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2001-01-03)
男人 老人 劉德華
《阿虎》是一部寫男人打拳故事的電影,但它會讓不少女性觀眾在結尾處為之流淚;而流淚之后,一部分人又會后悔剛才流下的淚。
這是劉德華的第一百部電影,劉德華多大年紀了,還上台打拳?影片中的阿虎也老了,在做了一番看來勢在必得的賽前准備之后,還是意料之中地死在了台上。不錯,死得挺硬骨,一直打拼到最后一秒
── 可台下看比賽的女儿 PLOY
呢?她怎么辦?所以說,阿虎歸根結底還只是劉德華价值觀的一處化身而已。劉德華還沒結婚,也沒有女儿,他可以永遠以各种方式作英雄,他怎么能了解女儿的重要?!宣傳上說,這一次,劉德華承認自己老了,首次誠心接受年紀較長的角色。在我看,接受不接受不打緊,他還是不了解什么是有女儿的男人。
听過許多男人講︰“男人之間的問題有時只能用拳頭來解決!”說得挺堅決,說話的人也必然年輕;只是阿虎到了四十歲年紀還將一切希望寄托在体能上,恨不得用一場九死一生的拳打腳踢詮釋和挽回一切,有點可惜。我說的是可惜,不是可悲。因為四十歲的劉德華已經明白輸也是一种態度,輸也可以很從容,這就夠了。實際上,男人對男人之間問題的解決方式有兩种,一种是血气,一种是懂得。
比較感動的是阿虎的堅強。跑,跑,往死里跑,跑是一种態度也是一种手段。跑著跑著就追上了常盤貴子,跑著跑著就恢复了信心,跑著跑著就看到高天上流云,一朵一朵全都是必胜的心情。如果永遠可以跑下去,阿虎說不定還有戰胜對手的一天,可他終于跑到了要刮掉胡子上場赴死的那一瞬間,跑不掉了。有時候堅強的生命亦是脆弱的,因為它不能彎曲的時候只有選擇折斷。
看著劉德華漸老的瘦峋峋的身体還在血腥的角斗場上左扑右閃,一邊听說他由于拍戲而打裂了眼眶,我就不能不心疼他胡須掩蓋下曾經英俊的面容,不能不看著他所代表的憂郁的阿虎一次一次倒在硬梆梆的台子上而無動于衷。終于,我淚流滿面。雖然我也信服︰《阿虎》只是個鞏固神話的工具,而不是對照現實人生的悲劇。
作者: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