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佛相瞻仰 佛教戒律 持诵咒言 地藏菩萨本愿经漫画版 风水-门公尺 他站联接

大悲咒之殊胜
一,此咒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观世音菩萨受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时观世音始住初地,一闻此咒,立超第八 地;心生欢喜,发誓弘布,安乐众生;即 时应愿,身生千手千眼。

二,观世音菩萨曰佛言,「如众生诵持大悲神咒,不生诸佛国者,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誓不成正觉;惟除不善及不至 诚。」

三,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
 1。 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
 2。 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3。 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4。 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5。 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6。 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7。 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8。 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9。 是常住藏,三灾恶难不能坏故;
10。 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羁留故;
11。 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
12。 是神通藏,游诸佛国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赞不可尽。

诵持大悲咒之功效



一,1。能得安乐; 2。 除一切病; 3。延年益寿;4。得富饶;5。 灭除一切恶业重罪;6。离障难;7。 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 成就一切诸善根;9。 远离一切诸怖畏;10。 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二,观世音菩萨复曰佛言:持此咒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 3。常值好时;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 7。不犯禁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扶接;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 龙天善神恒常拥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不受十五种恶死: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禁杖楚死;3。不为冤家仇怼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蝎所 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毒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魇魅死;13。不为 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三,诵持此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

四,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魍魑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

五,如法诵持者,观世音时(束力)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命。

六,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
-- 以上节录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悲咒之概言



一,此咒具名如标题,「大悲咒」为其简言,亦名「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广大圆满陀罗尼」,「无碍大悲陀罗尼」,「求苦陀罗尼」,「延寿陀罗尼」,「灭恶趣陀罗尼」,「破恶业障陀罗尼」,「圆满陀罗尼」,「随心自在陀罗 尼」,「速超十地陀罗尼」等。

二,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娑罗娑罗」句,是表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之菩萨,则每句不同;其图 像详见大悲心陀罗尼经。

三,咒即真言,或名陀罗尼,亦即总持法门,是诸佛菩萨修持得果之心法结晶,世有无量数佛,故有无量陀罗尼门;而同一陀罗尼门,亦有无量数佛修持成功 得果,学佛者,不以多持各种为贵;而以一心不乱,一门精进为宗。当知诸法如义,一法等于一切法。但咒为梵文,有译意,而持咒者不必晓其意;因诵咒时,心解 其意,反生分别心,而不能至炉火纯青,一心不乱之境。

四,如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叭弥吽 」,为观世音微妙心印;虽简单一句,同样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而证圆通。他如九字真言,「嗡,折戾主戾,准提娑诃」,曾经七百万佛持此成功得果。此大悲咒,为 以往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更见殊胜不可思议。

五,大悲咒几为一切法会通行仪式中必具之品。

大悲水之念服法



凡三宝弟子净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疗疾,并布施结缘。念时,先须焚香顶礼,供开水一杯(多少不拘);应念:1。香赞;2。净口业真言;3。南无大慈大悲救 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4。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三声),大悲咒(四十九遍);5。捕缺真言;6。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此大悲水仗佛威 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难之症。 服此水者必须素口先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十声(如小儿或病者无法念时,凡有关系之人均可同声代念),然后服下,立刻见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发愿放 生,或每月斋素几日,尤见功效;至若潜修大德念大悲水时,水可无限而布施亦可无限,这此随发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灾法


除用大悲水偏洒居屋可免火灾外,可改备黄元纸一张,念咒时仪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于此黄纸上印一红。共念大 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成一行,共七行),并于四角○上,每角加念观世音灵感真言(即十小咒之一)一遍,加一小咒于角上大○内,然后将此咒纸焚于各家灶君 座前,能免一宅火灾。如念咒者功德圆满,能使四周邻居同受法益,不遭回禄。

大悲咒持诵须知



观世音菩萨具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诸神通,辅佐弥陀,则为极乐之亲臣;显化娑婆,则为世尊之良弼。杨枝一滴,偏洒大千世界,尤与我东土众生最为有缘;凡至 心持其名号及经咒等,随获感应,不独慈云偏覆南海一隅而已。虽然,众生当苦难时,辄呼菩萨求救。须思救苦救难之前,有「大慈大悲」四字。众生徒口菩萨之 号,而不能心菩萨之心,则不慈不悲;先不能自救,况欲感菩萨之慈悲,救其苦难,有是理乎?故人无倾险好杀心,则已之刀山灭矣;人无惨毒心,则已之汤火消 矣;人无不忠不孝及淫贪不廉贞心,则已之地狱枯竭;人无悭吝嫉妒心,则饿鬼之火息;无傲狠骄慢心,则修罗之恶调;无顽捍不灵心,则畜生之途远矣;大悲咒经 云:「唯除不善,及不至诚」,则持诵之需善与诚可知。笃哉!唐别驾之言也,曰:「凡虔奉观音者,其人必深信因果,生平不与恶事为缘,所以恶报可灭。」吾恐 世人之徒知求救苦难,而不求诸慈悲之心,一有不验,遂曰:「大士弗予应」:是岂大士之感应,果虚而无徵也哉? (节录周克复观世音持验纪序)。

观世音菩萨告梵王:此陀罗尼的相貌,「大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 提心是。」菩萨已将八十四句咒义,诠释明白。持诵则须将慈悲,平等,无为,空观等心十句,细心寻译,身体而力行之。

永明禅师垂诫篇说道:「若不去肉,断一切慈悲种。」诵持此咒者,当仰礼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之心,切须戒杀茹素。郑德纯居士念佛恳辞说道:「世间恶业 不一,而杀生其首;佛门戒律多种,而犯杀最重。人生不值之事不一,最不值者,莫若口腹细故,结万世深恨,造最重恶业。吾今恳求大众,哀告同人;唯求时发慈 悲,爱惜物命。全一命,即积一福;少一杀,即少一怨。不止全彼物命,抑且全已人身。更祈展转劝化;随时买放生命,缩减无益挥霍。果其恩同多命,慈满人寰; 则阴功大积,戾气潜消;扫空业障,福祉累积于今生,保护善根,吉庆衍长于来世。」

大悲咒念诵法



诵时,除焚香顶礼外,应先念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一遍,再诵咒三遍,或五遍,七遍,九遍,四十九遍,乃至千万遍。咒诵完时,至少应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 萨」三声,或十声,百声,千声,万声;各随发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