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弗烈德的蝙蝠洞 

Hourglass100個歷史小故事

目錄

1405:鄭和下西洋

現代人們通常將探索的年代聯想到勇敢的歐洲冒險家,尋找新的海路至謎樣的東方世界。不過早在1405年,中國就展開一系列輝煌的航海探險 – 鄭和下西洋。

鄭和的船團由300艘大小船艦組成,最大的比哥倫布的船隻大上五倍。船團總搭乘人數超過兩萬八千人,哥倫布的三艘船(奼女號彩繪號聖瑪利亞號)只能各搭乘九十人。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行程抵達非洲的最南端。和歐洲冒險家不同之處是鄭和不是在尋找貿易海路,也不是在尋找寶藏,而是宣揚大明國威。依據最新的研究顯示,鄭和的艦隊可能航行得更遠,繞過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而抵達歐洲,甚至跨過了大西洋抵達了加勒比海,比哥倫布的冒險之旅早了七十五年。

不過鄭和的功業沒有促使中國成為海上強權。在1433年鄭程最後一次下西洋之後,研讀八股文章的官員們說服了皇帝,這些海上遠征所費不貲,中國應該專心內政、閉關自守。在1500年,明朝政府下令不得花費建造適合航行大海的船艦,而且在官方檔案中刪除鄭和下西洋的記錄。

當西方人爭先恐後的探索地平線以外地方的時候,中國人卻早早關門打烊。

註一:鄭和的船團中最大的船艦稱為「寶船」,長約440英呎,最寬處約180英呎,由九面絲綢巨帆推動。船中載滿了金、銀、香油、綢緞等貴重物品,作為賜與外邦國家的禮物,以彰顯明朝的財富和國威。

Model of a Zheng He "Treasure Ship" - Quanzhou Maritime Museum

註二:當鄭和從非洲帶回來的長頸鹿,於1414年9月第一次在北京展示時,百姓們都認為那是傳說中的祥獸 – 麒麟,出現的原因是天佑明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