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反攻日。超過15萬名士兵衝上諾曼地海灘。他們能夠平安上岸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一個人:希金斯。
這個性急的紐奧爾良市造船商,專精於吃水淺的船隻,非常適合路易斯安那州沼澤區的探礦者和漁民使用。他相信他比海軍更能建造優良登陸艇,並決定要證明這一點。海軍專家並不把希金斯當成一回事,他們認為他的概念太瘋狂,登陸艇怎麼可用木材來建造。
希金斯發起個人聖戰,就是要海軍裡的大嘴巴們承認他的船比較好。他對海軍司令們口出狂言,並用自己的錢建造一艘原型船。他還有一次舌戰一屋子的高級官員,高喊說:「海軍完全不懂這該死的小船。但我知道,上帝佑我。」最後,在參議員杜魯門強制要求下,雙方進行一場競賽,希金斯輕易擊敗海軍登陸艇。
但是,這只是一半的故事。希金斯也是一名大規模生產的天才,他在戰爭時期製造了超過2萬艘登陸艇和魚雷艇。由希金斯的登陸艇載上海灘的大兵比所有其它登陸艇運送的總和還多。如果沒有它們,艾森豪將軍說,反攻日可能不會成功。
註一:這位強勢的希金斯成為戰爭時期的名人。他抱怨那些繁文縟節有如「河口的轟嗚聲」,現在已是眾所周知的名句。即使是希特勒也注意到他,稱希金斯為「美國的諾亞」。
註二:1939年時,希金斯手下不到100名員工。到了1944年,他雇用超過25000人,8個工廠同時生產。某次當他的一個工廠空間不足,他就關閉一整條街道,並在那裡開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在另一個原料供應不及的絕望場合,他居然偷走了德州一家煉油廠的原料。「這個人肯定是一項奇蹟」,一名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這麼說。
註三:「如果兩棲部隊沒有你和你的船,他們會在地獄哪裡?」美國海軍陸戰隊史密斯將軍給希金斯的信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