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情取義兩例】

 《書劍》中香香公主為了陳家洛的民族大義
,平白犧牲,讀者在惋惜之餘更覺得不值得。
作者為了安撫讀者心理,效法《梁山伯與祝英
台》的結局,暗示香香公主化為一隻玉色大蝴
蝶,她的墓中空無所有,只有一灘碧血,還有
陳家洛送給她的那塊溫玉,墳中透出一陣幽香
。儘管有這化蝶成仙的暗喻來作心理補償,然
亦終究不能使讀者對於陳家洛犧牲
香香公主的行為,有釋然於懷之感。

 如果說陳家洛在「情」與「義」之間的矛盾
中,他是捨情重義,但比起《射鵰》中的郭靖
,是不及那麼有說服力的。在《射鵰》臨結尾
時,郭靖立了大功,破滅了撒麻爾罕城,活捉
了大金國趙王完顏洪烈,黃蓉授計郭靖,他求
什麼成吉思汗都會答應,她叫他辭掉成吉思汗
女兒華箏的婚約。這婚約對郭靖黃蓉堅貞不渝
的愛情是最大的苦惱、最大的阻撓。

 郭靖滿心愉悅,不惜觸成吉思汗之怒,決心
辭婚。但他看到蒙古兵把撒麻爾罕城的人民盡
數驅出城外,濫殺濫砍,哀號震天,血流遍地
,十幾萬人的屍首被蒙古騎兵的鐵蹄踐踏。郭
靖不忍,請求成吉思汗饒了他們,但成吉思汗
要盡數殺清光。郭靖眼見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奔
向媽媽,蒙兵一刀將母子二人斬為四截,孩子
雙手還牢牢抱住母親。

 郭靖再求成吉思汗罷令屠城,因為成吉思汗
曾承諾他求什麼都答允,乃救了剩下的數十萬
人的性命。他想起再不能辭婚,與黃蓉的良緣
付諸流水,亦不後悔。

 這一段寫得蕩氣迴腸,是人道主義的大義,
郭靖捨情取義,比陳家洛的捨情取義,動人百
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