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勝心意拳館
氣功篇
(1-4篇原載Hong Kong Tai Relaxation Club網)
1. 《何謂心意?》
內家拳乃心意先導拳術。心意為先,招式為後。
大家一般說內涵的東西,大概是指心意吧。
「心」和「意」的意義是相近,但不相同。兩
者都是指思維活動的意思。或者可以這樣去分
別:心是指「過程」,而意是指「目的」。
例如:我們要打一個拳式,要知道拳路,方位
,周邊環境,速度,力度,身法等。過程中需
要靜心,留心,虛心,小心,定心,儲心。要
知道拳式是仿何形,有何用處,虛或實,攻或
守,起或伏。目的是會意,合意,得意。
心意必須相合,才能氣到,神到,從而發揮正
確行動。所謂得心應手是也。
提升拳藝的方法是追求心意拳術,而不只是勤
練太極操而已。
邵保勝 14. 2. 2003
2. 《站樁趣談》
跟同學們一起站樁,慢慢地看到成績,甚慰。
但有時的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一般來說,都有了新體驗。
同學們的肩部確是跟以前鬆了很多,明顯地
可以達到沈肩墮肘的要求。
大部份同學都覺得重心也可下放到腳底。短
短五六個星期時間的練習,就有此感覺,其
實也不錯。不過不是全對,要放得低,還要
升得起才算可以。
有同學發現手部有了氣感,高興得不得了。
有同學問膝部很倦很酸,怎辦?
當然最好不要用強,站高一點也可以,舒適
得力就是。
最後,問一位同學為甚麼老是鼓起肚子,面
目緊張,有氣難下的樣子。
答道:剛剛飲了汽水。
邵保勝 19. 2. 2003
3. 《過電的感覺》
初班同學很快有了開合手的感覺,己算很不
錯。
一固然是勤練有功,二是掌握意氣方面得到
體會。恭喜恭喜。
太極拳貴乎感覺。沒有感覺,就沒有太極拳。
開合手,其實是自發動功。
開始的時候,忽然有,忽然又沒有。這個是
正常現象。
日子有功,形象意念統一的時候,動、靜、
快、慢、強、弱皆可控制自如。
過電與否,不在乎怎樣做,只在乎是否用心
做而已。
邵保勝 14. 3. 2003
4. 《怒髮沖冠》
相傳岳飛為心意拳,長拳,或形意拳之始祖
,其實甚有根據。
滿江紅第一句的「怒髮沖冠」,就是形意拳
發勁時的要求。
髮為四梢之一,就是所謂毛髮倒豎氣貫頂是
也。
做到髮能沖冠,其中七情六慾也要用上。岳
飛用的就是「怒」氣。
可是,這種屬於浮氣,躁氣,暴氣,滯氣,
並不可取。養生太極拳強調的是「養」。
要鬆靜,氣才升騰。所謂骨重肉沉,氣貼背
走。
因此,比如怒髮沖冠的感覺,其實是自然不
過的事,隨手可得,不用發怒也可以。
「練習」怎樣把氣「養」住,就叫「修養」。
沉得住氣的,叫做好修養。沉不住的,就叫
無修養。
練拳也是一樣,氣沉不下的,功夫不會好到
那裡。
邵保勝 24. 3. 2003
5. 《易筋氣功》
「易」有二義,其一是容易,簡單的意思。
易行,即簡單做,是推廣此功法時必需如此。
但聞說傳者要保障利益,每每留一手,即所
謂口傳身授。
於是有少林「十二段錦」代為應市。此功也
好,不會錯到那裡。
可是,須然簡單,但練者能得氣者,可能不
會很多。
然而,原本易筋經亦真的很簡單,很容易掌
握,且能快長真功。
留一手之說,我看多是練者看不起「易筋經」
而不去鑽研。
原本的學不到,簡化的又學不會。
邵保勝 31. 7. 2003
6. 《六指琴魔》
最初接觸音波氣功,是從電影,小說這些途
徑。
神怪,不相信,因為程度膚淺。
音樂有了認識後,就發覺音調,旋律,共鳴
,發聲,和身體結構、內動很有關系。如配
合得當,隔丈發聲可震跌人,相信不是奇事。
邵保勝 31. 7. 2003
7. 《結手印》
手印的功用,除禮佛外,和十二經脈有極大
關系。
手印其實只提供一個手形,可否接通經脈,
全靠自已修為。
簡單來說,只要修練者相信和願意,加上練
習就可以,沒有神秘可言。
手指亦是天線,能接收外界訊息。
淺者,可感受冷暖,風向,壓力等訊息。
深者,靜電,音頻.,微震等,或者就叫這些
做「外氣」吧。
手印功法很多,不過有很多都是莫名其妙的
,信不信由你。
邵保勝 3. 8. 2003
8.《療效評論》
化名白丁回應陳式綱論壇「心誠則靈、心
不誠則不靈」之我
見 by 沉睡中太陽石
對於說學氣功者的態度,很贊同。學氣功的
人,很多是求一方「必理痛」成藥,從療效
評論這門學問。
可是,我看氣功也是一門藝術,科學也未必能全部解釋。學習的進度,因人而異,技藝
的高低,入了局才清楚。
我說身體就是一門藝術的媒體,我的畫版,畫筆,千變萬化。
「恬淡虛無,順其自然的基本規律」,是一
情景。我獨愛高潮起伏,不平衡找平衡,管
他有氣沒氣,有時血脈奔騰,有時沉靜如深
海。過癮之極,氣功不只是為醫療而學。
如果追求藝術的過程中,好彩得了氣,就是
萬幸。
邵保勝 12. 11. 2003
9. 《呼吸》
睡著的人,用的是腹式呼吸。
身體全放鬆的時候,口鼻齊呼吸。
反側的一刻,鼻吸口呼。
驚醒之後,用的是胸肺式呼吸。
開聲說話的時候,就呼。
用力的時候,腹部收緊。可呼,可吸。
這都是自然不過的事,何用費思推磨。
當然,呼吸和任何個體和事情都有關。
過了自然呼吸這一關,呼吸就會「自然」。
因為呼吸己為我所用,順理成章。
邵保勝 19. 11. 2003
10. 《A波》
據云腦波分四種,Alpha, Beta, Theta, 和Delta.
A波出現於清醒安靜時。B波出現於用腦時。
T波在困倦疲勞時出現,D波在思覺失調時出
現。
有人研究A波和靜坐氣功的關系,探討得很科
學,其結果,信不信由你。
我說,在公園打一小時拳所練的A波功,很可
能不敵之後在茶樓吸入的煙毒,得不償失。
煙毒,我指是尼古丁。
個人體驗,吸入尼古丁後,T波D波也可能出
現。
自已的身體,自已最清楚,怎樣保養它,身
體力行最實際。
邵保勝 6. 2. 2004
11. 《道功》
據云A波會出現於靜坐或氣功。
常見的現象是流淚,或打口欠。
而這兩種現象亦經常出現於教室裡,麻雀檯
上。
換言之,問題是昏睡,勞累現象是否等同入
靜。
當然兩者皆同的,是混混沌沌的情景,反應
遲鈍。
而流淚,打口欠是自然調節機能。
我想,這問題可用A波和T波解釋最合。
邵保勝 6. 2. 2004
12. 《開天眼》
開天眼,是指眼睛的異常功能。
意指頭上的松果體,如果一旦被激發後,可
能出現第三隻眼的功能。這種功能,可分肉
眼通,天眼通,慧眼通,法眼通,佛眼通。
肉眼通,我看只在色界內發生,存在於有形
態的程度上。
天眼通,可觀五蘊,感覺比較多元。
慧眼通,講求多眼,析眼,追眼,預眼。是
實事求是的一種態度。
法眼通,對事物的形態規序,有糾正功能。
佛眼通,主導萬物變化。我理解是一動牽全
動的意思。
如果從學拳的方法理解,這個開天眼的過程
也不難明。
邵保勝 18. 3. 2004
13. 《數字功》
念數字訣的功法,是重複一組數字,不停地
默念。
數字由一至九,代表身體不同器官。數字的
音頻,據說可以震蕩內臟,通氣云。而且可
以通任督,走小周天。
還有,不停念零,也是小周天功。
口訣有多組,其中主要的一組是由六個數字
組成,說可治病。
以我理解,念數字訣和念淨土差—不多。大
約都是六個音。理論上都是說帶動氣機在身
體前後,左右,上下走來回循環路線。
專念數字訣而得氣的人,到現在還沒有緣遇
到。
邵保勝 29. 3. 2004
14. 《氣勢》
甚麼是氣?
氣是動的根源,有流動作用。
古人觀天,就發現氣的存在。
後來,這種感覺發展到靜態的自然景物。如
山川河流。這種東西藏於天地,有壓迫力,
有質感,有自然反應。
我意會是大勢,而影響這種自然生態的變換
,來自地心吸力。樹木生長,河水流向,縱
橫交錯,加上星宿斗象,配搭自然。
動物植物亦在其中,受自然界影響的包括身
體,知覺,感覺。
人的高明,在於識覺。處於自然,適應自然
。我看,利用身體,知覺,感覺及識覺功能
,調節自然,適應平衡大勢的功夫,姑且叫
做氣功。
邵保勝 30. 4. 2004
15. 《知覺》
是進入初禪階段的標誌,是十六動觸。
這十六動觸,就是動、癢、涼、暖、輕、重
、澀、滑、掉、猗、冷、熱、浮、沉、堅、
軟。
這亦即皮膚及體內感覺,包括動覺、痛覺、
平衡覺等。感覺大都是機體的,但具體位置
不明確。
通常操作的程序是擴大感覺強度,及至全身
,最後淡化。任何一觸,只要能徹裡徹外,
就算是發透。這過程只需稍以引導即可,不
必強行,順其自然就是,否則就是表象。
氣功態中,觸的過程和日常生活的觸覺不同
。日常生活之中,是認知過程,最後落實在
知上。而氣功態中,是認覺過程,最後落實
在覺上。
我說,認覺,是抽象意識,很難用言語具體
說明。體認到這程度時,自然了解。
邵保勝 12. 5. 2004
16. 《識覺》
識覺,被認為是模糊不清的意識,沒有確實
的感覺,或表象。
可是,這種模糊,並非全無表象。有說這種
模糊,是由很多細微的感覺群所產生。而這
很多細微的感覺群,就是識覺在自身的本象
。
如何能意識到這模糊,和很多細微的感覺群
,就在於微觀的意識。而微觀的過程,就是
靜、細心捕捉、辨認。
我說,意識是察覺能力的放大。而入靜,就
是重要關鍵。
邵保勝 17. 5. 2004
17. 《氣是沒有功》
最近坊間有一本小書論氣功。
本來是個人心得,開始時說得頭頭是道,很
過癮。儒、道、佛、醫、武都列齊。可是到
了最後一頁,說氣是沒有功的,看的人受騙
了。
真是一個反高潮,意料不到。
記得他是復述一位佛學大師的說話,放在書
未,就算是做總結,有意說氣功是騙人的。
我不知道這位大師或作者修練如何,應該是
道行相當吧。
「氣」,與「功」,空是一個名稱,不用執
著。又如說「神」,是沒有「功」一樣。
我說沒有,其實感覺是有。我說有,又即時
具體拿不出驗證來。
這時,只好說,見仁見智,各自智慧和體認。
邵保勝 4. 6. 2004
18. 《辨氣》
甚麼是氣功?
我暫定,氣功,是一種自我身心鍛練法。這
法通過調身、調息、調心配合,作用發掘人
體潛能。
氣功態,我暫指是介乎意識,和無意識之中
,對一種人物情景或物象的感覺。
因此,(我亦暫定)氣功,包含1.運動身體、
2.安排運作呼吸、3.組職思想意志,4.激發人
體潛能,及5.與環境人物事情互動。
簡單來說,一般乎合這五項要求的,就是氣
功。
一般說練習功法,如放鬆身體法、自然呼吸
法、思想集中或安靜法、念經冥想法、摧眠
法、群體搧情法等,或只要是人類活動,幾
乎全部乎合這五種氣功的要求。唯內容程度
,差異很大。說氣是沒有功的,也有道理。
邵保勝 7. 6. 2004
19. 《周天》
周天,是一個抽象名詞。比喻一個天時循環。
所謂天時,是指十二時辰。道家練功用作丹
程。十二時,意指身體的前六後六的十二個
不同高度部位。
練功時,用六字訣或其它功法。音頻會在體
內發生共振。人體是一個神奇的共鳴箱。不
同發聲,在不同位置有作用。
我理解,內臟以音頻速度振動,經過長時間
練習,可能會因此而強化機能。而調節呼吸
發聲,共振可以運遍全身。有說這感覺是前
落後上,在人體循環有如周天。
至於先天後天八卦之說,其作用之一是指出
人體方位。原來秘密是指運氣時,用下腹。
至於解說時辰八卦表列為四時變化、面向方
位、早晚時間等,這和血氣脈動沒有實際關
系。
邵保勝 7. 7. 2004
20. 《八卦》
孫祿堂先生說八卦拳學,有借天地之氣候形
式之練法。他說練神化之功,須擇天時、地
利、氣候方向。
天時,即可一日一換方向,亦可一時一換方
向。地利,即可擇美景,或潔淨之地。
所謂天地之靈氣,我意會是指時空變化。拳
術精微奧妙,是借著天象、生態自然之偶合
而得。其中有說光影形色的美感、淵靜深不
可測的情景。心思意念,溶入天理變化之中
。這時,外觸與內動,自然發生互動作用。
因此,我理解經常換方位的意思,是提供變
化環境,訓練思維、思緒,從而調節身體各
部位配合。
這種內外互動,呼應合度時,感覺身體與天
地脈動一致過程,就是所謂拳道。
邵保勝 7. 7. 2004
21. 《眼法》
眼法,是練氣功法之一。具體要求是毒。
毒,其特點是快疾、靈敏。效果是靈神活腦。
據云內氣充沛者,其目必神光炯然,光芒射人
,洞悉先機,審時度勢,從而作相應行動。
原來皆因丹田凝聚,五臟舒展,增長了精神之
氣。
此法不獨練武之人可練,文人藝術家也適宜。
邵保勝 21. 7. 2004
22. 《意法》
練意,就是在練氣的基礎上,另一層次。在這
意念階段,才可擺脫有形之體、有形之物的障
礙。天空海闊,任意飛翔。
意法,其目的在超越。超越的方法,是開放思
維,加強想象力。亦即改變人體素質與機能。
練意的方法很多,例如道家及醫家常用的縮影
、投射等法。
人體就是這樣奇妙,甚樣想,就有甚樣的訊息
活動,即氣感反應。
邵保勝 22. 7. 2004
23. 《神法》
當出了意氣的範籌時,就是練神。
其實,氣感,只是外在表象。而在開放了的思
維意念之後,發現能量。這才算是練神。
有說神是存在的,如木頭的神、或能量,就是
火焰。
而人的神,在心意中,亦即就是本質。
有說即修心、養性、積德。其實這只說明了練
功的方向而已。可能因為想信有這些德行時,
就有一種無形力量,邪惡不能來犯。
邵保勝 22. 7. 2004
24. 《合氣》
有云:氣息要綿綿,深、長、細、勻、緩。最
後會達到忘卻呼吸的意界。
靜功,就是這樣呼吸。
我說,這是機械呆板的呼吸,非行氣之道。
李雅軒先生說:太極拳是氣功,講順氣、養氣、
自然之氣。如潑一碗水在地上,水自然會向阻力
少的方向下流。太極氣功,是自然之功。若加有
主張、主意,便不配合自然。
其意思,是說不要用意領氣。
邵保勝 9. 8. 2004
25. 《腹氣》
腹式呼吸,當吸時隆小腹叫順,收小腹叫逆。
動功如形意拳、八卦掌等內家拳用逆法,便於
發力發聲。
太極拳的特點是動中求靜、靜中求動。順逆呼
吸法互用,所以打完拳後,流汗不喘氣。
呼吸,乃自然揉合順逆於太極拳姿中。要發聲
時,自然用逆法,不用刻求。
邵保勝 13. 8. 2004
26. 《二龍戲珠》
二龍戲珠是靜功,內養法。是意識活動,有幾
個不同版本。
其中有云是練丹法,珠在腎。意念龍頭、龍身
、龍尾在身內上下游走,要練十分鐘以上。
另一說法,珠在雙龍間。意念龍頭在泥丸宮,
即囟門下面游動,不走百會。
若說站功,意念龍頭在百會與囟門之間,龍尾
在腳踵與湧泉之間。說百會、會陰、湧泉人體
中線。珠在祖竅吞吐。
我的意會,雙龍,近在命門,指方位,喻如青
龍白虎。珠,是槓桿力點。即道家說結丹,點
火在命門前稍下方。功法是壓氣降龍。要求意
守、又守不住之間。
如此推之,靜功,不是發呆,等運到。
我沒有關於這功法糾偏的體認。
邵保勝 26. 8. 2004
27. 《靜悟》
修行功夫,即由入靜,到覺悟的過程。
信心、恆心、誠心,都是一廂情願的事。
其重點是,有心,即要經常掛在心上。練功一
次過練一個、或幾個小時,真的長功夫嗎?
原來,悟,只需要一剎很短的時間。所以,有
常靜,頓悟之說。
我認同,頓悟即法。
所以我把練功程序暫定為:入靜,知識,清晰
,開悟,覺識,得法。
邵保勝 27. 8. 2004
28. 《服氣》
服氣,又稱食氣。功法繁多,而功法慨念理解
不一。
有云呼吸調練,亦有云咽氣、咽津。
我暫定有關人體內的所有氣,為內氣。而自然
界的一切氣,包括人排出的氣,為外氣。
人體的構造,有內氣循環系統。因為是個開放
系統,所以有吸入和排出外氣的程序。
空氣中的氧,至為重要。所以亦叫清氣。
清氣進入人體,有三途:
(一)呼吸系統
即通過肺交換清氣。
(二)消化系統
指咽氣,清氣直接進入腸胃。
(三)經穴系統
指通過穴位,使內氣和外氣進行訊息交換。
服氣的目的,亦可說是增加清氣交換。
所謂服氣,我這裡暫理解為貫氣,或食氣。具
體方法,是吞、咽、閉、呼。
有指純吸清氣的,亦有指津液與清氣同時咽入
腹中的。
可以理解的功法,為導引、丹田貫氣等。都是
動功。但最後都會進入氣功態,而入靜。
邵保勝 20. 9. 2004
29. 《煉氣》
南懷瑾先生說煉氣,道家叫嚥津,佛法謂甘露。
南懷先生說,精化氣、氣化神、至神還虛,都
是化學作用,如蒸餾。
功法,即自然納氣,輕嚥過胃,直送丹田。
當發現津液是甜時,神凝氣住,即化了氣。
又說女人則沉氣到胃為止(與斬赤龍有關)。
他說打坐中有老人、年輕人。但練至化氣如溫
玉的人,太少了。
化氣後再蒸,配合各荷爾蒙,氣脈變化,成為
「神」,即光明。
其中有赴會明點、拙火,通中脈等關系。
我對南懷先生很專敬。個人的思想有見地。但
當具體說煉氣時,可惜沒有詳細交代。
其內容,信不信由你。
《參考:習禪錄影 南懷瑾先生講述》
邵保勝 22. 9. 2004
30. 《元氣》
吐納術中,有服內元氣之說。
道術的服氣,是指嚥氣、行氣、煉氣。實即內
丹。
服氣的嚥氣,是指內元氣,而不是外氣。內元
氣是經過練習進取、轉氣、調氣的功夫。即不
是指開口吞下空氣這樣簡單。
所謂嚥氣,是指使氣海中之內氣,隨吐氣上至
喉中,連津液嚥下。其時再配合揉腹,氣沉至
下丹田。
我遇過一位練丹朋友,平時身形一般。但運氣
結丹時,腹部長出了一個大西瓜。西瓜很堅實
,而且可任意被拳打腳踢。據云功深者,可發
放外氣治病。
這門西瓜肚皮功,如果算是武術,我沒有興趣。
(參考:幻真先生服內元氣訣)
邵保勝 27. 9. 2004
31. 《秘訣》
小周天氣功,原來有祖傳秘訣。
功法多種。如站立式,即雙手臂伸直,手背
相靠合十,放在會陰。須默念秘訣:
人有氣中,氣在人中,人天相應,開放系統,
大至無外,小至無內,化身成氣,聚氣還形,
腦空宇宙,實腹寬胸,循經導引,外導內行,
氣帥血走,血載氣行,腰軸手引,旋鑽裹撐,
陰陽互換,太極功生,釆練發排,變在其中,
意氣血力,精氣神通,科學施功,防治百病。
這是1995年出版的《中國醫學氣功與實用外氣
療法 于志明》公開的祖傳三代功法。
我說,這樣的秘訣,可以用「博」、「渾」來
形容。及至於外氣如何發放,以我的程度,很
難理解。如功效屬實,則是人類的福氣。
邵保勝 6. 10. 2004
32. 《養氣》
由焦國瑞先生提出的氣功養生學內容,我很支
持。
焦先生生在日本也很受歡迎,風格是實作。
他的《氣功養生學慨要 1984》一書,無論理論
、實證、操作,不尚空談。
其功法沒有關連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周天煉
氣、經脈、咒語音符、宗教哲理、外氣等學說
。只保健按摩一章,有說穴位推拿。
內容根據傳統功法如,坐、臥、站靜功、六字
訣、站樁(意拳基礎)、坐與站八段錦、太極
拳勢、五禽戲、自我按摩等。
據此,我說氣功養生,是老實、自然地做運動
。除非是武術家、修道者,一般沒有需要花心
機氣力,混沌於異能、密訣、強勇、承傳、宗
哲、儀式等的事情上。
邵保勝 25. 10. 2004
33. 《太極拳氣》
吳圖南先生說,太極拳氣,不是指氣功。
太極拳氣,包括宗氣、營氣、衛氣。
而應用分兩步。即運氣、使氣。
運氣,即吸氣時,感覺周身氣往胸口靠攏。而
吸進的氣,意存在丹田。呼氣時,此太極氣又
向各處散開。
使氣,是指揮這太極氣往身體那裡都可以。
太極拳氣,是指呼吸的氣,和氣遍周身的氣。
(參考:太極拳之研究 馬有清)
邵保勝 4. 2. 2005
34. 《服膺》
膺,粵音英,指心胸。
服膺,意指牢記在心。
拳拳服膺,具體上,我說是與氣有關。
膺,其實是一個小孔名稱,位置在人體之橫隔膜
的中心。
吸入的氣,貫入丹田之前,必須要經過膺。而一
般氣功動作,俯身閉氣,就是貫氣的前奏。
拳拳,是指拳式的過渡。
而拳拳服膺,就是打拳時,要用丹田服氣的意思。
邵保勝 6. 2. 2005
35. 《體現》
如何衡量練功的效果?
正確的反應,是發熱出汗。亦即練精化氣的標
誌。多練後,手掌漸紅潤。如出現白點,叫做
氣點,是好現象。
理由是當氣點結聚於勞宮穴,及指端,末梢的
微循環系統加強。
如功後反常發涼,可能是身體虛弱所致,不是
出偏。當遇這情況,見議收功後輕拍身體。
至於用儀錶測試功前功後的對照,我十分贊成
。如血壓、心跳及呼吸次數、溫度等。
有云見議用穴位之間的電阻值做對照,方法是
用萬能錶做測量。由於變數很多,我認為這點
要保留。
(參考:靜養氣功 林菁)
邵保勝 7. 3. 2005
36. 《心與意》
在我來說,「心」與「意」的分別解釋,是過
程與目的。
剛巧,意拳,就是目的拳。目的,我會說是練習技擊。例如,有打擊目標的誘因。
而養生,我會說是站樁,不說意。我理解王薌齋先生說的忘我境界,就是說心的過程。
具體說意的要求,條件上比較直接。
心的練習過程,應不只要練站樁,還要練拳,
習畫、學音樂、讀詩文、了解佛道哲學。因為
忘我境界的條件,是在乎能否進出,有意無意
之間的過程。而這過程,需要多總類修養的條
件,融匯貫通。
(參考:意拳匯綜 香港意拳學會)
邵保勝 25. 3. 2005
37. 《有意無意》
這裡有一首關於無極圖的歌訣。
無形無像無紛拏,
一片神行至道誇,
參透虛無根蒂固,
混混沌沌樂無涯。
即無形、無像、混沌、虛無、無盡的快樂,就
在無極裡。參考意拳說站樁,也有類似說法。
而關於太極圖,說需在意。而我說,用意的站
樁,其實是與極緩慢的動功無異。
(參考:太極內功養生術 關永年)
邵保勝 25. 3. 2005
38. 《愉快》
密宗《大乘要道密集》提供有關修煉瓶氣的功
法。這功法可使身體發暖,並舉出十種利用觀
想生火的方法。
功夫到時,周身會發暖,而且身心非常愉快。
據說,愉快的境界,有四層。
密宗說,這時生理會產生相當大變化。如冬天
不怕冷,消化力和記憶力增強等。
有了生理基礎,心理自然能達到較高境界。亦
所謂「即身成佛」的可能。
如果能以科學方式在這方面發掘,對人類的壽
命、健康方面,將會有極大的貢獻。
(輯錄:關於藏密的氣功 巨贊)
邵保勝 1. 4. 2005
39. 《西醫醫治走火入魔》
根據《中國道家氣功全書》所述,練功偏差有
四類。即內氣不止、外動不己、走火和入魔。
據一位西醫撰文說,有女病人因看書自練氣功
月餘,不能收住功。轉頭咋舌,擠眉眨眼,不
能自控。
醫生疹症後,懷疑是Hysteria,或抽搐Tics,或
強迫症Compulsion,或恐懼症Phobia。
考慮後,給以病人Deanxit,Haloperidol及Libruim
。結果服藥一日,症狀全消失。
我問過藥房老闆,這幾種藥的功效,分別是有
舒緩神經,安眠,及情緒鎮定作用。
(參考: 實用醫話 關朝翔)
邵保勝 6. 5. 2005
40. 《外氣》
外氣治癌,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
1. 運掌放外氣時,要知道對病體的影響,還要
調整功法。其實怎樣才知道,那一種功法的醫
療效果是最好的?
2. 自身的呼吸,與病體、體位關系?
3. 怎樣掌握外氣的方向性,或電磁場的關系?
4. 外氣與各種癌症在各嚴重性的關系?
5. 氣外對癌細胞與正常細胞關系?
6. 在施術時,如何控制外氣的質與量?
(參考:氣功與生命的探索 黃仲林 劉季堯)
邵保勝 21. 5. 2005
41. 《郭林氣功》
郭林老師根據以下原理,創防癌治癌的功法:
一、 利用高壓氧
根據癌細胞厭氧的理論,高壓氧可以消滅癌腫
瘤,病人能吸入八倍的氧氣,便可以消滅癌腫
瘤。
郭林創造了以風呼吸為主的行功。
二、 情緒抑鬱影響
情緒樂觀的人,即使得了癌瘤,往往可以延緩
癌病的發展,甚至癌瘤會自然消失。
郭林根據這種情況,創造了一套不同選題,和
意念活動的功法,使病人在練功中既排除了雜
念,又代替了意守丹田,或守病灶的意念活動
。郭林老師發現,信念往往比練功的勢子還重
要許多。
三、 生物電作用
練氣功的人,在練功過程中產生的生物電,可
以幫助體內攝取營養,增加自身的免疫功能。
郭林老師的新氣功,是一種自我控制,自我修
復的一種氣功療法。
四、 綜合治療
凡是參加中西醫,氣功綜合治療的癌症患者,
他們在進行放療和化療的過程中,都能夠保持
各項指標的穩定和接近正常,幫助病人順利渡
過各個療程。使放、化療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大
程度,就是單採用中草葯治療的病人,他們吸
取的葯效,也比不練功的病人療效要高得多。
(參考:郭林新氣功研究會1987年在西安功法
會議上的演講)
邵保勝 11. 7. 2005
42. 《唯象氣功》
錢學森說,氣功的發展,在需要建立「唯象氣
功學」。
唯象科學,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
,在初中程度,只需要知道定律和公式。錯對
,只在乎絕對性、方程式模式。
現代科學,指大道理上,要知其所以然。
氣功,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需要解除玄空理
念,把其中原理、實用的關係整理,造福人類
。
科學方法處理,需要程序。他說,收集、核對
、關系理清、模型。這個模型,就是指唯象科
學。
收集的功法,應該都是有實效的。模型如何能
實證中理論系統化,是現代科學範疇。
(參考:建立唯象氣功學 錢學森)
邵保勝 9. 9. 2005
43. 《丹道》
性命雙修,丹經對神炁多不講明,很多比喻隱
語。
即喻神,用姹女、離女、婦、妻、我、砂、汞
等。
而喻炁,用嬰兒、坎男、夫、彼、金、鉛等。
一般用文字義理解,就會陷入迷魂陣中。
又如壞人傳邪法,用隱語惑人。諸如解作女人
、彼家、陰戶、行淫、穢精、濁涕、採補等。
所謂男女相交、彼我相交、坎離相交、乾坤交
姤、汞鉛、夫婦,是說神炁相交而已。
據云,神,指元神。炁,指腎陽之精。
其實,金丹大道,是指有關個人神炁的修煉。
(參考:中國傳統氣功精華 陶秉福)
邵保勝 17. 9. 2005
44. 《煉神還虛》
煉神還虛,是指精氣神轉化後,出現高級階段的練功
效應。
其實,傳統內丹術,稱煉神還虛,為「丹成」的功法
。
何謂還虛?
(一)呂純陽《全唐詩》指出,精養靈根氣養神,此
真之外更無虛。
(二)《黃庭內景經》亦說,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
聚氣以成真。
(三)又根據《紫清指玄集》說,丹成的意思,是指
固精保氣存神,三田精滿,五臟氣盈。
即說「虛」,是不存在的意思。煉神還虛的功境,是
指身體的「真」狀態。
據此,「煉神還虛」丹成的境界,不獨只屬道家丹功
,其它以外的功法,也可以煉達。
我以武學的角度理解,身體狀態,應以每個功境之不
同而提升。最後亦由各功法關系,殊途同歸。還虛,
應該不是指,精神處於虛無混沌之狀態。因為,在這
個狀態下,就不能應物自然。
我相信,天人合一,是指因變機而相應的功能,而不
是指在形式上的混合。
(參考:簡明氣功辭典 黃健 朱慧勤)
邵保勝 4. 10. 2005
45. 《洗髓》
洗髓經之行住立坐臥睡篇,功法中亦偶有參悟趣味。
洗髓,指清虛。清內至虛,無障的意思。
我理解與武功有關的,聯系如下。
(一)行如無意杖,踏實方可進。這與意拳摩擦步功
法類似。
(二)住如臨崖馬、到岸舟。這與六合八法的勒法相
似。要點是須留神守空,知道頓足之處。
(三)立要形端身自固。要領是心靜,水靜河清,留
意環境變化。
(四)坐,似指調息、服氣的功法。
(五)臥,似指揉丹法。
(六)睡,能說夢境如真實,超出生死。經云「成功
有定限,三年九載餘。從容在一起,決不逾此期。」
我猜度,是精神全盤關注的結果。雖肢體休息,但幻
境中思維,如常繼續運行,與情景真實無異。
據此,我理解,因為一天全部時間皆練功,比別人多
三倍時間有餘。(工作、休息、睡眠,三等份計)
又若相信體用合一,所以真正涅槃的意思,是在世轉
生。活一生比別人活三世有餘,所以不會介懷,死期
之無常。
洗髓經慧可大師序文,謂達摩傳予易筋洗髓二帙。他
將原本易筋一帙藏於少林璧間。洗髓一帙,附之衣缽
,遠游雲水。
洗髓經是有關無形的神意修煉,己超出易筋經有形的
筋膜、氣血的形式範圍。所以慧可大師說,洗髓經義
深,無根基則難學。
慧可,(487∼593)我國禪宗二祖。南北朝之僧。河南洛陽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又作僧可。幼時於洛陽龍門香山依寶靜出家,於永穆寺受具足戒。早年
周遊聽講,參禪冥想,精研孔老之學與玄理。北魏正光元年(520),參謁達
磨祖師於嵩山少林寺,從學六年。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載,師訪達磨時,終夜立
於雪中,至天明仍不許入室,師乃以刀自斷左臂,表求道之至誠,遂面謁而大
悟,達磨乃付予大法,並傳衣缽。然續高僧傳卷十六載,師之手臂,系遭賊所
斫斷。
達磨西歸後,師於北齊天保三年(552)授法予弟子僧璨,其後赴河南鄴都演說楞伽經意,凡三十餘年,韜光晦跡,人莫能識。後於匡救寺盛揚宗風,學者
雲集,復與沙門辯和論道,辯和不能勝,興謗於邑宰翟仲侃,仲侃惑其邪說,
加以迫害,師乃於開皇十三年(一說十二年)示寂,世壽一○七。帝賜「正宗
普覺大師」、「大祖禪師」之號。(節錄:Yahoo 奇摩知識)
(參考:真本易筋經 達摩禪師)
邵保勝 6. 10. 2005
46. 《胎息》
據幻真先生之附文《胎息銘》說,胎息是指道家內丹
功夫。
從《道藏.諸聖胎神用訣》,我簡略理解過其中二十
九種胎息的功法。又從其它有關紀載,選擇內容認為
有趣的,簡單整理如下。
(一)胎息,指人之道,與太虛之道的關系。胎,喻
天地之本體。息,喻日月之運行。太始氏胎息訣
(二)對象內容:心、神、形、精、意、氣、性、命
、真、虛、情、境等。
(三)要求調度:調、勻、守、定、靜、養、忘、無
、抱、絕、滅、存、固、除、清、空、提、收等。
(四)入靜形態:行、住、坐、臥等。
(五)功法:周天、閉息(但不得全閉 李真人胎息法)、內
視、反聽、服氣、龍虎相交、固守丹田、臍呼吸等。
(六)修養:守本分、戒條。
(七)最後境界狀態,是消遙 抱朴子胎息訣、自怡、行步歌
舞 曹仙姑胎息訣。
我發覺,大部份胎息訣功法內容,與心定神靜有關。
可是在呼吸的操作上,沒有詳細說明。資料上,沒有
強調踵息、口鼻無呼吸、毛孔呼吸等。
據友人云,有師兄師姐十年功課後,己到胎息階段。
我沒有練,亦不懂。
邵保勝 8. 10. 2005
47. 《嬰息》
嬰兒的腹式呼吸,並非最好的呼吸方法。
據云,嬰兒肺部未發育完成。例如立式姿勢與地心吸
力,對胸腹呼吸次序的影響。
又肺部未長成,體積空間比例較小。以至呼吸時胸膛
起伏不明顯。
本來背後腎門位有較大肺容量,但因為嬰兒仰臥關系
,腹式呼吸顯然較容易。較容易的呼吸方法,並不是
最好的方法。
嬰兒沒有擺臂開肋的動作,胸肌開合功能未發育,及
未能提供較大的肺容量。
故此,我認為,胎息,應非指學習嬰兒未成熟之呼吸
方法。
(參考:Baby Belly- Breath, Optimal Breathing)
邵保勝 24. 10. 2005
48. 《煉氣》
郭雲深三層功夫境界,有三層呼吸方法。其中煉氣化
神,指胎息。
《攝生三要》說,胎兒呼吸之氣,由臍上往來。
古人認為,臍上氣,循行於任督二脈。彌散於胎兒全
體,供發育所需,稱胎息。也稱內呼吸。
出生以後,臍斷,便屬後天外呼吸。
靜功中,意守丹田,用腹式呼吸,用旨接通內呼吸。
即後天之氣,接先天之氣,稱為息息歸根。目的,是
重返嬰兒,再立胎息。
可是,這不過是一個比喻。當入靜後,感覺任督感傳
現象。自我體驗內氣不出,外氣不入的感覺。這時,
即進入再立胎息之境界。
胎息境界,為無意識、無情緒,沒有精神氣的外秏,
生命力最旺盛。返嬰,意味取得最佳保健效果。
據此,我理解胎息,應為上乘功夫的必經之途。若與
應物自然論,我的經驗,是強身內功。並非指形態上
的微弱呼吸而言。
(參考:拳意述真 孫祿堂)
邵保勝 25. 10.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