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高慧然網上雜文

 

2/4/07 

 

 老楊頭賣屋賣腎(沒賣成)傾家蕩產陪女兒發了十三年追星夢 ,不僅僅是溺愛那麼簡單的。整件事 ,跟中國人的倫理價值觀有關。在絕大多數中國父母眼中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孩子是來完成父母未能完成的夢想的 ,所以 ,父母把畢生所有的期望都寄託到孩子的身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老楊頭是個教師 ,可是 ,他不是上海復旦附中的教師 ,他一輩子生活在中國最窮的省份甘肅 ,他的見識決定了他不可能擺脫農民意識。他望女成鳳 ,同時自以為聰明地找到了一條捷徑------攀附劉德華。他反覆強調他們不是偶像崇拜 ,他支持女兒追星 ,只因為他堅信他的女兒與劉德華有特殊的緣份 ,他曾經多次向記者強調 ,只要見到了劉德華 ,劉德華一定會給他家一個說法 ,一個承諾。在一個蘭州老頭的心目中 ,女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好依靠男人 ,所以 ,當他的女兒把眼光瞄準了劉德華的時候 ,一家三口看到了一片金光燦燦的願景。我們崇拜他人迷戀偶像的同時 ,仍然需要讀書工作拍拖失戀 ,經歷自己的人生。可是當老楊頭的女兒愛上劉德華的那一瞬間開始 ,楊氏一家便把自己的人生寄託到了劉德華身上 ,老楊頭的女兒不再讀書 ,不找工作 ,且聲言在見到劉德華之前不拍拖結婚。他們把生命中所有的注碼押在這一場見面之上 ,相信見了面 ,劉德華馬上會想起 ,那是他前世的女人。

賣屋賣腎算甚麼呢?只要見到了劉德華 ,楊氏一家的命運就能徹底扭轉。在形式上 ,老楊頭做的跟別的神智清醒的中國孩子的父母是一樣的 ,只不過別人賣屋賣腎借大耳窿是為孩子措籌學費 ,他這麼做是為了讓女兒見劉德華。大家都想透過兒女改變命運 ,父憑女貴。老楊頭最愛的不是女兒 ,跟許多中國父母一樣 ,他最愛的 ,其實是他自己。所以 ,他任由女兒沉淪不醒病入膏肓 ,在幻想破滅後 ,更逃避責任一死了之。


 表面看來 ,老楊頭跳海的原因是劉德華不肯單獨見她的女兒 ,事實上 ,正是劉德華見了他的女兒 ,他才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和支柱。一家三口做了十三年的夢啊!他們不事生產 ,賣屋舉債 ,就是迷信見了劉德華 ,他們可以改變命運。結果呢 ,終於見到了劉德華 ,而劉德華並沒有出手扭轉他們的命運。見面結束後 ,他們仍然要回到自己的生活軌跡。這是他們從未想過的。如果劉德華永遠不見他們 ,他們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活下去 ,繼續追逐他們的夢想。


 夢想實現日 ,希望破滅時。也許 ,整件事情 ,劉德華唯一的錯誤 ,恰恰是他見了老楊頭的女兒。
 

 

© 高慧然 copyright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