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呼吸法

呼吸在我們生命中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運動,然而此種運動卻一直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不需要學,更不需要練。

但是對於一個學武道的人來說,呼吸也可說是一門學問呢!這種呼吸如果能夠注意到下面的幾點,並且每天不斷的練習,還可對健康有益哦!

用鼻吸氣。

姿式要端正,脊椎要挺直。

將全身的肌肉鬆弛。

用力但平靜的自口中吐氣。

吐完氣後,稍微微做適度的屏氣。

然後再深長而又緩靜的將氣吸入丹田(肚臍以下3公分之處)。

氣入丹田後,再做一次適度的屏氣。

空手道的練習,就是用以上各點做基礎,然後再透過腹部呼吸的方式來做調節。因為各招式的技型種類不同,所以調節吞吐的時間也不同。而且在使出招式時,不論是呼氣,式是吐氣,都保持在八成左右的程度,這樣乃是為了使動作能夠更順利,且發揮更強的速度和力量,這些都是使氣力能夠更充沛的要點,希望大家要特別注意。

另外,由鼻吸氣時,上腹部要記得使勁,而自嘴吐氣時,則換成下腹部使勁,所以在空手道中,要特別注意嘴部吐氣的情形。

下面就列舉六項有關空手道的重要呼吸法:

長吐長吸。短吐短吸。長吐短吸。

短吐長吸。長吸短分吐。短吸短分吐。

以上六種,都是要按照動作和招式的種類分別使用,例如:

    1. 直擊:在突時吐氣,並在規定的瞬間內屏息,然後在放鬆的同時

      開始吸氣。這就是所謂的「長吐短吸」。

    2. 前踢:當腳由踢出到收回時,一直是吐氣,一旦到腳放下地面時,轉為吸氣。這也是所謂的「長吐短吸」。
    3. 打技的情況下:它與前踢相同,都要利用肘的彈性來擊拳,所以當手收回時是吐氣,以後就開始吸氣。(惟需注意只有長吐而已,以外都是普通的吸氣。)
    4. 追擊:當手朝目標前擊到四分之三在右的時候為止是吸氣,再繼續衝向前方追突的同時,則換為吐氣。此乃是所謂的「長吸長吐」。
    5. 移動內擋:腳的運用情形與追擊一樣。連接手臂再運用相反側的腋下為止,一直是吸氣,直到擋招的瞬間,則換為吐氣。這就是「長吸長吐」。
    6. 移動三支擊:移動到四分之三時是吸氣,至於剩餘的動作,則分別在吐氣時各擊三拳,但要注意,最初的一招所吐的氣,要稍微長些。此乃「長吸短分吐」。
    7. 原地逆擊:若是以二個動作練習時,最好在衝擊時吐氣,收招時再慢慢的吸氣。此乃「長吐長吸」。但若只是一固動作時,無論是在衝擊,或是在收招時,都要吐氣(也就是只有長吐而已)。

 

註:這裡所謂的長,未必一定是指時間性的長度而言,它是要隨著空手道招式的種類來區分。至於有多長的時間,那就很難有一個具體的說明了。

剛開始時我們已經說過,想要領悟竅門並不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在腦中斟酌呼吸法,再隨著實際的行動慢慢練習,自然就能夠學會。

另外,在每次的練習後,我們不要忘了端坐,從鼻中慢慢的吸氣,使吸入的氣透過頭頂,額、後腦、背椎、肛門,直到下腹部時,做一次適度的屏息,接著改通肚臍、心窩、喉嚨等部位,再從嘴中慢慢的吐出。如此反覆的練習幾次,直到我們的氣與力調息平靜為止。

回上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