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勝心意拳館

功法篇

1. 《簡練揣摩》

戰國策有云「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

練功法的目的,是撮太極拳的精要而練,學習

由新思維入手,必然事半功倍。

邵保勝 17.11.2003 修改

 

2. 《太極天地》

太極是萬物的主體,而體內的物質不會是全部

單一元素,而是成千上萬的獨立個體。

我看的太極如天上的雲一樣,當雲不動的時

候,雖然是靜態,雲的形象結構,時刻有流動

的感覺。這種感覺,我說就是氣。

宇的意思是空間。宙的意思是時間。時空變

化,就是氣動。

萬物有萬個獨立個體,而人只是其中之一個獨

立個體。

如果將太極附在身上,身體的形態,隨雲一樣

轉變,我說是外氣動。

而體內物質,包括五臟六腑,亦隨雲一樣流

動,我說是內氣動。

自已的個體如何和大地的個體連系,我看是氣

動的感覺。

山河,樹木的氣動,利用時空的關系,和自已

的氣動和諧的連接上,我想這就是天人合一的

意思吧。

邵保勝 17.11.2003 修改

 

3. 《虛領》

頭頂虛領,很容易明白,但認真做到位的亦非

易。主要是分了心在式子上。

在曠野,在樹林,在水之中,人就變得渺小,

較容易感受大地的脈動。原來,虛實就在於想

與不想之間。

邵保勝 17.11.2003 修改

 

4. 《頂相》

頭頂是太極。人在雲上,自悠自在。

地底也是太極。我覺得很恐怖,沒有安全感,

沒有去過。

我不敢站在如來的頭上,經常在如來的肩旁位

置往下看,我就是巨人,意識無限澎漲。

邵保勝 18.11.2003 

 

5.《聽勁》

我說,聽勁,可用耳。

耳在頭部,在軸心外圍,離心力強。

立圈,平圈,經緯線,對變化的反應速。

耳骨鬆了,勁力的意念範圍達三十尺。

頭骨再一次鬆開,很過癮。

今次鬆開不傷神,整勁又多樣東西玩。

邵保勝 1. 12. 2003 

 

6.《視覺》

格鬥的視線,打拳的視野,站樁的視覺,靜坐

的觀賞,目標距離不一樣。

原來人類可以看見很遠的東西。有時月球表面

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問題只是怎樣調校焦點。

鑽研調校焦點的機關,我看有如照相機的內

膽,我不懂。

原來人體有自動對焦這一回事。只要我想看

那裡,那裡就清晰,很奇妙,很自然。

這個自動對焦的機關,加上意念,我說,就是

定力。

定力能集中精力,破諸亂想。

邵保勝 1. 12. 2003 

 

7.《視聽》

眼耳,是體,根。用來接收訊息。

功用是視,聽。

接收能力的範圍,是境、界。

一般視線只在三度空間之內。也可以說聽覺

多一度。因為看不到的,也可以聽到。

視聽做不到的,眼意,耳意可以補充。第

四、五度空間也有可能。我說,是法境,法

界。

再進,用心去看和聽。我說,這便是眼識,

耳識。此時,己經進入無人之境,為所欲

為。

邵保勝 2. 12. 2003

 

8.《心會》

經云:腰脊,喉頭,地心為主宰。

丹田,掌指,足掌為賓輔。

我說,腰脊,掌指,足掌主外動。

喉頭,地心,丹田主內動。

我把次序由內而外,由上而下編為喉頭,地

心,丹田,腰脊,掌指,足掌。

喉頭為氣口,主管一切機趣。如汽車的油門,

動力之源。

邵保勝 8. 12. 2003

 

9.《矛盾》

矛盾,是太極。

鬆緊,直曲,伸縮。

我說,鬆緊在心,直曲在形,伸縮在意。

拳在其中。

邵保勝 30. 12. 2003

 

10.《九宮八卦》

太極拳的理論來由,很多書籍文章拳譜都有寫。

開宗明義,對明白內容很重要。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喜歡從招式學起,即從書的

後半部開始練。

原來重要的東西,就是最初的東西。最初是基本

,基礎,亦是入門功課。

基本,是重要的意思,而不是初級。

九宮八卦,是方位。加上陰陽,就是律動變化。

主管這變化的,若是自已,我說,叫修行。

這變化若是發生在宇宙之內,我說,叫自然。

在自然的規律下,自我修行,取之用之,收發自

如。此時,我隨雲流水,快活任性。

我說,這就是太極。

邵保勝 3. 3. 2004

 

11.《淨寶》

淨土宗只念佛名號。稱此法亦可成佛,到往生。

有人問,「那有這麼簡單的一回事?」

殊不知淨土說的念佛成佛,在阿彌陀經中不但

釋尊及一切諸佛,亦讚嘆之為難信之法。

此法不是太艱深,而是太容易。凡夫往往存疑

心之故,所以難信。

其實,一句佛號中所包含的,全是佛的境界,

只有佛與佛才能究盡。凡人妄以自已的見識而

論,又怎能明瞭奧妙。

事情和站樁一樣,站著不動,就是功夫。一般

人不信有這樣容易的事,而窮一生追求秘笈,

秘傳,真功法門。

邵保勝 18. 3. 2004

 

12.《精氣神》

對精氣神的詮釋,很多前輩都有自已個別的理解。

這裡,我嘗試用自已的方法用圖表分析。其中包含

勁,勢,靈,力,意,動等。

神,是指勢。

氣,是指動。

精,是指力。精力,就是能量。

 

而神氣,是指意,氣勢的東西。

精氣,是指勁,即說氣力的東西。

精神,是指靈,勢力的東西。

 

這樣分析是否能自圓其說,我不知道。

不過,從這圖表看,分門別類就很清晰。

 

舉例,圖裡「靈」的地方,是把自身的精力,與

神結合。我叫這地方是靈界能力。多數與身外,

或大自然界的東西有關。

我把練習靈氣,神打,神功,靜坐,內觀,鬼怪

等歸納在此。當然,這些法門,不盡相同,只是

我刻意沒有把「氣」,與此類混為一談。

 

靈,沒有氣的存在時,指勢力。

精力是能力。例如,這裡指軍力,即兵力,火力

。當雙方對敵,如不動氣,按兵不動,在談判對

話時候,就是講勢力。

未開火,還在談判時,只講求意識姿態,就是要

示威,作勢的意思。我列入「氣勢」。

當然,最後打起上來,就是戰鬥,即圖上表示的

「武」,「功」。

 

道符,冥想,占卜,咒語,風水,術數,宗教,

崇拜,等,因為沒有涉及氣和力,所以我把這些

歸納為「神」的類別。對於神力,我沒有研究。

如說走火入魔,意識流的東西,可能因為比較上

脫離了氣與力,我把這可能性說是與「神」相連

。所以糾偏的方法,就要從糾正思想入手。

 

一般來說,武術是指練習武功,氣功等功夫,講

求精氣神。但精氣神不是武術獨有,如醫學上也

有這學問。

這圖表是即興的,沒有用過甚麼心思。日後有機

會再改善。武術,我看是生活修養,亦是消閒興

趣。當然不只是論精神氣這樣簡單。

邵保勝 13. 4. 2004

 

13. 《亂語》

 Gibberish and Let-Go 是奧修其中一種功法。

據云亂語可以幫助忘掉吵雜,及放下活躍的思

緒。而寧靜則可以幫助改變負向,及被動的思

緒。這功法包括放開式亂語部份,及後用平靜

休息部份來幫助進入忘憂的境界。

我意會,這是緊而後鬆,對比的練習。

以我來說,亂語,的確可以和解心中亂緒。這

樣的過躍練習,我內氣即如飛瀑堤裂,一發不

可收拾。一段時間後,奧修便用鼓聲做提示要

平靜下來。

熟習了這個練習後,鬆緊便可收放自如。

邵保勝 5. 5. 2004

 

14. 《聽息》

聽息,亦是調息入靜的其中一法。

練功時,只要留心聽著自已的呼吸聲就行。

當然,經過了一段時候練習後,自然亦可作內

聽練習。

我說,聽息可以令聽覺靈敏。但耳根靈了也不

是一件好事,經常覺得身邊很吵很煩,有耳嗚

。所以,反聽也是自然而來的反應。這樣,練

習反複多了,入靜不難。

我的體會,是一心不可二用。老實聽就可以。

邵保勝 6. 5. 2004

 

15. 《數息》

聽息,到反聽,即聽不到聲音。過程是自然期

至,不用強求。引導聽息的,就是數息法。

數息的難,在過於用心。例如,很多時學者會

感到心痛,胸閉等症。

呼吸的長短,因人而易。但我並不鼓勵太長的

呼吸。過長的呼,或近乎斷息,會做成肺、心

、腦細胞痛苦。這個可能會妨礙觀察、判斷、

推理等精神活動。

有斷息過甚者,可能產生幻想,或走火入魔。

不斷地數息,開始時須由大腦控制。經過熟練

後,中途己變了無意識的呼吸。

這樣,自自然然,就放棄不數了。

而呼吸就變很慢、長。這時,亦即是我經常說

的自然呼吸也。

邵保勝 10. 5. 2004

 

16. 《解咒》

咒語,並非神秘莫測。己有人用氣功聲法,或

叫訊息碼解破它。

在各宗教信仰中,教徒日常誦經念佛,祚禱。

神願的事,我沒有研究。我只相信誦念一環。

因為虔誠、崇敬、不疑,堅持修練,自然達到

忘我、不知不覺的境界。長年累月,修道成仙。

而誦念,就是氣功。

其神秘在於領悟不易,不知讀法,不懂發音與

身體部位共振關系。

如果說念咒和神願的事有關,我對此沒有興趣。

邵保勝 21. 5. 2004

 

17. 《太極病》

明白虛實,就可以去病。

我理解,虛實,即輕重、浮沉、正偏。

虛實,指質量。

輕重,指力量。

浮沉,指動態。亦指勢。

正偏,指份量佈置。

三種無病的虛實,是雙輕、雙沉、半輕半重。

我說,這樣盤架時,身法輕靈,趣味過癮。

邵保勝 24. 5. 2004

 

18. 《

數息的方法,有多種。

大概都離不開重複數著「吸、過渡(停頓)

、呼、過渡(停頓)」。

我說,這是大腦摧眠。

其中,可只數吸,但需要留意過渡時段。

功法的趣味,就在過渡段。

邵保勝 26. 5. 2004

 

19. 《鼓盪》

勁路的感覺,可運行在身上如穿梭網絡。

這些勁路,相連五臟六腑、四肢、頭手足等部

位。有云如打拳時,照經絡路線行走,會令經

脈貫通。

這些走經絡的勁路,我沒有興趣研究,反正認

穴脈的事,暫時未有體會。

勁路帶出的,是鼓盪作用。而鼓盪作用,產生

整體感覺,亦是拳舞的要求。

勁路,可自由創作。想到那裡,那裡就有。

而鼓盪的動態,決定了拳姿,而每個人的拳姿

也不相同。

邵保勝 31. 5. 2004

 

20. 《息數》

自然呼吸,其速度因人而異。

據西藏瑜伽、密宗所用的息數約為四秒一次息。

在此指,一呼一吸為一次息。

其實,於生理上,每分鐘為平均十六至十八次息。

我說,這個息數,指一般日常活動,用胸式呼吸

時,的確如此。

但打拳靜坐,用腹式呼吸時,可以稍慢。其息時

可慢至每息八至十秒。

當然,不同功法,不同數法。即如分段,每次一

小時。又可氣出入徐徐加長等。

我跟老師打拳時,感覺呼吸節奏特別暢順。

邵保勝 1. 6. 2004

 

21. 《閉息》

太極拳裡,很少說閉息。說自然呼吸、直養等。

閉息,是閉氣練習耐力。

內丹術說調息,以至無息。這是自然出現的緩慢

呼吸。閉息,應心無所思,耳無所聞、目無所見。

我說,閉息,多發生於入靜時間。當出現閃光,

車聲隆隆時,即橫氣仍在胸,機理未順,閉息過

久。

邵保勝 2. 6. 2004

 

22. 《截法》

截法,即截手、身、言、面、心。

截,亦即快打慢。快慢,是相對速度而言。

截手、截身,平時可以與對手練習。

言比身、手快,而且可由四方八面、假手於人、背

後等,防不勝防。

面、心,即指面色情緒,內心斜毒。截面截心,須

要江湖歷練,而這方面我沒有見識。

在電影「精武門」裡,最好的截拳也吃了虧。

邵保勝 8. 7. 2004

 

首頁     藏經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