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范例——等待
作者: 卡琳娜 . 伐納 (法國)
音樂:格拉納多(Granados)
為了涉足這個舞蹈,我首先給自己提出以下問題:我怎麼等待?在我等待某個人或某些東西的時候我有什麼感覺?
對於這些問題有以下兩種因素:
不耐煩的等待,因而是煩躁的。
激動的或憂傷的等待,溫和安靜的。
為了賦予“等待”這個構思以形式,我選擇了根據音樂創作的方案。我根據一個現成的音樂來結構和編創這個獨舞。
第一步:研究音樂
我選擇了一個富有情感色調的和有多種節奏的音樂,這音樂最接近我的思想和感覺。研究是困難的、因為音樂已在沒有舞蹈的時候就存在了,有它自己的節奏、旋律和持續時間。音樂應該給編舞者提供靈感,而不是為了影響舞蹈的感覺。
於是,我選定了格拉納多的音樂,既節奏感強又富有旋律性。
第二步:即興舞蹈
我利用音樂來進行各種不同性格、不同性質、不同特征的等待的即興舞蹈。這樣能使我自發地找到表達等待的動作和把我的感覺凝聚到具體的舞蹈結構中。
第三步:空間、路線
盡管事先就知道此舞蹈是一個人物。但空間的安排也不能被忽略。空間在這個獨舞的設計中第二個介入的成分。路線被選擇和確定。它們構筑起舞蹈固定的地點,這些點作為標記方向的點。
擁有構思、音樂和空間外,還有最后一個環節,那就是構筑戲劇線,這是第四步。
被採納的一個簡單的結構:
——引子
——第一種性質:不耐煩
——第二種性質:憂傷
——兩種性質的混合
——結束
至於結尾,我完全重復了開端,但用的是不同的力量。於是,我用一種不斷增長的力量開頭,用一種逐漸減弱的力量結尾。
表演的任務在於:
表現出動作的性質。
使空間路線合理可行。
給舞蹈姿勢最大可能的表達准確性。
毫不虛假地表達感情。
這個獨舞中運用的主要因素。:
音樂、空間。
2.等待的人們
我在1978年為“卡林娜·伐納”當代舞團創作了第二種關於“等待的舞蹈。此舞運用五女兩男共七名舞者。
在這個作品中,“等待”的題材完全是另外一種處理。舞蹈者立即進入狀況。數段獨舞、5人集體舞、雙人舞、三人舞、全體7人群舞等等一段接一段。
在這個作品中,音樂——舞蹈編完后組接制作的,它不是節奏性和情感型的,更恰切地說,是一種創造氣氛的音響效果。
舞台上放著給表演者作為道具的象征“等待”的椅子,這些椅子作為舞台的成分,舞蹈者的舞們。
獨舞 : 一個女人憂傷地站在台前,手臂伸向遠方。后面,五個舞者坐在椅子上,單調無味地擺動,漸漸變得不耐煩,換坐椅子。
獨舞和群舞混同起來,重新換坐椅子。椅子似乎變成了們們等待的人,他們希望的物品。一會兒,所有的人都消失,僅留下兩組三人舞。三個等待的婦女站在舞台中心,每個人等待的方法不同。一個是沉重的、內向的。另一個焦慮的、絕望的。第三個人表情麻木無變化,總是重復著同樣的手勢和動作。在台前的另一邊,其他的一組三人舞圍著一把椅子互相對峙著,他們幾乎不動,僅用快速的方法變化目光注視的方向。重復,放慢或者很慢。
雙人舞,兩個情人互相尋找,互相等待,回避,相遇,重新離散,重新等待……。
獨舞,一名舞者邊轉邊朗誦一首關於等待的詩。7個舞者帶著椅子又回來了。所的等待者在節奏、空間、路線、動作的性質方面協調一致的舞蹈。雙人舞,一個婦人等待死亡,擺動著身體,死神奪走了她。
這個舞蹈中,我與其說是導演還不如說是個向導,是創造了情景和各個不同的部分之間過渡和轉換的人。舞蹈演員是合作者和共同策劃者。動作的性質和表達方式來自於即興舞蹈,即在即興舞蹈的基礎上選擇、加工。
從以上兩個構思相同的“等待”的舞蹈中,我們能作出以下結論:
獨舞“等待”是一個和音樂有緊密聯系的舞蹈。
“等待的人們”是從情景出發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