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奇緣 吳及時 1998-5-22


從小我就罹患小兒麻庳, 靠著支架與拐杖才能走路.
民國八十二年, 身為台中市殘障福利協進會體育組的理事, 我捐了三張桌球檯給該會的殘障桌球隊, 從此發生了一段奇遇.........
其實十年前, 台中市就有一支殘障桌球隊, 後因經費與場地的關係中斷了一陣, 那一年在多位朋友熱心奔走下, 再將它組織了起來, 並依國際規則分為站立組與輪椅組, 每週固定聚會練習兩晚.
從小未上過體育課的我, 第一次坐輪椅打桌球發現乒乓球竟會聽從對手的口令, 碰到我的拍面時依令飛出去, 沉下去, 往左邊, 往右邊, 驚訝好玩又感挫折. 乾脆買張桌子, 聘請教練在家偷練, 越輸越練, 再輸再練, 練到後來索性逢人便講, 已立下志願, 要拿西元2000年雪梨殘障奧運的輪椅桌球金牌, 否則誓不為人, 讓自己騎虎難下, 非練不可.
家裡最多教練時, 曾被稱為 "教練收容所". 家裡最多球時, 要踮著腳尖走路才不會踩到球. 練最多的時候, 早也打, 晚也打, 下午雖然要看診, 沒病人的空檔也偷溜去練發球.
八十五年, 終於被選上到英國參加比賽, 那是因為在那一年頂尖選手去參加亞特蘭大殘障奧運, 所以派次級選手到英國吸收比賽經驗, 而我是因為二流選手不克參賽而遞補上陣的最菜的鳥. 那是倫敦近郊的史托克曼德佛脊髓損傷復健醫院附設的殘障運動場, 也是全世界殘障運動的發源地. 來自數十國家的數百位輪椅選手推著輪椅跑來跑去, 忙著參加各種項目的殘障運動, 競速輪椅, 射箭, 射擊, 輪椅籃球, 桌球, 舉重, 游泳. 看在也是選手也是醫師的我的眼中, 感觸良深.
次年, 我幫臺中市殘障福利協進會殘障桌球隊 (中福隊) 募足了款項, 帶他們飛到雪梨參加殘障運動會,包辦了幾乎所有輪椅桌球的獎牌. 本會廖理事長, 林高德前理事長, 趙敏勝醫師, 鄭吉發醫師都曾大力贊助過那次活動. 順此致謝.
今年初, 基於好玩, 我設立了一個私人網站提供殘障桌球訊息, 沒想到國際殘障桌球委員會竟然主動提供食宿機票請我前往巴黎開會, 會中邀請我擔任他們的排名委員與網站站主, 我欣然同意. 這個委員會隸屬國際殘障奧委會, 共有來自世界各國共九名委員, 掌管全世界有關殘障桌球的一切事務. 從此我們就掌握了殘障桌球動向的第一手資料, 中華民國的殘障桌球選手也有了更大發揮的空間.
五月初, 我隨隊參加義大利錦標賽, 並且擔任該錦標賽的技術顧問.
最近, 中華民國殘障運動協會邀請我擔任五月底參加斯洛伐克錦標賽中華代表隊的領隊, 該賽將有二十五國兩百五十人參賽, 我答應了, 因為他們答應我可以兼選手, 雖然我仍然打得不怎麼樣.
從不會打球到會打球, 從無名的選手到國際委員, 自己也有些訝異這段奇特的經驗, 以後還要再發生那些事呢?

1998刊登於台中市醫師公會會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