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士文摘) 個人創作 生活隨想

Untitled

明日話今天

初出來做事的時候,在銀行工作,經常都有人向我說,某某同事中學都未畢業,搏了十年八年就由辦公室助理升至經理了,當時聽了,真是好生憧憬,原來工作勤奮有表現,就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的。

但現在時移勢逆,甚麼也講制度、甚麼也講資格,沒有實質的學歷、文憑,縱使您有三頭六臂,都很難得到上司的認同,近日與朋友C鈙會,便傾開這方面的問題。

他說其太座所服務的銀行,最近要求所有沒有大學學歷的經理級員工,重新在工餘的時間修讀大學的課程,以兩年為限。做得經理級的,通常都是年齡不會太小,還有很多是結了婚兼有兒女的,叫他們在這把年紀還要在工餘時間放棄天倫之樂,重入校園進修,真是有點不近人情似的。但想深一層,現在大勢所趨,甚麼也講求專業資格,就算通渠、水電的,都無所豁免,何況是銀行這個處理市民財富的機構?萬一出了事便會受到千夫所指,政府的做法都是保障我們消費者的利益而已,制度趨向完善是無可厚非的。

從這些制度的改動,我們便會很清楚知道時代巨輪殘酷的一面。物競天澤,適者生存,這已經成為一個無所幸免的大趨勢,隨著資訊的急速流轉,今日的新事物,明天可能已經變得不外如是了。所以我們更加不能掉以輕心,停止學習,否則便有機會被人淘汰出局。

皇者風範

觀看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隊比賽,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原因是皇馬隊中粒粒皆星,個個都能獨當一面,加上近期收購了世界盃神射手朗拿度(巴西)之後,更加是如虎添翼,他日操起狀態的時候,必定會紅霸球壇。

在芸芸球星之中,我最欣賞他們中場的兩位大將費高(葡萄牙)與及施丹(法國),前者講求效率、踢法實而不華;而後者就剛柔並重、善於把握球賽節奏、兼且頭球了得。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球品出眾,無論對賽球員怎樣侵犯他們,都是淡然面對,很少作出報復性還擊,這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好波球員有很多,但好像他倆球技與球品兼備的卻是不多。反之,臭馬卻是附捨即是,其表表者,我會揀選嘉斯居尼(英國)與及堅尼(愛爾蘭)。

前者的代表作,莫過於其代表米度士堡踢的一場足總盃決賽一役,一開場便看見他四圍撲,四處侵犯對手的球員,率之在一次粗野的欄截中,「奮勇受傷」被抬出場,而球隊亦在繼後輸掉了這場決賽,既損兵又折將。

而後者堅尼也是一個踢法非常之恨棘的球員,欄截時很少留有餘地,動輒導致對手受傷,最令人痛恨的,是這名球員頗為記仇,就在其自傳曾經透露過,在上年一傷對曼城的賽事中,蓄意報復性侵犯芬蘭球員夏蘭特,導致其嚴重受傷,至今仍然未能復出球壇,而他亦因為這件事而引起軒然大波。

球員生涯有限,有人以球技與品德服眾,令對手真正折服;有人卻到處挑起事端,自我摧殘,兩者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誰個具皇者風範,答案明顯不過。

先兵後禮

做朋友、做生意,我都喜歡先兵後禮、又或是「先小人、後君子」,意思是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自己的底線清楚講給對方知道,免卻對方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切實際的期望,這樣反而容易保持一份關係。

反觀現在的人,一般喜歡在初相識的時候,顯出過份的客套、過份的大方,令到彼此有一個錯覺,當相處久了,彼此的真性情出現了的時候,便很自然的感覺彼此也在變了,這便是典型的「先禮後兵」、「先君子、後小人」,走多了的冤枉路,多無辜。

沒有甚麼好得過、自然得過忠於自己,樣樣隨心而發,這樣才能知道當中的虛實,在適當的時候加以修改,令彼此的關係更加協調、圓潤。總好過彼此去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繼而猜度對方的底線、測試對方的底線。有很多時候,誤會就是在一些疑幻疑真的情況出現,我們毋須將一些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活得簡單就是將時間增值,將贏回來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多好。

一個決定

美國出現經濟衰退,影響波及全球,由出口所帶動的香港經濟,也自然不能獨善其身,我們很自然的感受到這種壓力的存在。

或許我們的機會少了、或許我們的收入少了,但是少了並不等於沒有,這點我們要搞清楚,很多人就是因為將「少了」與「沒有」劃上等號,所以「做出」鬱林鬱不樂的決定。開心與不開心是一種感覺,但這種感覺很在乎我們用那一個角度看,所以變相由自己決定。

若果我們能夠宏觀些少看看,我們便不難知道現在受「苦」的並不是只得我們,而是香港普遍的人,以至全世界的人。明乎此,我們又何須大驚少怪呢?物極必返是經濟的自然定律,能夠捱得過艱難日子的,便必定有機會看見黎明的到來,一日未放棄自己,一日都有這個希望。

因此,與其花時間去自怨自艾,何不把握著這個清閒的時間,去裝備一下自己呢?機會是賜給有所準備的人,而機會永遠沒有預先通知我們何時會到,但來到的時候,有所準備的人便會成為必然的贏家。

世界大同的願望

一個人最幸福的,莫過於得到別人無條件的信任……..。

猶記起創業初期,公司發展得頗為順利,貨如輪轉,不亦樂乎,怎知勝利沖暈頭腦,過份自信、過份膨漲的結果,以至入貨與出貨持續不協調,因此造成週轉不靈的情況。由於不想失信於人,所以每當交給供應商的期票到期的時候,自己也要慌忙籌措資金,相當辛苦。

在這個非常時期,竟然給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上一個年近六十的印度商人,令我的事業有了轉機.............

第一次見到這個印度人是在一個客戶的辦公室,不知甚麼原因,雙方也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難以言喻,再加上自己從來也沒有種族歧視的習慣,所以大家很快便成為朋友,彼此絕無隔膜。在言談之中,我知道他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誠的人,待人以誠,更令我感動的是,當知道我週轉不靈的時候,他竟然義無反顧的協助我,將一批又一批的貨品運至我公司作寄賣,貨品賣出後才慢慢計數。(雖然我從來無要求他這樣做,因為這基本上是一個妄想!大家認識不久,我憑甚麼去開口!)

得到這個機會,資金立刻充裕起來,很快便渡過了難關。在我心存感激的同時,也慶幸自己沒有心存歪念,若果自己把持不住,將這個印度人的貨品賣掉之後,然後跳之夭夭,這個「回報」可能是「最大」的。但別人這般信賴我,而我這樣出賣他,還算是一個人嗎?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而我亦慶幸自己沒有這樣做,否則事業便會劃上休止符。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確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可能會改變了我們的命運,以上提及的印度人,正好改變了我的際遇。

做人,有時是頗感無奈的,我們沒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出生在何時何地、出生時是甚麼膚色、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或貧窮人家、美或醜、完好抑或殘缺、甚至乎是女人或男人,都無權掌握得到,但以上種種,值得我們去將人類去分類嗎?而這個分類是正確嗎?為甚麼人類總是這麼膚淺,用以上的「指標」去評價一個人?是誰人授權我們這樣做呢?若果世界上的人,能夠打破這些人類自設的隔膜,互相關懷、愛護、信任,世間的紛爭會減少很多。或許這是一個永遠不會成真的夢,但我依然抱持著這個希望……。

命運魔術師

朋友M近期情緒低落,原因是與他拍拖多年的女朋友嫌棄他窮,要離他而去,在百般無奈的同時,亦慨歎香港的女孩子過份現實,只顧向錢看,他並聲言對香港女孩子已失掉信心云云。看見他這般慘況,真是不想他太過傷心,但又不忍心去講說話去欺騙他。

雖然我不大認同所有的女孩子都是向錢看,但是向錢看亦不見得是甚麼大奸大惡,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去選擇怎樣過自己的生活,而香港亦是一個充滿現實的壓力城市,差不多生活每一刻鐘都需要用錢支持,有情焉能飲水飽?我們又怎能怪責他人現實市僧呢?又有誰喜歡嫁了之後的生活比未嫁之前還差?朋友M是一個見日過日的人,從沒有好好的部署將來,對工作毫不認真,有沒有工開亦都是懶洋洋似的,而更甚的是賺幾多,用幾多,從不儲錢。在我們的眼中,看不到他的將來。一個沒有將來、不思進取的人,又有誰會這麼蠢去付托終身?因此我認為他們的分手,朋友M也要付上一定的責任。

香港雖然表面上是講求男女平等,但實質上仍然以男性為主導,男性做得好彷彿是理所當然,但對女性方面的要求卻沒有這般高,大不了就是返家做家庭主婦,這就是真實的一面,亦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傳統觀念。聽罷我的一番話,朋友M似是略有所悟,並謂從此洗心革面,好好地工作、好好地儲錢,希望在將來有所突破,我亦希望他如願。

每個人都是一個命運魔術師,命運在我們的手內,若果我們努力的經營每一天,懂得居安思危,最差的永遠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要別人對自己有信心,首先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這是一個必然程式。

香港足球

香港的甲組足球真是衰落了,連班霸南華隊對愉園隊的賽事也是安排在只可容納七千多人的旺角場上演,但結果依然只得四千多人觀看。惟電台的評述員似乎對這個入場觀眾的數字已經是相當滿意似的,他們竟然說「入場觀眾相當不俗」、「很旺場」,真是令人有點啼笑皆非,想當年「神經刀」仇志強一個人已經可以吸引到數千觀眾「上山」(政府大球場)捧場了,回看如今情景,怎不令人唏噓?

觀眾少,或許可以歸究於經濟差的關係吧,但經濟差卻並不代表市民完全無消費,在某個角度看,可能是更多時間消費才是,就好像日本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的經濟衰退,但入場收看球賽的球迷依然有很多,氣氛還是很不俗的。這點可以說明,有好的球賽,依然可吸引到球迷入場,有好的球員依然可以吸引班主投資的,問題是在這方面我們是倒退了,這或許是球市衰落的真正原因。

在香港辦足球,從來不是一門可賺錢的事業,印象中甚少有球隊可以在辦足球方面可以賺到錢的,與外國的足球事業不可同日而語,但香港的職業足球依然在恆久地經營下去,班主們除了有些推廣的目的外,但他們對足球的情意結是缺少不了的,勝敗乃兵家常事,但若果既輸掉球賽,又輸掉鬥志的話,那個班主不心淡?可惜這些不如意的事卻經常的發生,令這些真正的有心人心灰意懶,漸漸失卻辦波的意欲,隨著他們的退出,香港的足球也隨之而歸於平淡、平庸。

踢足球,鬥志是少不了的,好像鄭兆聰般,球技只是一般,在哥斯達黎加的甲組球隊中,也未必有一個必然正選的位置,但來到香港,便憑藉著過人的鬥志成為球隊的寵兒,成為有數的頂班球員之一,鄭的成功,足以值得香港每一位有志於足球事業的球員借鏡。

「單車」

做人父母甚艱難,過份照料等於縱容倚賴,溫室成長下的花草抵受不到外間的風吹雨打;反之,任由子女誤衝誤撞,又難忍其遍體纍傷,正是痛在子心,傷在母心。怎樣取得平衡,真是頗具難度。

人生是一條漫漫長路,好像我們學踏單車一樣,最初時候是需要別人從旁協助,扶上一把,為自己壯一壯膽,但若果終日都要依賴旁人扶持,這樣便很難學曉,所以旁觀者應該在適當時間放手,忍著心腸讓其自己嘗試,縱使是弄至頭破血流,都要讓其知道踏單車的苦與樂。正如我們出來做事,街外人是不會如父母般姑息我們的,做錯事便會自然受到責難,這是理所當然的,若果做父母在家終日都是維護著自己的子女,做錯事又不加以指責,這樣只會給與子女一個假象,令其日後更難適應。

所以,我認為父母對子女嚴謹一些是應該的,而且應該在適當時候讓其自己上路,只有這樣才會灌輸一種積極的辦事態度給子女,培養其責任心。當然,在過程中可能會承受著子女的投訴與埋怨:「人家父母很「好」的,但你們卻要我做這樣、不要做那樣,又樣樣都管到實!又不幫我!」但這卻是一個非常時期,堅持得到,子女便會從實戰中有所領會,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亦會領會父母的一番苦心。就正如陳奕迅一首歌「單車」中的歌詞:「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從來虛位以待,何不給個擁抱?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多疼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你愛我愛多些,讓我他朝走得堅壯些,你介意來愛護,又靠誰施捨?…」

自己的路,由自己摸索回來,是最實際不過的,因為要走路的,是自己的一雙腿,並非他人的。

安全感

在一個論壇裡面,大家對「安全感」的定義很有興趣,我亦發表了我的睇法,大致如下:

是您所做的一切令對方有安全的感覺,無須言喻,亦毋須諸多解釋。當您的伴侶感覺您無時無刻都關心佢,就算彼此不在一起亦都依然信任對方、就算日後發生什麼事,對方都會維護、愛護您的,這就是一種安心的感覺。

真正的安全感,是毋須要講出口的,當您的伴侶問您(一般而言):「您會唔會愛我一生一世」的時候,亦即是她認為您還未給她足夠的安全感。聰明的女人應該唔會問這個問題,因為口和心通常未必一致,所以問了等於無問,答了等於無答。

您和您的伴侶經常在一起,也未必等於您給與她安全感,因為她不是您心內的一條蟲,您點想她未必清楚,就算您點承諾也未必給與對方足夠的安全感,只有您對她持續的熱誠、愛護才能夠建立安全感,因此,我認為安全感可以隨著時間而累積,當然亦可以毀於一旦,這點就要小心啦。

優勝劣敗

日前走進一個大型鏈鎖快餐店購買漢寶飽,接待員一時手快,按錯價錢,但不消兩秒便自我察覺起來,於是隨即更正並向我多番道歉。雖然她曾出錯,我卻認為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平日週一至週四,上午十一時後,漢寶飽是特價的,但其他日子卻收正價,她一時記錯是可以理解的,而她亦沒有帶給我任何的不便,根本就沒有阻礙我多少時間,我更不會感覺她有心欺騙我,反而在過程之中,我深深對這位員工、以至這個集團留下深刻的印象。

雖然是十元八塊的生意,但他們大多數的員工,對待客人的態度都是一致的好禮貌,沒有因為光顧的銀碼大小而厚此薄彼,更沒有因為人工偏低(據聞)而馬虎了事,與一些傳統港式茶餐廳的服務比較,前者明顯優勝很多。後者通常都給與我們一些不修邊幅的感覺,地上多數佈滿煙頭雜物,員工更口含香煙,甚至乎大聲地講粗口,視客戶如無物,至於廁所方面更是出名的污穢,顧客付帳時連一聲應酬式的多謝也費事講。曾光顧過一間茶餐廳,更是離譜到得人驚,他們的侍應竟然將客人食剩的食物,全數撥落地下,這樣便算完成清理的工作,置身其中,有如在圾垃崗中找食物,甚為恐怖。

講效率(嚴格上用個「快」字比較貼切些),香港人真是知名的,但講效果就多數是不敢恭維的。一般而言,中國人對培訓方面,真是比不上外國人,後者通常都會事先為客人設想,每一個細節也曾事先研究過,盡量令客人有一個賓至如歸的感覺,反觀中國人便顯得馬虎被動,對飲食文化的認識比較忽略,待客永遠都是見招折招似的,甚少有先見之明,這樣怎能招徠客人?

所以,在一眾茶餐廳大聲疾呼地說大型快餐店搶掉他們生意的同時,他們也很應該檢討一下自己條件,他們應該明白,客人光顧的理由,除了價錢方面,還有很多值得考慮的因素。

生活隨想

敬請留言!(任何意見、讀後感、批評、投訴,一律歡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