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00年代,傳統的蘇格蘭高地居民的傳統服裝是普雷地,一片大毯子把身體包著,再披過肩膀,用皮帶在腰帶紮起來。
普雷地價格不高、又十分方便,在寒冷的夜晚裡可以保護身體健康。不過對工業化時代的勞工,就是一個大累贅了。至少,英國人羅林森是這麼認為。羅林森在1727年至蘇格蘭開設鑄鐵工廠,他雇用了一大批高地居民,發現普雷地有礙他們的工作。於是他找了一名裁縫師傅設計一種服裝既能符合傳統又能方便工作。這名裁縫師傅的方法就是把普雷地一分為二,裙子用另一片格呢製作。
蘇格蘭格呢裙就此誕生。
當蘇格蘭在1745年起來反抗英國統治時,英國政府曾禁止穿著格呢裙。其結果是愈禁愈流行(你也一定想像的到),蘇格蘭人視穿著格呢裙為反對英國統治的象徵,雖然這個「傳統服飾」是英國人發明的。
註一:當英國政府下令禁止穿著格呢裙時,在英國軍隊內服役的高地軍團不受此限。因此在那35年禁令期間,只有在高地軍團身上才看到到格呢裙。
註二:格呢裙不是蘇格蘭傳統服飾也就算了,連風笛也不是蘇格蘭傳統樂器。最早的風笛的記載可回溯至古希臘,樂器應來自中東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