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四年希臘雅典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簡介

2004 Athens Paralympic Games

 

第十二屆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俗稱殘障奧運會)將於2004年九月十七日至九月二十八於希臘雅典,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地一百四十五個國家約四千名優秀選手同台競技,共十九種運動項目:射擊、田徑、地板滾球、自行車、馬術、5人制足球、7人制足球、門球、柔道、健力、帆船、排球、游泳、桌球、輪椅籃球、輪椅擊劍、輪椅橄欖球、射擊、輪椅網球。此次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的意義為四:激勵(Inspiration)、力量(Strength)、追尋(Pursuit)、讚揚(Celebration)。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將讓參與活動的觀眾與志工,體驗殘障運動員追求生命價值表現的一個機會。殘障運動員以精湛技能與力量,進行最高標準的競技運動,激勵全世界讚揚偉大的競賽活動,歌頌人類無限潛能,將感人精神流傳後世子孫。

 

殘障運動起源於英國史扥克曼醫院,為協助戰爭傷兵,以運動作為身體與心理復健的治療方式。為鼓勵更多肢體障礙者參與活動,於1948年在英國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當日,同時在醫院附設的運動場,舉辦殘障運動競賽。 同等於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殘障運動會模式,始1960年義大利羅馬奧林匹克運動會。殘障運動會取名為Paralympic (帕拉林匹克),取”Para” 拉丁文“平行”,取”lympic”是“奧林匹克”字根,Paralympic意指同等於奧林匹克運動會高水準的運動精英競技運動會。 並在當時奧運會結束後,立刻舉行帕拉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帕運會)。第一屆義大利羅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來自23國家400名選手參與,共8種運動項目。此後帕運會與奧運會一樣,每四年舉行一次。並於1976年瑞士舉行第一屆冬季帕運會。1988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決議奧運會結束後1個月,使用奧運會比賽場地舉行帕運會。 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會結束後一個月,舉行第八屆帕運會。 希臘雅典主辦2004年第十二屆夏季帕運會,義大利杜林主辦2006年第九屆冬季帕運會。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首次派員11名,參與1992年巴塞隆納帕第九屆拉林匹克運動會。1996年派員14名,參與亞特蘭大帕運會獲1金1銅,2000年派員25名參與雪梨帕運會獲1金2銀4銅。此次2004年希臘雅典帕運會,我國將派二十五名選手參加八項競技,分別為:射擊、射箭、田徑、柔道、健力、游泳、桌球及輪椅網球。2004年雅典殘障奧運會,將是殘障運動史上最大的體育精英競技運動會,除參賽國家與選手為歷年之冠外,大約還有二千五百名媒體記者共襄盛舉,報導殘障體育界最重要的比賽。

(轉載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網站資料 2004-6-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