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 家 」 的 遐 想
— 再 溫 琦 君 小 說 《 橘 子 紅 了 》/ 韓 秀 

春 雨 綿 綿 的 日 子 , 我 常 縮 在 書 房 窗 前 的 安 樂 椅 裡 , 重 溫 一 些 讀 之 再 三 然 動 人 的 好 小 說 。 窗 外 雨 聲 沙 沙 , 窗 內 人 間 悲 歡 離 合 在 書 頁 之 間 掀 動 波 瀾 , 浮 想 連 翩 , 不 知 何 時 風 停 雨 歇 。

琦 君 的 小 說 淺 白 而 深 刻 , 筆 下 人 物 注 入 了 作 者 的 深 情 , 面 目 清 晰 , 讀 者 看 琦 君 小 說 , 永 遠 沒 有 「 讀 不 懂 」 的 疑 惑 。 但 是 , 從 琦 君 「 好 心 好 意 」 的 述 說 中 , 讀 者 卻 分 明 能 觸 摸 到 一 些 重 大 的 人 生 課 題 。 生 死 、 善 惡 、 是 非 都 在 討 論 中 , 讀 者 如 果 細 心 一 點 、 耐 心 一 點 , 一 層 又 一 層 , 透 過 那 些 普 普 通 通 的 情 節 , 卻 能 感 受 到 大 的 震 撼 。

四 萬 多 字 的 中 篇 《 橘 子 紅 了 》 , 連 同 三 個 短 篇 交 洪 範 出 版 , 曾 多 次 引 文 評 家 注 意 , 且 長 期 受 到 讀 者 歡 迎 , 是 一 本 書 市 上 的 長 銷 書 , 也 是 琦 君 數 十 種 作 品 集 中 評 議 不 斷 的 一 本 小 說 集 。

小 說 中 , 不 思 「 回 家 」 的 正 人 君 子 是 大 伯 ; 在 鄉 間 , 苦 苦 盼 望 丈 夫 回 家 的 好 心 腸 女 人 是 伯 媽 。 伯 媽 沒 有 生 育 , 於 是 自 作 主 張 為 丈 夫 找 了 一 位 年 輕 女 子 作 妾 , 期 望 她 為 丈 夫 生 下 一 男 半 女 , 可 吸 引 丈 夫 回 家 。 這 個 納 妾 的 舉 動 扼 殺 了 鄉 間 純 美 的 女 孩 秀 芬 那 一 絲 絲 愛 的 可 能 性 。 當 大 伯 在 外 面 的 姨 太 太 奔 回 鄉 間 , 只 動 了 威 嚇 的 手 段 , 便 輕 而 易 舉 地 引 致 秀 芬 流 產 、 送 命 , 徹 底 地 斷 絕 了 伯 媽 期 盼 丈 夫 回 家 的 最 後 一 線 希 望 。

雖 是 小 說 , 卻 是 將 慘 烈 程 度 稀 釋 之 後 的 真 實 事 件 。 琦 君 的 筆 下 文 字 少 矯 飾 、 多 直 白 , 使 得 小 說 更 以 其 自 然 的 力 量 撼 動 人 心 。

小 說 大 家 白 先 勇 先 生 論 及 這 篇 小 說 : 「 … … 伯 媽 這 個 三 從 四 德 看 似 平 凡 的 舊 式 婦 人 最 是 特 殊 , 她 自 己 做 了 槁 木 死 灰 的 棄 婦 還 不 算 , 又 拉 了 一 個 年 輕 的 生 命 跟 她 陪 葬 。 秀 芬 之 死 , 伯 媽 要 負 責 任 的 。 然 而 在 琦 君 筆 下 , 伯 媽 又 是 那 樣 一 個 『 豆 腐 心 腸 』 的 大 好 人 。 其 實 大 伯 按 傳 統 標 準 也 沒 有 不 好 , 三 妻 四 妾 是 社 會 容 許 的 。 琦 君 作 品 中 這 些 『 好 人 』 卻 往 往 做 出 最 殘 酷 最 自 私 的 事 情 來 — — 這 才 是 琦 君 作 品 中 驚 人 的 地 方 。 論 者 往 往 稱 讚 琦 君 的 文 章 充 滿 愛 心 、 溫 馨 動 人 , 這 些 都 沒 有 錯 , 但 我 認 為 遠 不 止 此 。 往 往 在 不 自 覺 的 一 刻 , 琦 君 突 然 提 出 了 人 性 善 與 惡 、 好 與 壞 , 難 辨 難 分 、 複 雜 曖 昧 的 難 題 來 。 這 就 使 她 的 作 品 增 加 了 深 度 , 逼 使 人 不 得 不 細 細 思 量 了 。 」

細 細 思 量 , 伯 媽 不 會 因 為 秀 芬 的 死 而 停 止 對 丈 夫 回 家 的 盼 望 。 鄉 間 無 論 怎 樣 血 淚 交 織 , 大 丈 夫 大 伯 不 過 來 封 「 賢 妻 妝 次 」 的 信 而 已 , 他 的 心 並 沒 有 半 分 「 回 家 」 的 企 願 。 只 要 尚 有 半 分 可 能 , 伯 媽 必 將 再 接 再 厲 , 不 會 歇 手 的 。 如 果 再 犧 牲 一 些 秀 芬 , 伯 媽 : 「 是 我 害 了 她 。 」 的 歉 疚 終 將 敵 不 過 數 十 年 的 盼 望 , 悲 劇 重 演 或 悲 劇 變 成 喜 劇 的 可 能 性 將 繼 續 存 在 。 琦 君 不 忍 再 寫 , 讀 者 卻 可 思 量 再 三 。

琦 君 在 法 律 界 工 作 多 年 , 看 盡 了 壞 人 做 壞 事 、 好 人 做 壞 事 的 人 生 百 態 。 死 刑 犯 也 有 極 大 差 異 , 琦 君 懷 看 悲 憫 之 心 , 大 書 「 殺 人 的 動 機 有 時 是 可 以 憫 恕 的 」 , 對 善 惡 、 是 非 提 出 : 除 了 約 定 俗 成 的 一 般 規 範 之 外 , 尚 有 更 深 層 的 考 量 。

掩 卷 思 量 , 人 世 間 充 滿 虛 妄 , 在 各 種 誘 惑 之 下 , 人 失 了 立 足 之 本 、 將 靈 魂 抵 押 給 魔 鬼 、 自 身 沉 淪 不 說 , 更 將 人 寄 託 心 靈 與 情 感 的 家 庭 毀 滅 盡 , 造 成 的 悲 劇 無 計 其 數 。 琦 君 選 這 樣 一 個 題 材 , 以 其 純 淨 的 書 寫 方 式 將 故 事 的 首 尾 交 代 清 楚 , 讓 故 事 本 身 撼 動 人 心 , 十 分 得 體 。

那 故 事 真 的 只 屬 於 舊 時 代 嗎 ? 恐 怕 也 不 盡 然 了 。 出 版 業 加 上 電 子 媒 體 , 花 樣 翻 新 地 講 著 人 生 百 態 , 無 論 美 醜 。

然 而 , 疲 累 不 已 的 人 們 , 又 有 多 少 人 不 念 著 一 個 家 呢 ? 那 怕 碎 成 了 千 萬 片 , 不 是 仍 想 著 再 造 一 個 新 的 ? 那 怕 無 論 新 舊 都 已 不 再 存 在 , 不 是 仍 期 待 來 生 再 圓 回 家 的 夢 ?

家 卻 是 脆 弱 的 , 稍 一 不 慎 就 傾 覆 了 、 就 粉 碎 了 , 連 帶 粉 碎 的 正 是 人 的 情 感 , 甚 至 生 命 也 在 那 傾 覆 中 流 失 了 。

琦 君 平 實 地 將 她 對 人 的 珍 惜 寫 進 小 說 , 觸 動 的 已 不 只 是 華 文 讀 者 。 西 方 人 捨 《 大 紅 燈 籠 高 高 掛 》 而 鍾 情 於 《 橘 子 紅 了 》 , 豈 不 正 是 因 為 琦 君 的 書 寫 接 近 的 是 人 生 , 關 愛 的 是 人 的 情 感 。 那 情 感 不 隨 科 技 昌 明 而 消 散 , 不 因 怪 誕 、 鬼 魅 的 人 生 場 景 而 泯 滅 。 那 情 感 是 和 「 回 家 」 這 個 簡 白 的 詞 緊 緊 相 連 的 。 小 說 不 死 、 文 學 永 存 也 便 有 了 憑 藉 , 不 是 神 話 了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