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大球時代來臨 我們反應慢半拍


 記者賈亦珍

大球時代來臨了,我們準備好了嗎?老實說,沒有!

世界杯男子十六強桌球賽用大球的經驗,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誰準備得充分,誰就能在剛開始的大球時代掌握先機。

大球與小球雖然直徑只差兩毫米,重量只差零點二公克,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打起來感覺完全不同,十六位世界高手在這次比賽都吃足了苦頭,即使已練了卅天的大陸選手馬琳也一樣。

大球使得世界桌壇的生態起了變化,它不見得會讓強者變弱、弱者變強,但強者可能變弱,如果他們不趕快練習及研究,弱者也可能變強,如果他們投入得夠。

怎麼準備?當然,開始練打大球是絕對需要的,單只這一點,國內對現在已步入大球時代,就有點反應遲鈍,因為,根據全國桌協的規定,國內比賽明年一月才要用大球,而且只有成人組及高中組才用。

先說時間吧!國際桌總規定本月一日起國際賽用大球,這個消息很早就發布了,全國桌協理應把國內實施日期再提早,或至少與國際同步,選手才有時間去練習、適應,尤其奧運的前後一個月期間國內外除奧運外無大賽,更是練大球的好時機。

再說比賽吧!明年一月才打大球,中正杯社會組、全國桌球賽、桌球國手選拔賽卻都預定今年底前舉行,那想入選國手的人究竟要練大球還是小球?像蔣澎龍這種世界頂尖級選手,因參加國際賽已改練大球,難道要他為了國手選拔賽再回頭練小球?

明年大賽頻頻,一月有職業桌球巡迴賽年度大獎總決賽,幾個公開賽及四月的世界桌球賽,別人現在已開始練大球,我們卻要到明年一月才要開始,這算那門子的準備?

還有,為什麼國中及國小不練大球?如果他們從小練大球,對大球球性的掌握是不是會更好?如果啟蒙就從大球練起,豈不更好?為什麼要他們背離世界潮流練小球?不懂 !能想到理由只有替廠商出清小球存貨而已。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當年曾有句名言:「朝令錯,夕改有何不可?」全國桌協應重新考慮大球政策,把時間及對象再調整一下吧!

【2000/10/16/聯合報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