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與人民】

 在《碧血劍》中,漢人皇帝崇禎是很差勁的
;在《鹿鼎記》中,滿人皇帝康熙是很不錯的
,所以並不是漢人統治就必然好。這當中還有
人民生活好不好過的問題。由於滿清入關是外
族入侵,所以要反清復明,但是這明朝卻又腐
敗頂透,人民苦難深重,所以又支持李自成起
義,推翻明朝。

 在《碧血劍》中,袁承志率領群雄,竭力匡
助李自成打天下。在李軍攻打北京
城時,他大喜道︰「內城明日清晨必破,闖王
治國,大公無私,從此天下百姓.可以過吃飽
著暖的太平日子。「但當看到李闖王軍攻佔北
京城,姦淫搶掠,放火殺人,人民一樣受苦受
難,不禁失望已極,「袁承志本來一心想望李
自成得了天下之後,從此喜見昇平,百姓安居
樂業,但眼見今日李自成和劉宗敏的言行,又
見到滿城士卒大掠的慘況,比之崇禎在位,又
好得了什麼?滿腔熱望,登時化為烏有。」因
此無論是明朝皇帝也好,李闖王「義軍」皇帝
也好,總是以能不能使老百姓過好日子為第一
義。同樣的立場,亦在《鹿鼎記》表現出來。
無論從任何方面說,康熙的統治,都比崇禎的
統治。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來得好過。

順治要康熙「永不加賦」,康熙對韋小寶詳
加解襗。又說明朝之亡,是崇禎年間普天下百
姓都沒飯吃。東也反、西也反,「明朝亡在這
些窮人手裡,他們漢人說是流寇作亂。其實什
麼亂民流寇,都是給朝廷逼出來的。」「我們
滿洲人來做中國皇帝,總要強過明朝那些無道
昏君,才對得起天下百姓。」這裡點出,外族
統治也沒關係,只要善待人民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