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or When
( 譯自 POTATO 2002#3 )
什麼時候要做這件事,到了那個時候要做那件事.....我很少做這樣的規劃,現在我做得到的,什麼是現在非做不可的,我只考慮這些,該做事時,我應該算是可以集中精神的人。平常需要一星期完成的模型,我能在兩天內做完,尤其是工作,我很討厭半途而廢,我會想一直做到自己能夠滿意為止.....就算等到做完時自己也會變得很累,但我還是想這樣做下去。
.....所以說實話,『SHOCK』演到一半,中間加入冬季演唱會,然後再回來繼續演『SHOCK』,對我來說很辛苦(笑),不過還好我是那種能很快轉換心情的人。而且在演唱會上我知道自己因為『SHOCK』,體力增加了不少,演唱會上我一次也沒有喘不過氣來的狀況喔(笑)。
『SHOCK』也已經演出一半以上了呢,(這次取材是在一月中旬』),一點也不覺得它漫長,反而是『不知不覺中就快結束了』的感覺比較強烈呢.....
讓我覺得很高興的是,演出團隊的堅強和成長。曾發生過在第一幕,翼該從台下上來但起降機卻昇不起來,聲音也出不來,整個舞台變成無聲狀態這樣的狀況,那時候大家想辦法撐過去,但到了第二幕升降機還是不能用,在中場休息時大家集合起來做緊急變更,但在這種時候,卻沒有任何人憂心焦慮。這就表示大家能夠互相信賴,不是嗎?
這次的演出少了東山和赤阪前輩,有什麼事工作人員也總是第一個找我,雖然我知道自己身為座長有該負的責任,但還是儘量表現的自然,不能以自己為中心來做考量,最重要的是大家整體的進步。在這一點,不管是舞者們或Jr.們,包括我在內的全體演員,形成了一個『想做出好作品』的團隊,身在其中能夠切身感受到這一點的我實在幸福極了。而大家努力的結果就反映在劇終時觀眾們的掌聲中。
回到主題(笑),舞台上是沒有所謂『何時』的。大家都說『舞台是活的』,而事實上也真的是這樣。站在舞台上的我,一次也沒有想過『之前也做過這個呢』『就跟上次一樣吧』這樣的念頭。
我從來沒有想過『將來自己一定要能夠做到這個』或『將來自己一定要做出讓自己100%滿意的舞台作品』,.....自己心裡想的只是100%發揮出現在自己能力許可的,但現實生活中卻沒有一件工作是能夠讓自己100%滿意的。是不是等到自己50,60歲了,累積了足夠經驗,就能夠演出力自己完全滿意的『SHOCK』了,不過到了那時候應該是沒有體力演出這樣沈重的舞台表演了(笑)。
而相反的17,18歲的時候如何呢.....雖然那個年紀也會有屬於那個年紀的心境,但還是不可能吧。帝國劇場這個神聖的舞台,到現在我都還是有『自己真有資格站上這個舞台嗎?』,很不好意思地對於擁有這個機會充滿感謝。不管是帝國劇場或『SHOCK』,舞台演出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所以不管我到了幾歲,我都不想讓自己有『這樣就已經做到了100%』的滿意的感覺。
20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