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簡介

恆春半島一般泛指屏東縣恆春鎮、車城鄉、牡丹鄉、獅子鄉及滿州鄉所涵蓋的地區,主要以恆春鎮為中心開始發展。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就位於半島之內,因此為半島帶來相當多的觀光客,相形之下『墾丁』這兩個字反而成為恆春半島的一個重要代名詞了。

START

行程:879111430台北 2030高雄 2330恆春

為了避開週五高速公路的車潮,我磨選擇星期五下午從台北出發的策略,不過台北高雄仍花了6小時。晚上9點搭中南客運直達墾丁,時間竟然也花了2.5小時,比預估時間多了30分鐘,因此到恆春已經11點半了,整整比預估時間慢了2小時,急忙找家旅社投宿,吃頓宵夜便就寢了。住宿旅社為名人飯店,雙人房一晚700,房間大小還可以,但清潔尚須加強。

西海岸之旅

行程:87年9月12日0830恆春 1030後壁湖 1050墾管處

沿著關山西側闢建的西海岸景觀公路屬於國家公園的處女地,沿岸幾乎屬於礁岩地形,其中只有白沙為貝殼砂沙灘,景點方面相較於南海岸為少,因此遊客也少,不過住宿資源倒是不少,幾個村落都有民宿,同時高級的觀光飯店也相繼駐進這處女地,是相當值得一遊之處。你如果厭倦南海岸的人潮洶湧,這一帶是不錯的選擇。

雨中西海岸

離開旅社的時候正在擔心會不會下雨,想不到用完早餐後就下起了小雨。原先想租車的店尚未開門只好改租另一家的車輛,費用一天400元,於是在小雨中展開這次的旅程。

從高雄往恆春方向的屏鵝公路上會望見一座墾丁國家公園的大招牌,往右轉就是西海岸公路了。一映入眼簾的就是龜山及較南側的關山,而預計89年開放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就位於龜山旁的海邊,行經這裡仔細留意就可見海生管的主建築物。

沿途所行經的座部落依序是後灣、萬里桐、山海、紅柴坑、合界、頂白沙、白沙及貓鼻頭。前三者為地方典型小漁村,其餘都是靠山邊的小村落。沿途所見盡是礁岩地形,但是來到白沙附近就完全換了模樣,是一片潔白沙灘,仔細一瞧都是貝殼細沙,根據檢測結果其純度高達八成。沿路前半段天氣是陰天,過了合界之後又開始冒雨前進,雨勢忽大忽小。

後壁湖漁港

行至貓鼻頭公園大門,我們左轉核三廠出水口方向前進。出水口右側為著名的浮潛區,雖然天候不佳遊客仍是不少。再往前行就是後壁湖漁港,這裡的特色是除了可見一般漁船外,亦可見漂亮的遊艇,有點像伴唱帶中的唯美畫面。不過不知是否是宣傳不夠,整個碼頭只有稀疏的小遊艇。這裡其實有座船隻造型的遊客中心,但是落成許久一直沒有對外開放有些可惜。

離開後壁湖的下一個目標是為於潭子灣的國家公園管理處,想知道南仁湖與龍坑保護區的管制開放情形。(註:目前管制區開放採用電話語音申請方式,詳見(http://www.ktnp.gov.tw)這時雨勢又停歇了,胡亂參觀一通後就回恆春。

進恆春前先前往生態農場後面的寺廟遠眺恆春與龍鑾潭附近的景色。中午11 50分回到 7-11前用餐,餐後到佳新看漫畫休息。

縣道199之旅

行程:87年9月12日1330恆春 1400石門 1430牡丹水庫 1530 11K三叉路 1540東源 1630壽卡 1700東源池 1730旭海村

縣道199起於南橫公路的壽卡迄於車城全{約四十公里,於11K東源附近另闢199甲聯絡旭海通台26。其中西段的車城至牡丹是人煙密集的區域,四重溪溫泉、石門古戰場、牡丹水庫都位於本區;東段則以上牡丹、東源及旭海為較大聚落。

下午的行程天氣還算可以,陰陰的但不下雨。離開恆春後轉入通往保力營區的鄉間小道,此路與台26平行出口約略位於199公路的統埔附近。之後抵達二重,這裡是三軍聯訓基地,四重溪於這裡突然來個大轉彎,再往上游就是四重溪溫泉了。溫泉村兩側皆是溫泉旅社,這裡曾是全台四大溫泉之一,其中有80年歷史的清泉山莊是日據時代存留下來的唯一旅社,其因招待裕仁天皇的弟弟宣仁來此渡蜜月而聞名,當年的御用和室現今成為大通鋪而蜜月用浴池則仍保持原樣。

石門古戰場

離開溫泉再往上行道路漸山谷而闢建,只見河谷兩側距離越來越窄了,約2點抵達石門古戰場遺址。古戰場的故事是起源於同治十年的牡丹社事件,當年日本琉球船民因颱風漂流至旭海的八傜灣,而當地原住民就殺了這些日本船民,導致日本有藉口出兵台灣,並為20年後的甲午戰爭種下導火線。同治十三年日軍登台,一開始牡丹社住民對日軍很友善,不過卻有一批前往恆春的日軍因士兵硬闖原住民村落於石門附近被砍首級,日軍大怒而兵分三路進攻牡丹社大肆屠殺原住民,事後清廷賠款50萬才平息此事件。同時日軍也為紀念遇害船民而在船民墓園留有「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的石碑。此外日軍的攻台也加強清廷對台灣防務的關心,甚至之後的沈葆楨為琅僑琅橋(恆春)建城。

紀念遺跡入口處立有一紀念碑,登上一連串台階後,望眼可見「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的紀念碑及山下四重溪流域與附近小平原。遙想當年慘烈的戰事就散佈於眼前這片土地上,心中不禁有些悲憤。

牡丹水庫

續往前行就是牡丹鄉的行政中心石門村了,這裡有住宿的地方。離開村落前約2K就可見牡丹水庫了。本水庫屬於小型水庫供水範圍為屏東南部一帶,壩底的遊客中心尚在施工中,通往壩頂則是沿著曲折的公路穿越洩洪道後蜿蜒而上,頂上視野不錯可望見對側山頭。

東源部落

199公路離開牡丹後景觀稍稍開始改變,越過山頭後是另一個水系的分水嶺,不過天氣這時也轉壞了,開始有下雨的感覺。經過牡丹、上牡丹兩個聚落後公路沿著小溪谷前進,兩側可見白色的野薑花,沿溪公路的兩側是所謂的水上草原,這裡是廢棄的水稻田所長成的。接近11K的三叉路口時開始下雨了,左轉東源方向後雨勢漸大遂於棄置房舍前躲雨,這時約下午3點半。

約莫五分鐘雨勢便停歇了,往前一公里處就是東源村了,東源村位於河谷小平原上,我們停留於伊凡斯山野菜館。這是間刻意佈置過的排灣族原住民小店,販賣的東西皆是排灣族的美食,有山味、野菜其中排灣咖啡是以小米酒加咖啡調製,非常有特色。我們點了阿凡伊與吉納富兩樣點心,這都是排灣族結婚迎親時才製作的美食。前者是用小米或高梁炊煮的主食;後者則是山豬肉包捲竹葉製作而成,對我們而言很特別好吃口味也非常特殊。野菜館旁設有小博物館一間,其內陳設當地的手工藝品及一些古文物。約停留半小時離去。

南迴公路

離開野菜小館便開始爬坡了,先經過東源池再經過東源森林遊樂區,不過聽說遊樂區暫時停止營業,不然這是本區相當大的景點。此時天空又飄起細雨再加上濃霧,因此最後10公里的路段都是小心翼翼沿著公路而行,兩側風景完全看不見了。中途會遇見叉路通往內文,原先打算進去瞧瞧,不過因天雨而作罷。經過30分鐘我門終於來到終點南迴公路上的壽卡了,這裡是屏東縣與台東縣的交界處。約略休息後開始往回走,約10分鐘後雨勢終於停止了,霧氣也才見散,這時公路兩側的山勢終於露臉,從高處甚至可遠望太平洋。回到東源池休息後,至11K叉路口轉入199甲,一路開始迂迴下坡,瞧今天的終點旭海村就在眼前了。

旭海之夜

旭海村內目前有兩處民宿的地方,村落外不遠處則有農場可提供露營與一般住宿,先察看明天往草原的路徑後,折返回農場住宿。農場的雙人房空間相當狹小,除容納一張床外剩餘空間不多,有空調設備不過浴廁是公用的,環境上有些髒亂,可能是平時遊客不多缺乏整理所致。

旭海村內目前沒有任何飲食店,因此吃的問題只能依靠草原入口處的幾家山產小吃店來解決,不過這些店家傍晚時分就打烊了,要光臨請早。不過村莊內雜貨店便有好幾家,我們光顧一家名為佳慶商店的小超商,這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店家了。熱心的老板娘親切的提供我們一些當地的旅遊資訊,同時之前找住宿地點時曾與她開設的藝苑山莊接洽,因價錢稍高(雙人房一晚1600元)而作罷。也別小看這偏遠的小店,老闆娘可是懂得利用網路來行銷,她把剛剛寄到的網頁書面資料秀給我們看,的確美工方面製作不錯,可惜文字上的介紹稍嫌不足。同時她也說了凡是網路上的網友訂房皆享有85折的優待。(網址︰http://www.tcynex.com.tw

晚上7點過後雨又開始下起來了,原先的計畫還想要去夜遊,不過雨勢一直不停只好待在農場看電視打發,夜遊就取消了。10點過後我們就先休息了,打算明日一早攻頂觀日出。

旭海草原

行程:879130610旭海草原入口 0645旭海草原 0800觀音鼻海邊 0820旭海村

叫我第一名

一覺醒來已經6點了,不過東邊的天空還是雲量很多,準備一下就前往登山口了。根據昨日商店老闆娘所述,旭海草原可通往台東,屬於古卑南古道的一部份。入口處目前有所謂四輪傳動的九人座小車載運觀光客每人叫價100元,不過我認為有些不值得,因為山徑相當好走況且四、五十分鐘就到了。登山的小徑與其稱為產業道路因昨日的雨勢而稍有泥濘,只是道路盡是車輛所輾壓的凹痕,有些車道是硬挖山壁而產生的,因此對環境影響甚大,由於此處已不是國家公園的轄區,因此當地居民所賴以維生的恐怕是這條觀光山徑,這又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之處了。

沿山路而行盡是在林蔭中穿梭,一路相當舒適,同時一般遊客尚未光臨,因此也顯得特別安靜,接近山頂時漸漸感受到強風了樹林也消失,映入眼簾的就是一片草原了。不過美中不足之處山頂竟然有許多小販搭設一些棚架來破壞景觀,當然時間這麼早都還沒開始營業。其實山頂的感覺就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原與矮灌木,一個山頭接連另一個山頭,東邊就是蔚藍的太平洋,北邊遠眺觀音鼻,南邊的中科院建築則是清晰可見,同時山頂也有一些小小的建設就是步道設施了,再強風吹拂下,雖然稍有不舒服,還是令人心曠神怡。這時太陽仍然躲在雲層之中不肯露臉,要是再加上耀眼的陽光,必定是棒極了。在山頂我們待了40分鐘仍不見其他人上山,可見我門市今天的第一名哦!

前進觀音鼻

720分我們循著原路下山,5分鐘後終於遇見第一批的遊客。下到燈山入口後繼續朝觀音鼻方向前進。這條產業道路終點是觀音鼻,這裡過去完全沒有村落只有幾戶人家,道路沿路都是泥土路與碎石路構成,路沿山而行,路側是佈滿鵝卵石的海岸,這是是石頭族的樂園,是觀賞與創作的好材料。不過望者遠處的觀音鼻,我們因道路上的大水坑不敢貿然而行而終止這段行程。其實這裡的海邊是相當具有原始美,只有知道門路的人才會來此,於是我們結束旭海的旅程。

東海岸之旅

行程:879130915旭海村 0940港仔大沙漠 1130南仁漁港 1230滿州 1400風吹沙 1440聯勤 1520坑子內 1530極南點

回農場稍稍休息後,9點15分沿著台26線公路出發,沒多久就是中科院的管制區了,這段7公里的管制路段因為國防因素而無法撤除,管制哨的憲兵會簡單檢查證件或是行李就放行了,不過管制區內沿線禁止停車逗留及攝影、繪測等。沿途滿是林投樹、迷彩偽裝建築、灰黑色夾雜的卵石、礁岩海岸與白滔滔的浪花,有人將這段公路比喻成美國加州沿海1號公路的黑石、藍海與綠坡的景觀,所以不彷放慢腳步好好欣賞一番。不久就可望見遠方灰禿禿一片的沙丘,那就是著名的港仔(九朋)沙漠了。

港仔大沙漠

港宰沙漠約略有10層樓那般高,成因乃是東北季風吹拂海沙堆積而形成,從這裡往難至九朋附近沿岸都有大小不等的沙丘。目前有商人利用吉普車的特性來載人周遊沙漠一週,享受俯衝5060度斜坡、急轉彎與涉溪的競速快感,行程約20分鐘索價一人300元。不過這樣方式破壞沙丘生態是否適宜有待考量。

不過向登上沙丘並不是如此容易,因為沙丘下就是小河的出海口,因此想登上沙丘第一課就是涉水而過,好在水勢看起來有些急,但是只有30公分左右的水深,因此相當好過河。踏到沙丘後會見到幾節的枯木,但是兩側可見綠色的防風林,但是只要角度正確在相機裡的感覺黃沙、枯木與藍天真是宛如置身於沙漠之中。沙丘頂端是稍有起伏的台地地形,不過另一端竟是780度的陡坡,如果有適當的工具,就可以滑沙了。我嘗試著從陡坡走下,下山很愉快,但是上來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上的來。這個點我們停留了一個小時之久。

前進南仁港

26號續行至港仔又消失不見了,取代而之的是縣道200公路,這條由恆春東郊經滿州至港仔的公路全長有35公里,是穿越滿州全鄉的主要公路,同時也連絡兩段台26線公路的重要孔道,因為台26線公路從佳樂水至南仁港與九棚至港仔路段完全未闢建,只好靠這段200號公路連接。不過縣道200是沿山而行,在28K叉路處是進入九棚的道路。

九棚是個海邊的小村落,沿路可看見一些養殖事業,村落內有國小,從這裡又將發現台26號的蹤跡。這邊的海岸全是礁岩地形,也是處處可見林投樹與木麻黃,不過天空不作美竟下起雨而且雨勢還不小,因此我們到南仁港的國家公園警察隊躲雨。這大雨持續的有20分鐘之久,不過這也是這次旅程中最後一次碰到雨了。

南仁港是個小漁村,也是通往南仁湖的另一入口,公路的盡頭就在漁村的外側的小廟上,再過去都是礁岩地形了,人可通行,不過要跳躍礁岩了。這裡每日有高雄客運的班車從恆春往返,所以交通還算方便。

滿州小鎮

在沿原路回28K叉路處,這時差不多已經11點半了。200號公路途經分水嶺,這裡有條通往牡丹的道路,再經過高士、長樂等村落,不久會看見往南仁湖生態保育區的指標。這個生態保育區也是事先申請才能進去的,不過這不是我們這次的目標。經過小墾丁小木屋渡假村後就抵達了滿州。

滿州是全鄉的行政中心,這裡是附近較大的聚落,這時久違的陽光終於出現了。我們在三叉路口的小店家用餐後,轉入滿州國小休息。

乍見炎陽

下午再沿著200號公路出發,於永靖時轉入3K長的200甲公路。其出口往北是佳樂水,往南則是興海路,我們選擇是後者。來到這邊已是豔陽高照了完全沒有上午下雨的痕跡。從這裡開始又是台26號的範圍了,從山底的興海路一路爬坡往風吹沙前進。從風吹沙俯瞰佳樂水與太平洋的景致是非常漂亮的。之後的點是龍磐草原,這裡為何會是一片草原主要成因還是風力太強所致,公路兩側都是草原,盡頭就是陡降的山崖,再往海邊靠則是又是一片緩坡。其實最下面的緩坡是可以下去的,底下的草原有時還有水牛的出現,不過腳力要好一點,否則下山輕鬆但是上來可難了。而草原附近罪明顯的建築當屬空軍雷達站與聯勤活動中心了,為了躲避豔陽我們決定往聯勤活動中心參觀順便休息。

聯勤活動中心目前也提供一般民眾住宿,如果討厭墾丁的人聲鼎沸,這裡寧靜與無光害的夜是相當不錯的觀星地點。

台灣極南點

通往及難點的道路並不是很好找,相對知道的人也很少。首先要找到鵝鑾鼻露營區的路﹙燈塔後門停車場附近﹚,然後沿小路進去,先經過白色的海防班哨建築後開始下坡,這時注意左側有步道及指標。步道入口可見兩側盡是熱帶植物,有些陰溼,景觀與燈塔外側步道一模一樣,約行10分鐘左右瞧見海就有一座極南點的地標矗立,不過地標上沒有任何文字說明。而海邊則是礁岩地形。

歸賦

其實今天的行程因觀音鼻受阻之故,所以行程已經有些鬆了。我想這段大家都知道的行程沒有什好介紹了。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87年10月號天下雜誌、中國時報

旅行手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