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
玄德
蜀國建國者,本乃販蓆村夫,卻立志復興漢室。
機緣巧合和關、張桃園結義,開始其爭霸之旅。其間雖波折重重,
多寄人籬下,卻憑仁德招攬不少英傑賢才。幾經辛苦,
終擁益州一地。獻帝遜位後,受郡臣擁戴自立為皇,
隨即興兵伐吳為關羽報仇,卻因輕敵而被火燒連營七百里,
徹底戰敗,以致在白帝城憂憤致死,臨終托孤予諸葛亮。
代表作:桃園結義、攜民渡江、自立漢王、三顧草蘆、白帝城托孤
劉禪 公嗣 劉備長子,糜夫人所生;當陽一役,
被趙雲捨命救回。劉備去世後,即位為蜀漢後主。他昏庸而好酒色,
聽信小人讒言,妨礙孔明北伐;孔明死後,又寵信宦官黃皓,
對忠臣姜維、費禕等不加理睬,終導致蜀國滅亡。魏軍兵臨成都時,
他不顧眾人反對,自縛於車,出城投降,後被封安樂公,
竟稱樂不思蜀,真是昏庸至極點。
代表作:寵信小人、妨礙北伐、樂不思蜀
諸葛亮 孔明 三國時代最傑出軍師,本隱居山野,
後被劉備三顧之禮感動而出山,初試啼聲,
便用火計大敗曹將夏候惇,一鳴驚人。赤壁一役,
與吳聯手大破曹軍,後又助主平西蜀。劉備去世後,先平定南蠻,
後一心北伐,卻在內憂劉禪、外憂司馬懿之夾擊下以失敗告終,
更病逝五丈原。但其卓越功績,以及鞠躬盡瘁之精神,
卻永受世人敬重。
代表作:隆中對、舌戰群儒、借東風、三氣周瑜、七擒七縱、空城計、唬退仲達
龐統
士元 人稱鳳雛,與孔明齊名之軍師。司馬徽曾言: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見其才之高。
在赤壁之戰時,龐統曾獻連環計助周瑜火攻曹軍。初投劉時,
因不獲重用而不理政事,觸怒劉備,後顯示自己實力,
終獲重用為副軍師,地位僅次於孔明。此後助主平西蜀,
卻因懼孔明奪己之功而急於冒進,終於落鳳坡被亂箭所殺。
代表作:與孔明齊名、獻連環計、助主平蜀、戰死落鳳坡
關羽
雲長 劉備結拜二弟,赤面長鬚,
乃勇武忠義的一代名將。自黃巾起已隨劉備征戰,共扶漢室;
曾斬華雄、戰呂布、斬顏良、誅文醜
、拒曹公、過五關斬六將、
攻長沙、水淹七軍且威震華夏等,功業無人能比。
惜其性格剛愎自用,不聽孔明『東和孫權』之忠告而開戰,
終落得敗走麥城被俘之局,再為孫權所殺,甚惜。
代表作:溫酒斬華雄、誅顏文、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水淹七軍、刮骨療毒
張飛
翼德 劉備結拜三弟,性格火爆,勇武過人,
不知畏怯為何物,曾單槍匹馬拒曹軍於長阪橋,
任何將領他都敢迎戰,再大的軍容他也敢蔑視,率軍戰無不克﹔
最重要的是,張飛粗中有細,『義釋嚴顏』、
『智取瓦口隘』皆可看出他絕非一有勇無謀之士。
但他常酒後無端鞭打士卒,最後終因此缺點而被部下范疆、
張達所殺。
代表作:怒鞭督郵、獨退曹家百萬軍、義釋嚴顏、智取瓦口隘
趙雲
子龍 『三國諸將勇,首推趙子龍』。
說他是能力最優秀、人格最完美的將軍,一點也不為過。
趙雲自隨劉備以來,攻無不克;當陽一役,
懷抱阿斗穿梭百萬軍中尤無半分懼色,更斬敵將五十餘。
此外,又曾截江奪阿斗,的確『一身是膽』。
且他雖擅於立功卻不爭功,德才兼備、智勇雙全。
難怪由始至終均為蜀漢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百萬軍中藏阿斗、截江奪阿斗、漢中一役以寡勝眾、未嘗一敗
馬超 孟起 西涼馬騰長子。馬騰被曹操殺害後,
他為報父仇而起兵攻曹,殺得曹操割鬚棄袍,但因缺乏謀略之士,
終仍被曹操用反間計擊敗。此後他只得投奔張魯,
但後又中孔明之計而改投劉備。馬超英俊勇武,
曾與許褚及張飛單挑不分勝負,
其武藝之高能匹敵者並無幾人,惜其智謀欠奉,因而未獲大用。
終其一生只能為防止姜人反亂而努力。
代表作:迫得曹操割鬚棄袍、戰許褚、鬥張飛、降劉璋、守西涼
黃忠 漢升 長沙人氏。在為韓玄部下時,
曾與關羽激戰三日不分勝負,其『百步穿楊』的功夫之高,
可與呂布相媲美。歸順劉備後,在漢中戰役中建立奇功,
斬了魏的主要將領夏侯淵。黃忠實稱得上老當益壯,雖年過七十,
尚且食肉十斤、臂開三石之弓。在戰場上,
他比很多年輕將領還要賣力,總是一馬當先的擔任先鋒殺敵,
教人折服。
代表作:百步穿楊、戰關羽、誅夏候
魏延 文長 魏延原為劉表幕賓,後投韓玄,
在遭遇進攻時弒主率眾投降劉備,被孔明批評為『不忠不義』。
他能征慣戰,曾斬魏將王雙,且智能決策,忍辱負重,多立戰功,
似乎不在關張趙馬黃五虎大將之下。但因他與孔明有隙,故未為大用,
教他憤憤不平。因此,在孔明死後便起來反叛,
但最後還是被接受孔明錦囊妙計的馬岱殺死。
代表作:助劉備逃離襄陽、弒主投劉、參加北伐、斬王雙、反叛被誅
姜維 伯約 姜維本屬魏國,智勇雙全、事母至孝。
孔明北伐時亦曾中其計,而他更和趙雲單挑鬥的不分勝負。
孔明感其才,便施計降之,以他為繼志之人而著力培養,
臨死前還將所著兵法相授,把蜀國託付給他。以後他曾九伐中原,
與鄧艾、鍾會等交戰。被迫降魏後,曾想聯合鍾會叛魏,復興蜀國,
惜事跡敗露,終與鍾會同被處決而亡。
代表作:令孔明中計、戰趙雲平手、繼孔明志九伐中原、鬥鄧艾、復國事敗被誅
馬謖
幼常 馬良之弟,才華外露。征南蠻時曾向孔明提出: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之言,
被孔明當作接班人。但劉備臨終說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在街亭之戰中,孔明派他擔任守街亭的重職,但他果然如劉備所料,
只會紙上談兵而不聽勸告,終導致調度錯誤而全軍覆沒,
回營後被孔明揮淚斬首。
代表作:被劉備批評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被孔明當作接班人、街亭兵敗被處決
徐庶
元直 司馬徽門生,曾任劉備軍師,助其擊退夏侯惇,
又大破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後因母被曹操所囚,只得離開,
臨行前舉薦孔明。改仕曹操後,終生未為曹操設一計,
因此埋沒了他的才華。徐庶智謀高超,赤壁之戰時,
『火燒連船』之計全被當時身為魏臣的徐庶看在眼裡,若他稟報曹操,
赤壁之戰的勝利者便可能變成曹操了。
代表作:助劉備、破八門金鎖陣、走馬薦諸葛、終生未為曹操設一計
周倉 原為黃巾軍餘黨,傳說他面容極黑。精通水性,
非常崇拜關羽,在臥牛山做強盜時,巧遇千里走單騎的關羽,
於是立刻跟隨他,做其部將,此後常貼身緊隨關羽左右,
屢次奮戰沙場;曾和魏猛將龐德空手於水中決鬥,將其俘獲,
因此而聲名大噪。關羽遇害後,他於麥城自刎殉身而死,
後人把他和關羽一同供奉。
代表作:投關羽、捕龐德、殉身隨主
關平 河北關定之子,被關羽認為義子。英勇善戰,
作為關羽左右手轉戰南北,曾與龐德單挑。關平的性情穩重謙和,
因此很受其部下諸將的愛戴,後與關羽一同在麥城外被吳軍所俘,
臨死不屈,和其義父共赴黃泉。後人把他和關羽一同供奉。
代表作:隨關羽、鬥龐德、殉身隨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