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福特總統在1974年8月特赦前總統尼克森之後,全國輿論一片大嘩。不過這沒有阻止他在一年之後簽署另一份總統特赦,當事人提出申請書的時間早在110年前。
此人就是南北戰爭中鼎鼎大名的李將軍。
在南北戰爭結束後,所有的邦聯士兵都可以申請特赦,恢復他們的美國公民身份。李將軍也提出了申請,他將申請書送至格蘭特將軍那裏,格蘭特將軍則轉呈傑克遜總統,並建議核准。
當時李將軍必須在公證下宣誓效忠統一的美國,但這種作法在當時的南方相當不受歡迎,他們在心裡還不願承認失敗。但李將軍仍然這麼做了,他希望由他立個榜樣,儘快由戰爭的傷痛中脫離出來。
李將軍的公證誓詞也送至國務卿手中,不過他卻沒有轉呈給總統,反而交給一名友人作為紀念品 – 或許他希望搞砸李將軍的申請。李將軍於1870年過世,一直沒有收到特赦書以恢復公民身份。
在李將軍死後一百多年,他的公證誓詞輾轉流至國家檔案局,參議院投票特赦他,並恢復他的公民身份。福特總統簽署這項法案,正式成為法律條文。110年的軼案就此匡正。
註一:福特總統在阿靈頓屋簽署總統特赦,而李將軍四世孫及五世孫在現場觀禮。阿靈頓屋是李將軍在戰前的住宅,現在是阿靈頓國家公墓的一部份。
註二:特赦李將軍並非沒有爭議,只是與特赦尼克森相比,聲音小了許多。當時密西根州的非裔眾議員就稱此為:「既不能療傷止痛也不代表寬厚原諒。」有些國會議員說,逃避越戰徵兵的役男都應在李將軍之前獲得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