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10.19 中國時報 殘障奧運側記 體壇病態 主席感慨 ■中華奧會主席黃大洲昨天飛來雪梨,參加殘障奧運的開幕典禮、並向中華隊選手們加油。由於中華夏季奧運選手「求金不得」,他感慨說:「在台灣,運動員是平常人不如殘障朋友、大人不如小孩、男的不如女的。」
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殘障奧運,我國由柔道選手李青忠拿下一面金牌,締造中華隊的奪金紀錄。但夏季奧運,中華隊一直對金牌可望不可及,尤其今年雪梨夏季奧運是中華隊離金牌最近的一屆,機會卻一一流失了。
黃大洲感嘆台灣社會不正常的現象「口水多於汗水、說多於做、證書多於正格。」很多人光說不練,善於批評卻不反躬正己。若把這個現象套用在體育界,就出現了「大人不如小孩、男不如女、一般人不如殘障朋友」。
台灣的體育界怎會如此不正常?主要還是大人善於內鬥,不用心推廣或訓練,導致運動水準隨著年齡增長呈反比。
殘障奧運獎牌,大都集中在國民所得高的國家。上屆金牌第一名是美國的四六金,依次是澳洲四二金、德國四十金、英國卅九金,前八名都是歐美國家,亞洲最好的是第九名大陸的十六金,但多為截肢、視障選手,較少輪椅選手。
昨天開幕典禮上,英、美、法、德等國隊伍龐大,美國隊伍甚至長達一百多公尺,輪椅大軍浩大,令人動容,殘障運動的輪椅動不動就是數十萬元,不是很多國家玩得起。
改正體育運動的種種不平等,不是強調形式上的等同,是要發乎內心的反省,找出讓人自然流露的行為模式,才能有正常的發展方向。
(陳志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