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第 |
圓明園是一座清代大型皇家御園, 被譽為"萬園之園",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名園.
它地處北京西北郊,佔地面積有5,200餘畝. 圓明園是清代自雍正至咸豐年間皇帝
聽政,遊憩與祭祀的宮苑. 園中分多處景區,有的仿照西湖景致,亦有部份仿江南名園勝景,
包羅萬有,規模宏大. 園內收藏了無數藝術珍品與古典圖書,凡帝王所能蒐集的稀世珍寶,
無不臚列其中. 圓明園這座大型藝術館宮殿大約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起動土,前後經歷
一百五十年才建造完成.
乾隆(1736-1795)年間,清朝國力強盛.
乾隆皇帝因被西方宮殿廷建築物式樣所吸引,逐營建
一座歐式庭園,內裡設有巴洛克式建築,噴水池及瑰麗獨特的建築裝飾.
當時旅居中國的意
大利傳教士郎世寧被委任監造這座歐式宮殿,而法國神父蔣友仁則被推薦建造圖中所見
的十二生肖報時的噴水池.
晚清朝力勢積弱,飽受異國侵凌. 1856年(咸豐六年)10月,英國藉口"亞羅船事件",派軍進攻
廣州,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咸豐八年)6月,清政府被迫簽定"天津條約".
1859年
(咸豐九年)6月,英,法兩國以護送公使赴北京換約為名,以軍艦進攻大沽口炮台,被大沽守
軍擊退. 1860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糾集二萬多兵力,攻陷大沽口,隨之進襲清帝居住的
圓明園. 攻佔之後,大加搶掠所藏珍寶,亦引火焚園,以便向清政府施壓.
圓明園嚴重焚毀
後,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英法聯軍始退出北京.
1873年
(同治十二年),曾部份重修圓明園. 1900(光緒二十六年),
"義和團"事件引致八國聯軍再次
攻佔北京城, 圓明園再遭大肆破壞,這座馳名園林逐變成一片廢墟,而園內所藏珍寶亦流
至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