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勝心意拳館

嘻笑篇

 

1.  《試手》

聞說試手故事一則,出處欠奉。

話說有師傅某人,乃精壯之年,身體極之壯健。

平時與街坊輩推手,應付有餘。

有日,與一陌生人推手,算是較量,比試摸底。

師傅和平時一樣,合了雙眼,面向側,只用手聽

勁。

那陌生人輪了幾圈後,忽然雙掌圈入發勁。於是

,師傅應勁向後,跌個四輪朝天。

這個故事不是說這師傅功夫差,而是要凡事警惕

,以防人不仁。

我說,用心的意思,是要時刻測度別人,練習知

彼的功夫。合眼與開眼,反而不重要,而是要有

機心。

邵保勝 26. 3. 2004 

 

2.  《學寫文》

曾經參加過一個管理課程,意外地學了一課,叫

做怎樣寫一篇好文章。

記得那時,我的功課是全班最差的。

原來當時的評分標准是這樣的。文章每句不能超

過五個英文單字。過了字數就扣分。每個小段落

不得超過五句。而全篇文章的字數又有限制。

定下這標准的大學教授,現時己去世。據云曾當

過中國民國時期的鐵路局長。

我始終搞不清,寫文章的字數要求,和鐵路有甚

麼關系。總之,記得他說過,要簡而清,又要有

條理,令讀文章的人讀得舒服。

邵保勝 1. 4. 2004 

 

3.  《輸不得》

這是另一個推手故事。最近聽來的,時地不詳。

兩位都是師傅,同時在一個花園教授太極拳,雙

方是認識的。

事情發展是甲不知如何推跌了乙,乙大怒,甲乙

兩人大吵,然後反面而散。

這個故事教訓我說,如果輸不起,不要推。

除非是程度距離很遠,收放之中而能留手留面子

,否則,先下手為強比較上算。

我的經驗是不愉快的居多,原因是心慈,後悔沒

有及時出手。

邵保勝 6. 4. 2004 

 

4.  《潛意識》

以下的問題,是否能考證你對事物的態度?

只可答其一:是,有時,或不是。

1. 我贊成保留現狀、最好不改動。
2. 對別人所做的事,如我接手,一定做得更好。
3. 想通透了事情才開始做。
4. 對事物,我要有原因我才做。
5. 我經常給別人負面評語,有助改正。
6. 我經常性保守,提出難處,做反對派。
7. 我經常作悶聲、奮怒、妒忌、不服氣。
8. 我需要較長時間計劃、考慮、觀察才安心。 
9. 我只提意見,不親自做。 
10.我經常用自已的知識和經驗,去審批。
11.我不願回望,又對將來不知如何是好。
12.我想、說、做的事,經常是對。
13.我審批他人時,只看合我的標准那一部份。 
14.我只相信自已,因為我經常沒有看錯。
15.我對別人很小心,說假的人很多。
16.我很少信任別人。 
17.我要求計劃中的細節,如實照做。
18.如有不合我意,我就不樂。
19.我想要的,會全力爭取。
20.我的計劃,要每步實現。

答案:我沒有。只是如果你說「不是」,相信你

對事情的態度,很正面實際。如果你說「有時」

,你的態度還有多少「負面」,需要學習。

這是個測試負面人生的問卷,如果答了「是」,

不代表死不悔改、固執、沒有信心等。

潛意識上,我只能用「浮」形容你。不同意嗎,

請在問題上,用別人的處境想想,或可得到啟示。

(參考:Healthylife.net

邵保勝 24. 6. 2004 

 

5.  《迷思》

在沒有考證其真實性下,即興做了一個簡單的

分析表。誤導也好,亂語也好,扣帽子也好,

開玩笑就過癮。反正自已也經常被人亂說,一

身糊塗賬。

佛道、基督、賭馬、太極拳,全都說認知過去

。現在各做補救的事,體認不同力量。

只有太極拳不相信輪迴,沒有重生。現在重複

修正過去,未來說歷練,亦即包袱。

邵保勝 9.9. 2004 

 

6.  《太極拳》

關於太極拳有玄虛成份否,我的理解分別有神

哲、天文地理、鬼神、物理、病理等類。

(一)神哲類

太極拳
中國傳統 承傳、口授
佛學 空、虛心
道學 自然、呼吸、氣
易學、八卦、兩儀、四象 方位、主奪、太極、陰陽
儒學 融和、順逆、文武、秩序
占卜、爻象、吉凶 無關
人事、倫理 無關

(二)天文地理類

太極拳
天時 環境:

溫度、風向、自然現象

四季
時辰
風雨雷潮
山川河瀑
動物、植物 遠離獸性、毒物

(三)鬼神類

太極拳
咒語 無關
靈魂、靈氣
因果輪迴
儀式
異能
巫術、降術、茅山、六壬、靈物

(四)物理類

太極拳
圖形 點、線、角度
音符 發聲
動力 螺旋、向心、離心、慣性、整勁等
熱氣 體溫
光影 無關
顏色 無關
氣場(磁、電) 無關

(五)病理類

太極拳
臟腑 行血、調氣
肢體 活絡、脈穴
精神 舒適、集中
心理 催眠
細胞 無關

一般爭論點,多數集中氣感、凌空勁的真假問題

。這裡,我只用個人理解和感受面對。

如凌空勁,我認為大部份是自我體會、感受的反

射。而不是發放方面的追求。

總之,玄虛與否,見仁見智。

當然,以上指玄虛在一般太極拳養生方面而言。

有融會其他方術、藝技,利用思想哲理修煉,開

發潛能,及用於其它方面等,不屬此怪論。

邵保勝 14.9. 2004 

 

7.  《認同》

我亦創作以上圖表,說玄虛的來源。以一般人的

接受程度,做了一個比較圖。內容只解說主觀性

慨念,沒有資料數據支持。

玄虛,是指一般人不容易理解、不容易體認的意

思。

通常太極拳的肢體動作、醫療效應、物理作用,

一般是可以理解、體會。

但當有人說氣感時,重點放在神學哲理、脈穴、

心理、神經反射時,多數人會體認不到。

我說,拳理的內容,要與科學、教學、知識同步

,配合時代。雖然太極拳慨念,是屬於中國傳統

系統,但傳授的時候,還要有具體的鍛練,和體

認的方法。

邵保勝 22. 9. 2004 

 

8.  《呂洞賓與狗》

話說一日,一劍客來訪呂祖。問呂道士能否飛劍

取人頭顱。

呂祖答,劍不斬人頭。只斬三件東西。即色慾,

貪嗔,與煩惱。

劍客聽罷一去又回來,一揚手擲下布袋。並說,

總算把這條惡狗宰了。恰巧這一句說話,給一頭

山狗在門外聽到。山狗聽罷,立刻抱頭就竄。

呂祖揭開布袋,原來裡面是個人頭。

這個故事原本是說,人應斬除色慾,貪嗔,與煩

惱。可是,以後狗咬人,據說是狗為了報此仇。

註:以上故事,純屬虛構。

(參考:呂祖傳 包文釗)

邵保勝 8. 4. 2005 

 

9.  《修理》

陶傑先生今天在蘋果日報專欄,談電影作品的

裂縫。說一旦名氣大了,總會有人找作品的裂

縫。

明白了原來金庸先生也給人「修理」過,就不

會奇怪這些鑽縫的小人物,空對著一片幻影自

慰尋快樂,己算是一生最大的成就。

在網上的論壇,經常有這類人。原來很多武林

前輩也有遇上這種事情。他們說,辦法是隱。

人生的時間很寶貴,心思應用在做學問功夫上

。經常警惕自已,要實幹就好。

再問,自已有沒有鑽過縫,我不敢說沒有。

邵保勝 10. 5. 2005 

 

10.  《真諦》

甚麼是太極拳的真諦?

請問我習拳中,

1.最大的錯誤是甚麼? 

認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2. 最感恩的是甚麼? 

開拳的老師、支持我的人。

3. 誰是最愚蠢的大傻瓜? 

不知道。

4.最肯定的是甚麼? 

歲月不撓人。

5.最喜悅的是甚麼? 

發現新論據。

6.最佳的機緣是甚麼? 

成立拳館網頁。

7.最偉大的思想是甚麼? 

奮進中改造生命。

8.最大的勝利是甚麼? 

從沒有想過。

9.最大的障礙(殘障)是甚麼?  

有滿意的成績。

10.最大的損失是甚麼? 

時間。

11.最大的需要是甚麼? 

實效。

(參考:霎哈嘉瑜伽網)

邵保勝 2. 11. 2005 

 

11.  《生日卡》

這位小姐,名字叫「珍珠」。

每年都記得寄生日卡給我,十分長情。

她主觀認為投其所好,配合個人品味。

其實,我有苦自已知。

不知道有沒有較可取的?

邵保勝 18. 11. 2005 

 

12.  《人生》

生命、生活、人生,如何說?

最適合我的宗教,內容如下:

1. 生命的希望,是年月日。生活是貪,人生是夢。

2. 生命閒著,生活轉著、人生迷著。

3. 學會一種魔術,騙自已。

4. 掌握一個重點,叫「即興」。

5. 最清晰的因果見證,就是自已中大獎。

6. 活在當下,不回顧、不重看、不比較。

邵保勝 28. 5. 2006

 

13.  《花徑》

最難過的感受,莫過於被曲解。

中學時,曾試用對聯,設計課室壁報板。

辛苦了一晚,翻查篆刻字典,用紅紙寫了

兩行對聯。是我第一次寫聯。平均字樣方

格,是把紙接疊。

可是,當對聯貼上不久後,被同學燒了。

原因是淫褻。

當時我不明白何謂淫褻,感到非常無奈。

文字,取材自《唐詩三百首》,是本工具

書,今已伴了我超過三十七年。其中詩句

,理應十分正氣。

對聯,當時我認識不深。只知道四絕詩的

中間兩句,嚴格上是要對仗的。選聯為:

《客至》杜甫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今日記錄在此,是感到世事會不斷重複。

現制新聯如下:

出人意表稱奇論,

舒我心胸是好詩。

邵保勝 15. 7. 2006

 

14.  《曾國志》

台灣張國志人氣很盛,很多人喜歡模仿。

我也來一段表示欣賞。

 

所有練功夫的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曾國志師傅,師傅又來啦,師傅又來

教大家練功夫啦。

因為好的師傅,令你十年不想出門。不好

的師傅,不令你入門。就這樣簡單。

所有功夫的朋友啊,不只學師傅打拳扭身

扭勢,還喜歡聽師傅吹牛,指天篤地。

師傅我今晚就拿太極張三豐來講好啦。

前,師傅我有無有節目上面講,張三豐

創拳,一定要留拳架視像。

傅我千吩咐萬吩咐,叫他講清楚一種力

。甚麼力?

是,不用力!不用力!不用力!

師傅我有講,你有無聽?你有聽!有聽就

理在的人點解識講唔識做。做甚麼?

就是,四兩撥千斤!四兩撥千斤!四兩撥

千斤!

(參考:張國志節目

http://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E5%BC%B5%E5%9C%8B%E5%BF%97&search=Search

邵保勝 8. 10. 2006

 

15.  《炒菜八法》

白先生 寫到:TAZ 八法,那個屬內功?外功?

內外功兼練可以嗎?


TAZ:

《手作的是外功,吃進肚子的便成內功,外放的

便是氣功。 》

上述的語句,不知若 用太極拳的詞彙 (理論) 重寫

 ,會是怎樣?

從練功角度的;

從技擊角度的;

從練氣角度的;或

從哲理角度的?


白先生:亂炒一通又如何!

太極原理是複雜簡單化。學習簡單變複雜化。複雜

化變高深化。原來只是亂炒一通無異。

上碟後,沒有分別呀!有人叫好看不好看,有人叫

好吃不好吃。也有人叫無內涵,因為分不出那一條

菜是用那一法炒,八不像。


TAZ:管它怎弄,好食的,吃得下的,肚子便會自動

掤 ,捋 ,擠 , 按 , 採 , 栵 , 肘, 靠的八法齊施: 全於天然

,無為而為。

是要把無用的擠出,或留在大腸內結金丹 ,那是各人

個別的修為偏好事了。


白先生:原來內功是指肚子裡的八法,看到的是屬於

運動。



TAZ:No la. 肚子裡的八法衹是內動的外功。化五穀之

精遊走於全身 (體內) 才是正貨 ( 練精化氣? )。

為了【腹內鬆靜氣騰然】,TAZ 還是偏愛 【引進落空

合即出】。這樣才能多吃些!

吃的, TAZ 強!



白先生:TAZ 懂煉精化氣!

白先生在《男人煉精》說是吃,有證明啦!

八法原來只是煉精,屬小學生野。

請TAZ教教我地,甚麼是遊走於全身體內的正貨?那裡

有得賣。 化五穀之精遊走於全身?



TAZ:肚子會做,不用學。

找吃的,就成。

白先生: 原來你說「不隨意肌」運動。

八法都靠唔住,懂練「不肌」是否能化神?唔該你示範

大腸第三個曲不隨意我看看?

 

 

TAZ:也是 No la. – 也不是「不隨意肌」

化走於全身的絕不是肌 (意肌與不隨意肌) 運動,懂練「

不肌」是對。易筋 - 洗髓。

借人家的東西【黑白二蛇爬巨柱】意會一下【太極生陰

陽】的內功版。網上不便說太多,也不好說。

《殺人刀》、《活人劍》、 《無刀》。

這段話打從16xx 年流傳至今,已發展了很多不同層次的

演譯。

TAZ 比較喜歡這個:

在深層的競技或格鬥後,戰敗者感到無限的死寂和挫敗

如走入死胡同,那是《殺人刀》。

在深層的競技或格鬥後,戰敗者感到無限的喜悅如從獲

新生,看到了新的方向,那便是《活人劍》。

按 :卷未--「彼亦曰心,雖名為心,蔽惑此心。 莫棄此

心,以此之心,去彼之心。」

待續:節奏,速度......

 

黑白二蛇爬巨柱,好多拳種都有,不同的是金蛇、巨罔。

金蛇郎君,把劍都曲埋。

問題是怎樣能同炒菜炒埋姐。

話時話,炒菜八法無講用幾大力、幾快、幾多配料。

TAZ:炒菜?

炒瓷H

炒黑白二蛇?

炒金蛇、巨罔?

以上可用炒菜打底,或可伴炒。碟頭大些,賣相好些,

成本低些,價錢更收貴些。均衡飲食,身體健康。

按: 個鑊炒菜先,炒熱隻鑊,然後才炒瓷B炒黑白二蛇、

炒金蛇、巨罔。比較好炒,也較不易炒壞(黏底) !

還有 : 種樹的:拿著旋轉發火燄的劍,把守到生命樹去

的路。 先生知這句出處? 生命樹

轉轉鄏漶A輪到 TAZ 做問題兒童。

TAZ 的烹飪八法,每一法可否也有太極八法在內?

白先生的炒菜八法,可否也講講用幾大力炒、幾快、幾

多配料?有幾多款食法?

白先生:這圖應貼在男人煉精一欄。 

Adam and Eva 的故事。也是統治和傳統。楊式的花果,

滿園都是。獨守一株,不敢吃果,永遠不知道自已沒有

衣服。因為未開眼。

其他人一面吃一面笑。因為有火有光,有受傷有得著,

才是生命。

 

TAZ 的烹飪八法,每一法可否也有太極八法在內?

Taz 兄的八法是忍術。也是兵法。有內有外。目的只有一

個,就是一獲熟。

針對不同食物,用不同方法。如何能出味,如何不老。

如何不急。如何入心。如何皮肉不相關。

沒有白先生八法,也無不可。因為世上有微波爐、電磁

爐、火爐。還有BBQ。



TAZ:白先生的炒菜八法,可否也講講用幾大力炒、幾

快、幾多配料?有幾多款食法?

白先生:白先生廚房工具很多。有平底獲、圓獲。炒蛋

就唔使用力,均就得。炒股就要看風頭火勢。走得快好

世界。

八法可以單用、複合。不是一部通書看到老。最重要是

知道原理。

八法可以家庭式炒兩味,也可以炒少林寺大獲齋。但力

度、速度、滲透力等等都不同。

一句都尾,執生。這就是分別功夫高低的標準。而不是

看大獲能否壓死蟹。

TAZ,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是不是叫你眼定定?

 

TAZ:如果【生命樹】是指背脊骨,白先生有沒有其它

的想法? 

圖示脊骨的底部,月陰日陽,如同蛇蛇先生夫人爬巨柱 

– 不過此圖蛇蛇先生夫人兒孫滿地。 

那旋轉發火燄的劍會是什麼呢?乜水拿茈式言炕谷瞴H

這樣無火烹飪又如何? 白先生八法可否用來給食物按摩

一下,好味些?

 

白先生:無火內功不能叫武術。叫氣功。

無火外功叫操、舞。

 

TAZ:白先生的太極炒八法轉到武當山炒大獲齋會不會

合適些?

要不,好事者會說先生是少林拳慢練也。 

PS: TAZ 眼仔LOOK LOOK, (看看TAZ 的頭像  ), 不愛眼定

定 。

 

白先生:生命樹同你的煲仔飯八法有乜關先?

 

TAZ:吃完煲仔飯,吃樹。煲仔飯好味,但要均衝飲食

。要不,執邊。易耗損。

樹,生命之源,也是原始能量之源。

TAZ loves eat trees。

PS : 【生命樹】的概念,原於遠古的中歐。一樣講陰陽

,一樣講巨靈蛇爬石柱。【生命樹】樹 - 是指背脊骨。

白先生:看來中西菜都是講腰脊。

少林拳慢練,等於說炒菜八法,不可dull 亂。

對,問題就是怎樣點火! 


TAZ:很多人一生練武,就是點不茪鶠A或衹是動了肝

火。

 

白先生:哈。無火煮食。即是講炒菜技巧,永不言火。

所以炒菜八法是藝術。

若問煮幾味得唔得?當然得,用意炒,就要用意食。 

若問真的到荒山野嶺,煮到埋身,發唔發火?

我聽過有人講,佛都有火。但跟懂不懂八法無關系。

太極拳講火,除左水火陰陽八卦五行外,只發現陳長

興講過心法。

太極拳講水就多,口水多何來火呢。

我屬水份多D。

 

TAZ:還是 TAZ 的無火烹調法原味些。

YUM YUM

白先生:炒菜八法如何超越時空,我會耐心等待,只

要不發火就可以。 

TAZ:TAZ 無火煮食 之 【敷、蓋、對、吞】

用熱狗包來 【敷、蓋、對】,吞呢? 當然要 自己來。

 

白先生:吞,要有心至得。

有人炒得好好食,有人炒得唔好食。點解...............

有人說加鹽加醋。

小長今如何拿碗水給韓尚宮的故事,學到了甚麼?是要

知道受者需要。

這是有「心」,與「無心」的分別。

懂八法與不懂八法的推手,在比賽時是分不開的。看看

推手比賽就知道。

 

TAZ,無火烹調?你講刺身耶?

我的刀法在此!請指教。

TAZ:日式刺身用刀?

先了解傳統《日式刺身》刀法練習分類: -

- 拔刀術
- 搏鬥術 (現代 常見 的 捕魚 練習 )
- 劈刀術;和
- 刀型 (現代普稱 – 居合)

以上四合才可稱為日式刺身用刀【道】 。

***************************

宮本武藏的木刻有劈刀術的內函

***************************

白先生道木刻《是指練劈中後的事,與劍術是有關聯

的》?

對。擊中後的事,也是擊前一剎那間的事。但劈刀術

粗分有四個層面。

1. 止道 – 阻止對手被擊中後的還擊能力。怎樣 切入?

2. 破甲 – 魚鱗片厚,怎樣切入 ?

3. 止損 - 刀鋒的損。木紋順直縱橫,如敵之刀影, 也如

魚肉之紋理。怎樣切入而不損 ? 刀鋒又能全身而退?

4. 刺身的賣相,切入後之美 - 藝術。

白先生:切魚、也有些軔肉的,啜刀的,怎辦?通常

見斬竹練習,是否與肉不同?

 

TAZ:篆刻,也有些軔肉的,啜刀的,白先生怎辦?

刻金,刻石,刻木,有同也有不同,白先生又是怎辦?

同一塊木,有同也有不同,也有些軔肉的,啜刀的,白

先生怎辦?

白先生:死物與生物不同,當受刺時,生物會收縮肌肉

,自然把刀夾住!

 

TAZ:這個先生必須要首先了解到魚的結構。魚頭,魚

身,魚尾等各部份的肉的特性,紋理。那組魚肉用什麼

刀法去開。還有更重要的是魚骨的分佈。

那兒切入不傷刃(3.止損)?

那兒切入魚兒即時全身不能動(1. 止道)?

用那一種刀法 (4. 術)?

網上衹能說到這裹………

TAZ 不懂篆刻,想篆刻也該如此吧!不是也得先了解你

的木頭 (或金或石) 嗎?

 

白先生:呵,我明白了。

每樣事都要專心嘛。

石頭的質地,也不是平均的。有暗藏沙洞的,有不同硬

度的層積(如樹的年輪)。

石頭一刀沖過頭,就完了。要步步為營。

不過石頭魚就不同,好可愛。

 

TAZ:花道 – 刺劍

在狹小的花屏裹, 佈滿了縱橫交錯的花枝,怎樣插上最重

要的一枝主花?

 

白先生:最重要的一枝主花,是首先認為有一枝主的。

畫油畫,先畫葉,後畫花。最後才起光。那就是主景的焦

點。通常都是最前、最精細、最凸出。

花道,可能並不如此。主,可以是草、葉、石。殘花也可

做主體。問題是技巧。其中包括光影、高度、大小、前後

、對稱、疏密、槓杆、深淺等。

花道與刺身有甚麼關系?

 

TAZ:花道與刺身有甚麼關系?

刺身 - 用切, 劈,......等

花道與劍道合 - 術?...........................用刺。

=============================================

《在狹小的花屏裹, 佈滿了縱橫交錯的花枝,怎樣插上最重

要的一枝主花?》

在狹小的空間內,佈滿了縱橫交錯的敵之劍影,怎樣【篤】

佢一野勁的 ,但又要保住個靚靚鋪屎喎。

==============================================

刺?

噹噹十三 BBQ 串燒 ?中國狣o, 白先生喜歡嗎?

 

白先生:間唔中啦。BBQ篤雞翼、豬扒、牛丸、腸,刺穿

要講少少技巧。

用手指在肉背後頂,就最易篤入,不過,又最易篤親。無

野頂住,一路篤,一路走。

人都一樣,好難篤意前面。篤背脊就方便得多。

 

TAZ:有無用【噹噹派】的秘技, 一出就要篤上十三粒魚

蛋、牛丸?

一圈一圈的成圓狀,大圈之中套著小圈,小圈之中又暗藏

點點的調味醬,這才是【噹噹派】的BBQ 十三篤。

 

白先生:如果無太極陰陽的道理,混沌十三篤只是pose。

套圈,會變成圈套。白先生炒菜八法亦如是。

調味醬汁,從拆解字義、引用經脈、高山流水、詩詞琴畫

、科學醫理、數學邏輯,到宗派聖賢,其實只是一句到尾

,篤蛋丸,不要篤到自已這樣簡單。

 

TAZ:一般的太刀比一般的中國劍 (單手劍) 的刃長 ,手握

也長。前後有一般有一尺之差。

太刀古時日人多用於馬上。

古時中國三尺秋水,手握連劍刃計。

 

TAZ 無火煮食 之【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將

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和【偏沉則隨】合編:

 

白先生:長有長好,短有短好。

人說一寸長一寸險?據此唔多明。

 

哈,有意思。不過偏沉則隨,與有水多些?

 

TAZ:先生自己點睇?

白先生:以劍來說,差二三寸,運劍感覺上已有分別。

劍長,一般用刺,命中率低。用劈就長一二寸分別不大。

劍短則靈,拿準會較易。

寸險,對長槍、長矛,可能分別很大,因為互刺機會較大。

所以炒菜八法,不只要想著菜,還要想大獲。

劍長,一般用刺,命中率低 ?

何解?用劈或其它, 其命中率會高很多?

白先生是基於什麼而得出這結論?

以劍法的命中率而言,白先生的排行傍是怎樣的?

TAZ,劍術,與太極原理有關。刺與劈,機會率多少是相

對而言。

又長劍與短劍的分別,宮本武藏也如此說。

我自小畫油畫伸長手握筆桿尾,經常連續畫一二個鐘。筆

管長度、桿身,毛擦,與得心應手有關。

相信用劍剌也有技巧的,如未練過,就算距離二三寸發力

,也不能命中定靶。

這是我個人的無知,功夫未到。可能其他人很易也未定。

我真的不知道。

就打Tennis 為例。我的排行榜以成功過網為準。

backhand 75%

forehand 70%

loop 70%

Net valley backhand 70% forehand 65%

Drop valley 60%

Serve 40%

others: between legs, etc. 30%

如以練習牆的Centre circle mark而言,3-4%

 

TAZ:快,爆發力,節奏

手技與劍術相通 (*):

快 可 粗分為 : -

1. 從 靜止中 突然起動的能力。

2. 起動後, 動作節奏快,密,急。但有週期,如 1,2 或 1,2,

3,4…有 軌跡可尋。如車輪常轉。

3. 起動後,有能力突然急、突地變奏。


基本應變方法:

1. 讀心,讀意,讀殘影、讀殺氣,讀體位。在與全陌生人

對戰,以讀殺氣,讀殘影、讀體位為主;

2. 保持適當距離來補償時間差異 (對方的快);或迅間做空

 (延長距離);

3. 障礙對手的慣性節奏;或走進旋渦之中;

4. 蜃Z對手變奏的自由。如體位,重心;

5. 把對手鎖、繫,拴,捆,或 紮上。心法、 技法上的,不是鎖

關節 – 但也可。


按(*) : 兵刃戰 一 般一擊可分勝 (更凶,讀心感心較易),手

搏技則有不同。

邵保勝 5. 4. 2007

 

16.  《同時學兩種功夫會不會溝亂?》

一、兩種絕然不同的功夫

二、兩者相似的功夫
-------------

我昨天遇到問題。與人討論,易筋經與太極拳,

一齊學會否溝亂。

分開、前後學,又有無問題呢?

由此,我想問,究竟網友會否認為:
A) 1 + 1 > 2 融會貫通
B) 1+ 1 ≠ 2 越學越亂
C) (1)= (1) 門派獨特,沒有共通
D) 1 > 1 + 1 + 1 真功夫只得一種
E) 1 = ㊣ 一已備足
F) 1+ 1+ 1+ 1+ 1+ 1+ 1 < 1 一無是處

回應一:

其實這是要看學習的人資質在那一個層次上,A與

B要視乎不同的師傅與學生的組合,更要看練者會

否自作聰明。C的情況如果出現,就是師傅的問題

,因為武術最終之路是一樣的。反而E的情況是最

好,不貪多,只專心向一種武術練習方式進發。

D的想法是自大狂,不練其他武術,但其他武術亦

有其優點可供參考。F就是現代很多練武的情況,

在一個門派短時間內找不到著力點,便向其他門派

進發,左一點,右一堆,最後一事無成,但總算是

運動。

回應二:

張全亮提出「參練」的概念。

他並不是同練「相似」的功夫,而是要練「互相補

足」的功夫。

例如:八極拳近身短打,與放長擊遠的通背、劈掛

參練,就可長短兼施。

事實上,很多練八卦掌的人,都有練形意拳。

(形意和八卦很老友,經常交換徒弟來教。)

只會一種功夫的拳師,很少,也不見得高明。

試看《倚天屠龍記》,張無忌也不是獨沽一味太極

拳,還有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

 

回應三:

據我所知,玩社交舞的朋友,會同時學以下十種舞

標準舞:

華爾滋(Waltz)、探戈(Tango)、狐步(Foxtrot)

、快步(Quickstep,即快四)、維也納華爾滋

(Viennese Waltz,即快三)

拉丁舞:

倫巴(Rumba)、恰恰(Cha-Cha)、森巴(Samba)

、牛仔舞/捷舞(Jive)、鬥牛舞(Paso Doble)

慢四唔入呢十種有國際賽既舞之列。

如果以跳集體舞比喻套路太極操,咁跳上述十種舞,

絕對是打散手。

 

白先生:我只學過七種。但無一種可以出場。(收錢

除外)只要播音樂出來,倫巴不會跳錯森巴,鬥牛不

會走狐步。 

緩則緩隨,急則急應。就是舞場殺手。獨得一味探戈

,坐一晚等三分鐘表演。由你選擇。


回應四:

因人而異吧!有人可以同時學兩種而有人不可以。

回應五:

沒本事多學!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自問太極功夫已經“有點底子”

了。 想多學一門技藝。於是,慕太極螳螂趙竹溪先

生之名。登門求技。

趙先生身形高挑硬朗,談吐温文。然舉手投足之間,

難掩武人氣質。

暗喜找對明師了。決定投拜門下。

趙先生諄諄善誘,用心教導。但早已習慣了太極拳式

馬步,故習難改,學不下去。不出一個月,告辭了。



回應六:

這話題倒讓我想起另一個我常思考的問題。如何才不

會淪為「套路背誦機器」?(即使我們背得下那麼多

套路。

 

回應七:

F (n) = 1 e-rt x 1 e-rt x 1 e-rt......n-1 = ?

e = Exponential
r = Yield
t = time


回應八:

沒有空手而回!

架式步法迥異,不是做不到,主要是不願改變多年,自

感舒服的習慣吧!

趙師不算健談,可能還未十分稔熟之故。但指導詳細。

況且有問必答。

在拳理與及臨敵應戰方面也有不少的談論。聽實戰拳家

談實戰。得益不少。

蒙塵入得寶山,豈甘空手而回?

 

白:人與獸的分別,在乎如何不做Machine。

 

回應:No la, 聽聞 人類吃錯東西肚子痛,瀉肚子,大

瀉,小瀉 齊齊瀉時,也會有TAZ 行拳走架的 (這個) 體

驗  :內動的翻騰,已可使體力透支,全身汗如泉湧!

 

白:內動是形,汗是現象。相同的形、象,一個是運

動、一個病症。

以下為一般對學拳態度的總結:

A) 1 + 1 > 2 融會貫通

B) 1+ 1 ≠ 2 越學越亂

C) 1= 1 門派獨特,沒有共通

D) 1 > 1 + 1 + 1 真功夫只得一種

E) 1 = ∞ 一已備足

F) 1+ 1+ 1+ 1+ 1+ 1+ 1 < 1 一無是處

G) 1 + 1 = 1 學一樣新、忘記一樣舊

H) 1 < 1 終生學習

I) 0 > 1 無以為有

K) $≠ ¥ 一分錢一分貨

L) (1)+ 1 ≠ (1 + 1) 先後主次

M) (1 + 1)+ (1 + 1)≠ (1 + 1)套路招式,表面形體

N) f(n) = f﹛(n+1)- 1}, n=0,1..... 越學越精

O) (1 + 1) = (1) 互參修練

P) 1 - 1 = 1 射雲得雁

Q) ∞ > 1 ≧ 1 打敗自已的心魔,求突破

R) (A ∩ B)≠(B ∩ A),∩ = Subset 眾人百搭,百搭自搭

邵保勝 12. 4. 2007

 

17.  《如何才不會淪為「套路背誦機器」?

小戴:我記得這話好像是周元龍(經常畫公仔圖那個)

憶述他當年在上海精武時的情況時說的,好像曾見於

周元龍、周佩芳的《楊式太極拳的攻防技法》一書裡。

白:我被人問得多係:你打邊一式太極?

蒙塵:套路多也有好處。是體育運動,可以健身。

一些門派,有幾十種套路要牢記。自小打到老,可防

老人痴呆症!

John: In my opinion, it is not how much one knows, but how 

much one absorbs. So learn it, digest it, absorb it, let it become 

a part of us, and forget it. Look for simplicity, not complexity.

It is no different from learning mathmathics or arts.

白:

John 兄,每人也有消化這個系統。

如何知道正常操作與否?只要看看排出來的是甚麼。

口氣大的,可能練精化氣功夫未到家,或沒有擦牙。

放屁臭的,可能化氣過濾器失靈,自已功時未夠。

失禁的,是中毒太深。要清瘀塞。

原隻牛扒入,原隻牛扒出。連廣告招紙都未撕,正宗翻

版,但叫賣原裝。

原牛扒入,雞扒出,一定是偷雞,不是自已的。

總之,吃完後,靜靜消化等去貨,間中響一兩個屁,就

算正常啦。

凡事有例外,有些東西不能一起吃,會中毒。

 

小戴:

其實內家拳門派的套路,已經比外家拳少很多的了。

如果內家拳的套路都記不住,練外家拳的話,就連人肉

套路背誦機器都做不成。

這讓我想起孫劍云這番話。

有一次,孫劍雲去吉林省通化教拳,碰到一位學過孫式

太極拳的氣功師,這位氣功師問:「你會氣功嗎?」孫

劍雲說:「我們是練內家拳的,本身就有氣。」這位氣

功師說要往孫劍雲孫身上發氣,讓她感受一下。孫劍雲

笑笑,坐在藤椅上,手放在扶手上,這位氣功把手放在

孫劍雲手的上方,兩手距離約二寸許,氣功師用勞宮穴

對她發氣。一會兒,孫劍雲還是沒有什麼感覺,一動也

不動。那氣功師卻不敢再發氣,他一面圍著孫劍雲轉著

,跳著,好像挺難受似的。一面說:「孫老師,你的氣

功很厲害。」孫劍雲對他說:「我不會你們這種氣功。



又一次,孫劍雲在瀋陽,一位女氣功師望著孫劍雲觀察

了一下,說:「孫老師,你頭上的光有半尺多高,你手

上的氣圈也有半尺多大,你的氣功很厲害。」

孫劍雲開玩笑說:「才半尺多,沒有一丈?」孫劍雲認

為太極拳的技擊是要黏著別人才能把人打出去,把人打

出去,要靠內氣充盈,功夫越深。孫劍雲經過數十年的

內功練習,具有充足精純的內氣,一些氣功師說她的氣

外外溢可觀。但她不相信這些氣功師的說法。

 

白:

孫可能練健身有關的功夫。

不可思議的功夫,不是一般人可以練成的,我也沒有興

趣。窮一生的精力,只是少數人有關,傳承下去,對社

會沒有實質的貢獻。

 

小戴:咁通常你會點答?

白:教就無規定,看課程而定。自已練,當然是「白式

」。 



小戴:咁,係咪能因材施教,就能避免成為人肉套路背

誦機器?

白:可以咁講。因為師傅識變通。教授內容之同時,也

是師範。除左打毒針,講是非之流。


小戴:
去到"forget it"既境界後,如果人地要你耍番套拳

出黎教下d細既點算?

畢竟,「形」的模仿雖然只是學武術的很初步的階段,

但是初學者總是需要「形」的模仿的。

白:隨序漸進,因人而異。所以套路也可學。也可以不

學。



小戴:咁邊兩個門派一起練會中毒?

白:不是門派。而是練功的方法與目的。練「醫病」的

,當「技擊」用。練「技擊」的,以為「養生」是贈品

。沒有練一得二這回事。因為功法、功理,未明,可以

叫「中毒」。

明,就不是毒。外功,同時也要練內功。甚麼是「化」

?甚麼是筋骨皮?

 

小戴:怪不得盧巧音都唱「誰人都可愛,誰也可不愛」

了。(出自《喜歡戀愛》,林夕詞)

 

白:如何才不會淪為「套路背誦機器」?

不如問,如何能做個「套路背誦機器」先?

John 兄說,FORGET。記得幾多先至Forget呀?邊學邊

Forget?

記一套套路很難嗎?歡樂今宵的Dancers,一晚跳幾場,

天天新。

罪不在「套套」,不在「背誦」。是「機器」,活動死

物! 所以不可對歡迎「套」的人岐視。

John:That's exactly the point!

I had a friend who had a whole bookcase of cook books, but can 

only follow recipes and never a good cook. Where as some people

 actually "learn" from the cook book, and can create dish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they have absorbed, and be able to "bend" rules

 to create new and exciting ways to cook.

I always say doing a form is like doing a mathmetics book. If one

 only "copies" the book, one can never learn maths. One has to 

work on the book, study the book, work out the meanings, work out

 the methods, absorb it. So when we need to calculate something,

 it just "comes out", without having to remember which book it 

was from.

It is indeed easy to learn forms. The whole Tai Chi form takes only

 a very short time to learn. But being able to repeat a form does 

not make one a master.

I am not against people who like to learn just one form, or to learn 

a lot of forms. Different people do things differently. As long as 

one does not become a machine.



白:As long as one does not become a machine.

如何不做Machine?

一、思維

打破「對錯」觀念,認為對或錯,都只是一面。太極分陰

陽,例如有鬆有緊。

John:Wow, this is very profound. I often caught myself having this 

very mistake; I should look at things as is, and not labelling it right 

or wrong.

Am I sensing a bit of Yagyu Munenori and may be Takuan Soho in 

you?

白:拳境不能再進,其中原因之一,是自視過高,目中無

人。

自已就是心魔,如何能打敗自已?可能要靠了解「佛」「

道」的道理。

這個障礙打破,才能完備真正的拳。

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要練心求突破。

可能你例舉的前輩,也是這個意思吧。

 

白:如何不做Machine?

二、食飯

Machine 不會用腦食飯。

 

白:

我已練速成、蒙恬、四方....就是怕老倉。已學懂用速成,

回應:

就是等如已學懂了倉頡最困難的部分。

剩下來,只要學一條簡單的法則,即能用倉頡。

白:

我記住你話教我的。我現在用四方打住先,唔夠使回來找

你補飛,好嗎?

回應:只要你唔怕同時學兩種功夫會溝亂,點話點好啦。

白:能力做唔到,學多樣好吃力架!想周身刀都唔易。

邵保勝 12. 4. 2007

 

18.  《功夫足球

有人問:

功夫足球在現實中可行嗎?

小弟前些年去內地旅行,還見到一些鐵頭功之類的硬氣功

。可見內地仍有很多武林高手...

如果把這些武林高手集在一起,加入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

。然後參加世界盃外圍賽,你們認為這隊波可否得到決賽

週的資格?又可以去到幾強?

功夫+足球,在現實中有冇得搞呢?

我說,功夫在身體接觸上,有明顯優勢。

但容易見紅牌。

除非,練到凌空勁,輕功等。不用電影特技都得。

功夫又得,體能又得,足球又得,一定唔賣得。「功夫足

球」的特性,是平凡見不平凡,卑賤見高貴,失敗見勝利



功夫足球,賣點是以弱勝強的道家太極慨念,揉合佛家的

顛倒夢想。

邵保勝 20. 4. 2007

 

19.  《盡補添

窮盡與無窮盡,跟拳有甚麼關系?

A) 若:無窮盡 vs 補添

X1 - (1/X2 +1/X3 + 1/X4 + 1/Xn)﹤1

X1=1, X2=2, .....Xn=∞

做學問功夫,若以這個方式做,越做越細微,到終可接

近完美,但永遠沒有完美,永遠可以再精進。


B) 若:窮盡 vs 形

A + (- A)= 0

A=陽, -A = 陰, 所以,太極是圓(0)的。可是,也屬有形

,有窮盡的。

據此,我把層次往上推,無形的,我叫 Beyond Tai Chi。

我設定 Beyond Tai Chi = [ ]

[ ] ≡ 1 - A + (- A) > 1

做學問功夫,自畫界限,非黑即白,只能永遠在有形的

層次上,以絕對的方式打圈。

而Beyond Tai Chi 卻能在無形的境界上,永遠有新思維,

自我突破。

邵保勝 17. 5. 2007

 

補:

f(x)= ax+b 來說,點有形,線無形。f(x)是function。打拳的

心思,若放在把所有點找出來,對function 而言,都沒意義

。因為其實有「意」,有「心」就夠。

有了心意,行住坐臥都是拳。不會只是一個模樣。

 

 

http://ziboce.com

首頁>>    藏經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