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的仁心】

 蒙古軍攻城,都以中國被俘虜的難民百姓為
前導,趁開城接納百姓時長驅直入,這是蒙軍
的戰術。為了守城,就要犧牲這些百姓,為了
救民而開城,實是墜入蒙軍之計中。但郭靖兩
次都大開城門,讓百姓不留一個在城外,足見
郭靖愛民之心高於一切。

 第一次是拖雷領兵攻襄陽,守城官不僅不開
城,還在城上以箭射住難民。郭靖擒住守城官
,逼他傳令開城,救了這潮水般湧入的難民,
並假傳聖旨,領軍迎敵,大開城門,擺個「空
城計」。拖雷震於郭靖當年用兵神奇,竟不敢
攻。(《射鵰》一五六一頁)

 第二次是忽必烈領軍攻襄陽。一樣是驅逼中
國難民做頭陣,並逼他們爬雲梯上城頭。安撫
史呂文德一樣下令放箭,緊閉城門。郭靖卻要
守將開城,說道:「眾百姓慘受蒙古兵屠戮,
怎不讓他們進來?」大叫︰「莫錯殺了好人!
好人怎能錯殺?」這令楊過心下觸動︰「城頭
本來只須不斷放箭。射死一些百姓,蒙古兵便
無法攻上。郭伯伯眼下身遭危難。全是為了不
肯錯殺好人而起。這些百姓與他素不相識,絕
無淵源,他尚且捨命相救,他又何以要害死我
爹爹?」(《神鵰》八四六頁)

 為了放百姓及部下入城,不剩一人,他自己
卻陷身於城外萬千敵軍之中,要用「上天梯」
功夫上城,驚險百出,幾乎喪命。這大開城門
救百姓的描寫,是為了塑造郭靖大俠的仁者性
格。這仁者性格.不一定以國族為本位,攻陷
撒麻爾罕城之後,成吉思汗下令屠城,郭靖眼
看居民被殺戮之慘,請成吉思汗收回成命,不
惜放棄辭婚機會,是救天下眾生的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