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不景氣 黃舒駿:不說無奈那很俗氣
新聞日期:中華民國2007年 09月 17日
目前,抽空來瀘錄制{音樂強手}節目時, 黃舒駿接受了晨報的專訪。 “評委”黃舒駿 台灣選秀新人表達力不如大陸的 擔任江蘇衛視《絕對唱響》的評委工作,讓黃舒駿“扎扎實實 ”在南京逗留了好一陣子。這幾年,他逐漸從歌手身份半“隱退”,就連基本的爆光都很少,以至於台下很多80後、90後的小 朋友,對他都有些陌生,直到主持人點撥後才明了,評委席上坐著的,是曾經寫下《馬不停蹄的懮傷》、《雁渡寒潭》、《改變 1995》等華語音樂經典之作,在台灣地區被稱“人文歌手”的黃舒駿。 人人都道他的詞寫得好,字裡行間制造著“酸甜苦辣”的滋味,就連羅大佑都曾評價黃舒駿:詞第一,曲第二,唱第三。但 誰也沒想到,坐上評委席後的黃舒駿,卻“麻辣”十足,犀利地將某為女歌手稱為“睡美人”:“因為聽了你的歌聲,真的讓人 很想睡覺!”一時間,曾經的“人文歌手”被戲稱為了“黃老邪”,歸入時髦的“毒舌”一族一族。 對這樣的爭議,黃舒駿看得很自然:“評委一定會是節目的亮點,問題是,成為亮點該用甚麼樣的方式?就我個人的看法, 評委不管怎麼表達,都絕對不能脫離專業的範疇,在此基礎上,我還會追求語言上的美感。”對文字一向苛求的黃舒駿,逃不開 對表達的雕琢,他說,自己“喜歡優雅地出人意表”,至於評點出口,聽者見解不一,那自然不應由評委來負責。 他告訴記者,曾有半年多的時間,他在台灣《超級星期天》節目擔任評判,評點對像是當紅歌手,如林志炫、趙傳、潘越雲等 ,對於專業歌手技術上的缺陷,他同樣直言不違。記者追問,是否與被評點的歌手有過翻臉,他笑言,阻力大多倒是來自於網 絡,“迷與歌迷之間比較針鋒相對。難能可貴的是,歌手反倒比較理解我們的專業水準。”黃舒駿說,作為藝人被各方評點, 無論正面或負面評論,都應該處之泰然,“藝人應該具備那樣能耐”。 和大陸、台灣的選秀新人都打過交道,說起兩者的區別,黃舒駿表示:“台灣的年輕人比較青澀,在表達能力上,不如大陸, 問題扔過去,他們總是‘嗯’、‘阿’來回應,話不多,好像蠻酷的,其實,是真的度知道要說甚麼。” 歌手黃舒駿 不是周傑倫太好,而是太少 這幾年,黃舒駿幾乎沒有新作,記者問他:為甚麼不寫歌了?他反問道:“那我先問你,為什麼沒有人買歌了?如沒 有人買歌,為甚麼我們還要寫歌?”唱片市場的不景氣,擺在每個音樂人眼前:非法下載、盜版興盛、產業規模在縮小……黃舒駿 說,如今,人人都可以通過網絡發表音樂作品,但事實上,這種“發表”就等於沒發表,“現在的歌手面臨很大考驗,因為他門 找不到一個核心的平台。” 黃舒駿說,現在沒有一統天下的手段可以讓藝人一舉成名,要等待媒體資源再度集中,才能出現下一個超級巨星,“不是周 傑倫太好,而是周傑倫太少,他抓住了2000年音樂前一個時代的尾巴,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目前的環境是沒法產生巨星 的。”對於自己當年成功,他總結稱:“那時候,我們的獨特 性一不小心被確立了,然後,就一不小心變成經典了。” 他告訴記者,多年前,曾在台灣開設了網絡餐廳,服務生由簽約藝人擔當,現場演出通過網絡直播,但後來,由於網絡 業出現泡沫化,餐廳關門歇了業。對此,他不願用“遺憾”來評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當興趣吧。”同樣,他也叮 囑記者,不要把他描寫成對現在音樂環境表達“無奈”的音樂人,“說無奈,很俗氣,我永遠抱有希望。以小跟我著我大我的潮 流,看看有沒有讓自己發揮的部份。” 對於發表的作品中,哪一首最滿意,黃舒駿巧妙地打了一個比喻:“身為創作人,就如同花匠,在逼個花園裡種花、種草, 滿心愉悅,期待創造一片心中的花園,但哪朵花最出眾,很多時候,花匠自己也看勿明白。常常自己想的是A,結果B卻紅了。” 他透露,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並不為多數人所知曉。 明年,黃舒駿出道便滿20周年了,他籌劃著在上海開一場演唱會。至於文字功底深厚的他,是否會考慮出書,他表示:“寫 歌已經基本能滿足我的創作欲望了,所以可能不會出書。” 【 2007-09-17/新聞晨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