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美國唯一一位總統曾接受佛洛伊德的心理分理,不過威爾遜從來沒有躺在這位著名的奧地利神經學家的沙發上。由於佛洛伊德對威爾遜深感興趣,在他與布利特合著的一本書中,提到許多心理工具和行為模式,就以威爾遜為分析對象。
全書完成時威爾遜已過世,佛洛伊德考慮到書中對他的許多分析可能會引起爭議,他一直等到威爾遜的太太也過世了,才將其公開。而直到1966年,佛洛伊德本人都過世25年之後,這本書才正式發行。
布利特曾經擔任過威爾遜總統的顧問,他和佛洛伊德分析威爾遜的行為模式,認為這位總統被自己的嚴重個性缺陷所折磨,致使他不能保住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和平局勢。(威爾遜無法說服參議院同意美國簽署凡爾賽和平條約或加入新成立的國聯,主要原因是他本人不願作任何妥協。)佛洛伊德認為威爾遜的神經質個性主要來自於強勢作為的父親和過於保護的母親,而且沒有足夠的男子氣魄來推動他的攻策。佛洛伊德還認為威爾遜有著救世主情結,希望受到萬民崇拜以萬足他的超強的自我意識。
這本書也是第一本書以公眾人物作為心理分析對象,也招致許多批評。這早在佛洛伊德的意料之中,他說:「看我們的社會進步有多大,若是在中世紀,他們早把我燒了,現在他們只是要燒我的書而已。」
註一:佛洛伊德和威爾遜都是1856年出生。
註二:布利特後來擔任過美國駐俄國大使和海軍部長。有些人認為是布利特和威爾遜長期不合,所以利用佛洛伊德來貶低當時已過世的威爾遜總統。
佛洛伊德(左)、布利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