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士文摘) 個人創作
生活隨想
向蘇樺偉致敬
提起香港偶像級運動員,大多數人都會說滑浪風帆的李麗珊、單車好手黃金寶、卓球神奇小子傅家俊、花劍代表李暉等,但甚少人提及蘇樺偉的名字,他的成就非凡,但點解少人提及呢?或許只得一個理由:他是傷殘人士運動員!
留意了蘇樺偉的新聞已經有一段日子,他是痙攣短跑運動員,翻查他的記錄,真是被嚇呆了,他曾經六度打破一百米短跑的世界記錄,自九七年英國諾定咸世界運動會至今,偉仔一直未逢敵手,而最近在南韓斧山舉行的遠南運動會,偉仔再一次破世界記錄地贏得一面金牌,水準的穩定,差不多可說是前無古人,連身體健全的運動員,恐怕也不能保持這樣的水準!
每次見到他凱旋而歸的時候,我都感覺相當的感動,他沒有因為身體的殘障而自暴自棄,更沒有在意別人少不免的奇異目光,努力向自己的理想邁進,用成績去回應看扁他的人,鍥而不捨的為個人和香港爭取名譽,他簡直是一個活脫脫的生命戰士,在我心目中,他比誰更偉大,更值得表揚。若果他朝有日,偉仔能夠當選十大傑出青年,我必定更加高興。(我認為他比誰都更有資格得這個獎項,我很希望他能得到這個獎!)
在這追星的年代,我們何曾想過我們的偶像是否真的值得我們追捧?他(她)們有甚麼個人之處?是不是外表討好就可以?我們真的是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嗎?我們有否忽略殘疾人士呢?恐怕這就是現實的一面,想起這些問題,心裡突然感覺有些納悶………. 。
變面的代價
社會愈進步,人的壓力就愈大,大家都彷彿為錢而活,唯利是圖的結果,令到人際關係愈變得疏離、愈變得市僧。個人修養欠佳,除了給人一個不良的印象之外,更可能會付上沉重的代價。
最近因為會所裝修的關係,所以被安排到同一集團的子妹公司遊玩,我們對這個新會所的設施留下深刻的印象,於是興起轉會之念,所以向有關職員查詢一下。該公司派出一個廿七、八歲的年青人和我們接洽,我們先指聲明只是問問價錢而已,因為我們與舊公司還有三個月的合約在身。但該位年青人依然很耐心的向我們講解健身中心的每一項細節,所以我們對這位年青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無意外地,兩個月之後,我們應該和他簽約。
之後,這位年青人先後致電我們多次,說甚麼推廣計劃、特價酬賓等等,希望我們在即日立刻做決定,但我們堅持原意,說希望在舊合同完結前才傾新合同。件事似乎告一段落,怎知到了翌日,當我們再在該會所看見這位年青人的時候,對方竟然好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似的,態度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變化。
遇上這樣的「禮遇」,內心當然是有些不安,但這應是個別事件,沒有改變我們入會的決定,反之,他的變面反而加速我們做決定(由於該會所的設施實在太吸引了),不過是和另一位營業員簽合同的決定,合同很快便簽好了(三個月後才生效)!這位變面的營業員,變相幫了另一位營業員「冷手執個熱煎埋」,不用詳細介紹便做了我們這隻「飛來蜢」,而自己卻失掉一筆可觀的佣金。另外,為了保障我們的利益,日後若發現他的態度依然沒有改善的話,我們會不加考慮地向其上司反映一番。
自問是一個隨和的人,但隨和並不代表無原則,當遇上一些短視和無禮貌的對待,而又影響我們利益的時候,我會義無反顧的反映出來,雖然是「乞人憎」了些少,但深信只有批評才能帶來真正的進步,若果句句也是真心話,問心無愧的,又有何所懼呢?我不介意做「投訴大王」,我會堅持我這個信念,因為我認為這才是邁向真、善、美的唯一途徑。
人間有情…好男人
有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若果依照這個邏輯,未結婚的,豈不是更不用多說?但世事無絕對,朋友Y卻告訴我人間尚有溫情的一面。
朋友Y與他的女伴是青梅竹馬的一對,大家很早已認定對方是將來的另一半,而事實上他們亦很快進展到談婚論嫁的階段。結婚之前,他們從例的進行婚前健康檢查,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卻在這時候發生,報告驗出女方有頗為嚴重的腎病,真是晴天霹靂!面對這樣難以想像的結果,內心感覺難過、無奈是可以理解的,但朋友Y卻並沒有任何借意悔婚的企圖,而且還按照原定的計劃完成這個婚事,決意與伴侶共同渡過未來艱苦的日子。
婚後,朋友Y的太太也曾經嘗試到大陸安排換腎,可惜都因為驗出器官排擠而作罷,雖然經歷如此大的波折,他倆依然恩愛如昔,沒有半點嫌棄的感覺,而且還很樂觀的面對現實,靜待奇蹟的來臨。
雖然,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大家都不會知道,但有一點肯定的,是朋友Y與他的伴侶都經歷過一些人世間最溫馨的日子,他倆的愛情比誰更真切。能經歷波折的才算是真愛情,身體力行勝過千言萬語,實際的做比口不應心更為可取,更值得人尊敬,而朋友Y的偉大事蹟,足以令很多人汗顏。
何謂真正快樂?
在一個論壇上,大家都對「何謂真正快樂?」感到濃厚的興趣,每人的意見都不同,很多人將快樂分類為物質上的快樂和心靈上的快樂,普遍認為後者才算是真正的快樂,我卻不以為然........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為追求快樂而生,這是很自然的事,亦是人的天性,當做到自己的目標,內心就會感到快樂,做不到,內心就會不快樂,快樂要給不快樂所襯托,才會出現分野。
其實快樂可以很簡單,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都可以有快樂的感覺,或者我們稱之為快感,某個程度,我不認為快樂和快感有什麼分別,而快樂是一種自然的感覺,發自內心,心中感覺快樂就是快樂,所以只有分快樂與不快樂,沒有分真正快樂和不真正快樂,若硬是要分,說真的,只不過是自己的主觀睇法去將快樂歸類吧了,我們無形之中,將快樂複雜化了,我們口渴時飲一杯汽水都會很快樂、射入一球波亦會覺得很快樂,無論是小目標或大目標,行動由動機所策動,動機就是目的,達到了就是快樂,硬是要分類的話,我們只能夠分為大喜、中喜、和小喜,只是層次的分別,是自然而發的,但這全是真正的快樂。換句話說,無論物質上、或更高層次的心靈上的快樂,都是真正的快樂。
我覺得只有違背自己內心的睇法而做事的、口是心非的,才算是真正的不快樂,因為所做的全是不自然的,被其他東西所主宰的,所以有異常的舉動,做些有別於自己真正邏輯的事。不是依照自己良心去做的事,焉能快樂?
以上是我的一番意見,未知各位有沒有其他的睇法呢?請賜教!
我說過要您快樂
「今日你同我天各一方 你有你o既生活 我繼續我o既忙碌 但假如有一日我地真係o係路上面偶然咁撞倒 我地會點下頭 問候一下 然後已經唔知講乜野好 因為你會發現我已經改變 正如我可能唔再認識你 但係咁其實又有乜野關係呢 我衹係知道 o係呢一剎那 我係想念你 ………」每次聽「天各一方」瑜琤的深情旁白,都感覺有些少無奈。
自問是一個幸運兒,雖然出身寒微,而父母親在我童年時對我只能夠算是一般,鮮能感受得到一份「愛」和「關懷」,但係憑藉自己摸索回來的信念,亦很多時得到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渴望的生活,雖然距離真正富有還有十萬九千里般遠,但心靈的富有很早已經達到。人說施比受更為有福,所以曾經大言不慚的自我承諾,希望將自己的一些快樂心得給與所認識的每一個人,好讓他(她)們感受一下「愛」和「關懷」,怎知這個奢望,卻給我感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
幫人不望回報這點我一早已經明白,所以從來也不加以寄望,遇到當事人衷心的感謝,當然是滿心歡喜,但遇上冷淡回應,我也不覺得是甚麼的一回事,始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表達方法。但最出乎自己意料的,世上還有一些喜陰謀論的人,喜歡將別人的援手扣上帽子,懷疑這樣、質疑哪樣,更甚的是將自己一己的見解揣摩別人的動機,繼之而訴諸別人,將一些不是事實的事說成事實般,讓這些壞話傳到自己耳邊,怎不出乎意料?
人的名譽與尊嚴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盡力捍衛,關懷別人反而取得一個壞的名聲,有點好心做傻事的感覺!當然自己有能力去更正別人的見解,但究竟這樣做有啥意義?何不將自已的心力去幫一些真正需要援手的人?我用不著自討苦吃!如今有所領悟,當遇上一些神經過敏的人,還是說說天氣好些,比較明哲保身,這確是我最新的體會。
懷念家駒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每次聽「海闊天空」這首歌的時候,心裡面總是回憶起家駒生前的一切,世事冥冥中似有主宰,以上的歌詞彷彿是未卜先知似的,預知了家駒的命運,家駒正是在追求理想的途中不幸跌到,但這一跌確實未免太嚴重了,令他一跌不起,剩下的只有我等樂迷對他永遠的懷念。
或許是造物弄人,家駒在生的時候,眼見香港樂壇陰陽怪氣,一心出外闖一闖,追求自己的理想,亦希望可以贏取多些真正懂得音樂的知音人,怎知到處楊梅一樣是花,在香港極力抗拒在台上造馬騮戲的Beyond樂隊,在日本為了增加知名度,亦都要被迫從俗,上台參與遊戲娛樂觀眾,怎知出師未捷身先死,他意外的一跌令他們的理想頓成泡影,而香港樂壇亦痛失了一個音樂通才。
欣賞Beyond,除了是他們傑出的音樂才華之外,我們亦欣賞他們的敢愛敢恨,不隨俗、不輕易妥協的精神。或許家駒死後,Beyond已經不是Beyond了,但他生前的好歌、與及他們追求理想的決心,就足以永久長存在我們的心內。
全天候準備
很久以前,有一個廣告很搞笑,其口號是:「有足夠的頭髮,才可以有理想的髮型。」我經常都會記起這個廣告,所關注的,當然不只限於髮型這麼簡單,這個廣告的邏輯可以引伸至生活的很多方面,它足以提醒我:想真正的成功,必定要有充足的準備,否則一切皆如鏡花取月,似有還無。
最近有一位客戶,因為生意欠佳的影響,當正規的貨品售賣出去之後,也沒有膽量加以補充入貨,而只是將一些「倉底貨」擺放在貨架上。當她見到我的時候,向我大吐苦水,說近期的生意額每況愈下云云,聽到這樣的說話,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性情,隨口說:「生意差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您根本沒有充足的準備。」
一般而言,投資的銀碼與回報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將自己的投資收縮,而寄望得到正常的回報,甚至乎是更多的回報,是不切實際的,生意好才怪。生意欠佳的時候,就是徹底思變的時候,而不是收縮的時候,除非想著急流勇退就另作別論,否則生意只會愈做愈縮,直至被市場淘汰為止。當今之世,資訊流傳的速度令人咋舌,一樣新的貨品或新的構思,其生命週期已經比以前的短很多,所以做生意的難度高了,是理所當然的,以前的一套,現在已經不敷應用。
藝視眼鏡的前主席曾經講過:「做生意唔停得,一停就玩完。以前的人說:『創業難,守業更難。』但現在呢?創業難,守業就死。由於現在的市場和社會步伐實在太快,你根本不可以『守』,一定要不斷發展,不斷向前進步;假如你要『守』的話便很快會被人淘汰。所以,做生意必須經常發掘市場的新事物,貼緊潮流觸覺。」我很認同他的觀點。
在商言商,資訊就是生命,改變就是習慣,我們不能忽略,也不能躲懶。
「汗飽」
朋友C曾經在一間頗具規模的食物連鎖店內參與製造月餅的工作,他告訴我知做餅鮮為人知的一面。他向我說,雖然他工作的那間公司已領取優質証書,與及經常向外標榜其百分百不經人手的賣點,但實際上卻是另外的一回事。做餅的過程當中,機器製造雖佔一部份,但人手參與的一部份卻仍是存在的。人手參與本來問題不大,但最噁心的,是所參與的人士都是赤裸上身地工作,在廠房的高溫內,汗水便自然地排出,當中有幾多是混入餅內,真是要看看彩數。
朋友C是老實人,所以他所說的可信程度極高,而事實上,我們亦不難在街上看見一些製造麵飽的小店舖,所聘用的做餅師傅在製造麵飽的過程中,都是赤裸上身地工作,亦沒有帶上衛生帽子,有些更過份的,竟然是口含著香煙,而雙手在猜粉,令人目不忍睹,毛骨悚然。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但在衛生方面卻很多時受人質疑,這大概和中國人的辦事態度有關。食物是被送進口內的東西,其衛生程度必定要講究,否則縱是世間美食也大打折扣。世界上第一流的食肆如麥當奴等都經常向客人標榜其食物與地方的衛生程度,令客戶安心進食,這些基本上是份內的事,但偏偏中國人就多是忽略了這個重要的點子。若果能夠加以改善,檔次必然會更加提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甚麼人總是自私自利的,只顧自己的便利,而忽略他人的利益呢?我們應該反思一下。
JUST THE WAY YOU ARE
「您毋須因為要取悅我而刻意作出改變,毋須刻意穿著標新立異、毋須刻意改變您的頭髮顏色、亦毋須刻意地說話賣弄智慧…….,只要您做回您自己,一個我熟識的您,我已心滿意足,這是我所喜愛的。…….. 」以上是美國歌手比利。祖兒(Billy Joel)的名曲JUST THE WAY YOU ARE部份歌詞的西詞中譯(只是筆者嘗試自譯),寫得很有哲理性,我甚喜愛。
有人說,身旁的伴侶,必定要有共同的喜好、共同的習慣、甚至乎共同的審美眼光等等,否則就很難相處下去。若果彼此的喜惡真的是這般吻合,當然是最好不過,但萬一真的是有一些距離(這卻是有很大的可能性),也並不代表不可能共處。因為,男與女的價值觀,本質上是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一般而言):有些女性喜歡花時間行街扮靚、有些男性卻喜歡花時間於體育運動,而衣著不修篇幅;有些女性在不知不覺間感性地做出決定,而有些男性卻喜歡理性分析,很實際的作出取捨(但往往是不太討好的)。若果內子迫我陪她行一天公司,我會感覺比返工還難受;相反地,若我要求她陪我去大球場睇波,她亦會覺得渾身不自在。以上就是一些男與女的部份差距,大家思考角度的不同,因此亦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取捨。
愛是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彼此的喜好,而不是互相支配、互相挑剔彼此的不同。若果真的不太懂得欣賞對方的某一樣嗜好,亦毋須刻意逢迎,乾脆地給與彼此一些私人空間,做彼此喜愛做的事還好。愛是毋須要刻意的,若果一刻意便會是假,假意怎能弄出真情?所以還是做回真我好些。
別讓數字摧殘
人活在世上,很多時都是與數字扯上密切的關係,愛靚的人終日擔心自己的年歲漸大、愛財的人終日盤算自己的銀行戶口有多少、愛威的人終日在朋友面前提及有多少個異性朋友、或是告訴別人新買的衣服花了幾多錢….. 等等。由此可見,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與數字結下不解之緣,數字的多寡,彷彿主宰著我們的快樂程度。
究竟數字是否真的這麼重要嗎?我卻有點保留!際此全球經濟一體化,各樣的產品也隨著劇烈的競爭而下滑,根據數據顯示,香港已經錄得連續四十八個月通縮記錄,日本就更慘,經濟衰退了十多年,而經濟起飛當中的中國,竟然也不能獨善其身,依然持續錄得通縮的記錄。在這個程況底下,百物價格皆在下跌當中,公司的邊際利潤亦都可能受拖累,錢自然有可能賺少了,因此打工仔的薪水亦自然受牽連,這是可以理解的。
薪金下滑了,當然會感覺有多少不高興吧!不高興的原因,亦都是來自薪水的數字,這就是一個數字的情意結。我們不應該將自己的快樂與一些經常變動的數字掛鉤,快樂應該取決於生活質素好壞而定。錢賺少了,並不一定代表生活質素變壞,反之,在通縮的情況下,錢的價值比在通漲的時候大很多,錢的購買能力比前大,因此我們不應太過介懷收入的數字,這些不是我們快樂的真正來源。數字少了,但生活質素依舊,甚至乎可能比以前好了(在通縮時並不出奇),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應該感恩才是。
環境是大氣候,不能夠輕易改變,可以輕易改變的,是我們的心態,或看事物的角度,快樂或憂傷,在乎個人的選擇。若果我們老是在一堆數字裡鑽,想快樂是一件不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