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0907
撞車
那天,在一條單行線上駕車,尾隨車輛突然從右邊擠上來,然後,撞向我的車頭。
我報了警,然後想一個問題:「該不該告訴他呢?」
按法定程序做,去警署錄口供,然後等候警署的交通意外調查組的報告,再排期上庭......這些事情,我不告訴他,他就不會知道。他不知道這件事,對我們的關係不會有負面影響。我不是刻意隱瞞,可是,有沒有必要事事告白呢?
他一向反對我駕車,隔些日子嘮叨一次:「駕車有甚麼好呢?常常找不到地方泊車,香港交通方便,各類交通工具應有盡有,趕時間的話,隨時可以截的士......」
可是,就像享受美食不只是為了吸收食物中的養份,駕駛,也不僅僅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我們一直是兩種人:我感性,他理性;我浪漫,他務實;我常常興之所致,率性而為,他做許多事情,卻往往有周密計劃,可攻可守,進退有據。對他來說,任何一種交通工具都只是代步工具,用來幫助他到達目的地。可是對我來說,目的地不太重要,駕駛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而且我享受一個人的空間。
如果打電話告訴他,我被人撞車,我完全能夠想像他的反應,他會在電話中大聲叫嚷:「早就提醒你不要駕車,你偏不聽!現在被人撞了,你告訴我,駕車究竟有甚麼好?」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有自己的正當嗜好,我自己買車養車泊車入油,我從來不認為,我有義務跟任何一個人解釋:駕車究竟有甚麼好?我更加不樂意在被人撞了車,滿腹委屈的情況下,被迫回答一個問題:「駕車究竟有甚麼好?」如果我甚麼也不告訴他,對我們的關係不會有壞影響,可是,如果我告訴了他,我們肯定會大吵收場。
可是,內心深處,我多麼渴望他張開手臂,把我攬在胸前,哪怕甚麼也不說。
我把電話握在手中,想了又想,最終卻打給了我的一個波友。放下電話,我心中浮起了一絲不安,接著,那不安變得強烈起來。為甚麼我們的關係要演變成這樣:被人撞了車,我寧願告訴波友,卻不肯告訴他?一段兩人關係中,猜忌和縫隙是這樣出現的吧?然後,縫隙一點點擴大,最終成為鴻溝,令最親密的人變作陌路。既然接受了一個人,那麼,有任何問題發生的時候,就要坦然接受他對這件事的反應,即使那反應並不是我所期待的。
我終於按下了那串熟悉的號碼,他的聲音異常溫柔地在我耳畔響起,他說:「最重要的,是人平安就好......」
我慶幸打出了這個電話,那一刻,我比任何時候都想念他寬寬的臂膀和溫暖的懷抱,只想攬住他,一生一世也不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