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IEWORLD HK》(2001-01-01)
評論阿虎 聖誕新年檔最好看的大片
今次《阿虎》羅志良與李仁港的劇本大橋其實很普通,阿虎打假拳、被女兒厭棄至最後再打一次都不難令我想起在去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看過,由《賓虛》(Ben-Hur)導演
William Wyler 於 1929 年執導的默片《摔出個未來》(The Shakedown),只不過《摔出個未來》拍得較積極、較正面,《阿虎》拍得較消極、較頹罷了!雖然如此,本片故事都算有些新意,阿虎與常盤貴子角色之間的戀情拍得有趣
(如追車一場),最後一場拳賽可以講出對自己的責任,打拳不只是一份職業(甚至可引申到劉德華自己的演藝生涯)。
李仁港亦已算交足功課,鏡頭、燈光的運用尤佳,最尾一場拳賽雖未至於非常血腥(雖然有很多血)卻拍出那種震撼,週圍環境的偏暗更能拱托出不幸之結局。本片又有些杜琪峰電影風格,對白可勉則勉,不當觀眾白痴,阿虎是拳手已足夠講其老粗性格,阿
Pim 話自己是孤兒已經充足,「我需要愛,我要早 D
結婚,我要生好多好多 BB。」等對白一律用阿虎和阿 Pim
的談情戲交代,阿虎與其女兒 Ploy
在火車上以及阿虎與常盤貴子角色在酒店的互「捱」(其實好有《暗戰》中劉德華與蒙嘉慧的小巴情緣
feel)亦證明行動勝過千言萬語,苦情戲亦靠表情動作 (阿虎在屋內流淚)
而非婆婆媽媽講一大輪令人失笑多過想喊的廢話。孤兒院戲雖然普通,但拍得都算有趣,還比《安娜與國王》(Anna
And The King)和《總有驕陽》(The Cider House Rules)來得精采。不過,阿虎救
Ploy 和其男朋友 Ray 一場拍得有點兒戲。
另外亦值得一讚今次演員因來自多地而要講四種語言(廣東話、英語、日語、泰語),所以需要配音,但難得出來效果總算可以而眾演員又肯夾口形,出來都令我聽得舒服,不像《雷霆戰警》般令我越看越討厭。
演員方面,劉德華自《暗戰》後,開始洞悉自己要由偶像派轉為演技派,今次在二十七歲那段一貫以往的演出,至於四十歲一段對他可謂新嘗試,因為他終於肯自嘲認老,做得甚至比《暗戰》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他刻意留的鬚,完全能演活阿虎這個角色。常盤貴子表現比《星月童話》好,因為她的發揮機會比《星月童話》多,而相比起同期《雷霆戰警》的藤原紀香,常盤貴子亦表現較佳。演阿虎前女朋友阿
Pim
的泰國演員恩蒂拉謝郎佩拉亦出色,甚至比擔正做的《鬼妻》更佳。
總括而言,本片作為「劉德華第一百部電影作品」,都算誠意和成績兼備。《阿虎》亦是聖誕檔期七套大片我最喜歡的一套。
P.S. 小弟終於把今個聖誕 /
新年檔期的五套港產片都看了,依個人喜歡次序,最喜歡的是《阿虎》、第二是《特警新人類
2 之機動任務》 (Gen Y Cops) [因身為學生的我在戲院的那種青少年齊嘩嘩氣氛]、第三是
Bad Boy 特攻 [因有驚喜]、第四是《薰衣草》、最不喜歡是《雷霆戰警》。
MANNY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