輩

,收集了一些寶貴資料。

原來在廣州佛山,董英傑的徒弟曾教過太極拳

。楊守中也曾應邀演講,但在廣州沒有教拳。

據聞職業教拳的都不願多講拳理,也沒有教打

,只有推手。而且很保守,一般只說姿勢。這

樣謀生的教拳模式,前輩很反對。

從前輩對學生的談話中,我理解了教拳的方法

。前輩亦示範了在拳理及腰馬的問題,如何應

用啟發、透導、質疑、比較、認證。

前輩當年在佛山教拳,地盤是用實戰打出來的

。但後也再學意拳,精進拳藝。現時還以站樁

養生。

問吳陳比武,及真打。前輩說,自楊澄甫後,

己不講打,只是推。又說,沒有橋手,不用談

打。

這次我在廣州,有緣跟站樁及推手多年的教練

聽手。事後前輩說,即使每日練拳二十遍,如

果重點只在套路及功法上熟練,也是一無是處

葉問館前,前輩指點我六合八法。評語,說是

可以這樣打。但是當教拳時,要多簡化。

及後認出我學曾學過的龍形摩橋套路,是三通

。 說發力的跟據,是吞吐。沒有迫步,就沒有

龍形摩橋。

邵保勝 15. 8. 2005

 

7. 《功境》

功境,因人而異。以下我做了一個小結。

(一)養生修煉:

問前輩功境。答只需一站,手掌自然生熱。

(二)發力:

崔瑞彬跟姚宗勛搭手後,形容情景為「力漲如

海溢,身動似山飛」。

(三)被發:

我學拳時,曾以身接吳師伯的發力,感受如觸

電炸起。及接張師傅時,雄勢如泰山壓頂,內

臟爆裂。接何師傅時,勁入骨透心麻痹。

(四)煉丹:

孫祿堂說,練化勁時,行止坐臥,四肢周身發

空。每日只練一形之式,當停式時,下部海底

處,有物萌動。及至丹動真陽。

練拳之真氣,可以用轉法輪呼吸,消氣化之。

孫氏三拳,說五行八卦,練虛合道。但功法上

,並沒有與丹道之奇經八脈有關。

邵保勝 26. 8. 2005

 

8. 《健力士紀錄》

緣得蔡長慶師傅示範南少林易筋經

蔡師傅為石獅市僑鄉武術館教練,曾表演手臂

斷石柱。

他能發揮475公斤之力,連續用手臂打斷7支8厘

米×8厘米的棱角花崗岩石柱。

這種功力被譽為中國一絕。不是特異功能,而

是經過長期的磨練。據了解,是繼35年的長期

訓練,才練就手臂斷石柱功夫。

蔡師傅對我說,手臂要練骨、練筋、練皮。過

程中最重要是保養。

手臂如此堅硬,可是操易筋經時,身體、手腳

,是想象之外地鬆柔。他說,沒有剛,便沒有

寸勁。但以剛入柔,並不容易。

可是,當我按其腹時,感覺與之太極人無異。

邵保勝 5. 1. 2006

 

9. 《五祖拳》

跟蔡師傅學易筋經十八式,及拉筋後之感受。

其中有一式類似意拳降龍樁。蔡師傅說,易筋

是拉伸。樁是站。功法要求不同。

又問曾否用功夫打過架。蔡答從未試過。說曾

與少林高手論武功,當時各人表演自已套路,

互相觀摩。就算是推手,也不會用上鐵臂發力

。少林高僧釋永文,說少林七十二藝,得傳者

甚稀。

其中請教了鶴指、鷹爪、鴨形拳、運氣、發聲

、遒放、神意、周天、五祖拳、十二跌、剛柔

並濟、雲手、馬步、脊椎、齒舌、頸勁。

拆解用法時,感覺蔡師傅的膝、肘、肩、指、

臂,全是骨力。如與之對打,基本上沒有搏拳

這回事。

談及個人胸椎骨的事,他說這是與練微細功夫

有關。五祖拳,研究形神氣力法。而易筋經,

可保養身體、熱身。其作用,正是與操發勁之

拳架,有補償關系。

他重複,少林拳要下盤沉穩。這是暗示,針對

我的弱點而言。

邵保勝 5. 1. 2006

 

首頁>>    藏經閣

 http://ziboce.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