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佛相瞻仰 佛教戒律 持誦咒言 地藏菩薩本願經漫畫版 風水-門公尺 他站聯接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乃是佛祖慈悲的象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梵音是 Avalokiteshvara。直譯為觀自在(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祂尋聲救苦。因此稱為觀世音。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記載。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至)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此述教也。耳之受聲。目之受色。眾生之逐妄也。耳使見色。目使聞聲。菩薩之巧觀也。何以知之。目使聞聲。則是無聞也。無聞要聞。耳使見色。則是無見也。無見要見。以無見之見而觀世。以無聞之聞而觀自。觀自甚深。觀世自在。此觀自觀他之法也。又觀世之謂聞。觀自之謂思。以不聞聞。以不見見之謂修。如是而修。如是而思。如是而聞。三即一。一即三。此自覺覺他之妙也。以上述古觀音之教。師既如此。貸莫不然。師資道同。古今一揆。是故總稱之曰觀世音。

觀世音菩薩有大神力﹐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等等。

觀世音菩薩乃是古佛再來﹐在無量劫前早已成佛﹐名號正法明如來﹐以悲心無盡﹐慈誓無窮﹐故復於十方世界﹐現菩薩及人天凡聖等身﹐應眾生的需要而顯身救度。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相身得度者。即現宰相身而為說法。等等。

「八大菩薩曼荼羅經」中說觀想觀自在菩薩的法像為聖觀自在赤色身。左手持蓮華右手施願。頭冠中有無量壽如來。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白衣大士
密宗觀音唐卡

送子觀世音
來源﹕ 地藏童子殿

高王觀世音真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遍

觀世音菩薩。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佛國有緣。佛法相因。常樂我淨。有緣佛法。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上咒。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 南無淨光秘密佛。法藏佛。獅子吼神足幽王佛。佛告須彌燈王佛。法護佛。金剛藏獅子遊戲佛。寶勝佛。神通佛。藥師琉璃光王佛。普光功德山王佛。善住功德寶王佛。過去七佛。未來賢劫千佛。千五百佛。萬五千佛。五百花勝佛。百億金剛藏佛。定光佛。

>六方六佛名號。東方寶光月殿月妙尊音王佛。南万樹根花王佛。西万皂王神通燄花王佛。北万月殿清淨佛。上方無數精進寶首佛。下万善寂月音王佛。無量諸佛。多寶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阿閃佛。彌陀佛。

中央一切眾生。在佛世界中。行住於地上。及在虛空中。慈憂於一切眾生。各令安穩休息。晝夜修持。心常求誦此經。能滅生死苦。消除諸毒害。南無大明觀世音。觀明觀世音。高明觀世音。開明觀世音。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虛空藏菩薩。地藏王菩薩。清涼寶山億萬菩薩。普光王如來化勝菩薩。念念誦此經。七佛世尊。即說咒曰:「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毘黎尼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梭哈」﹝七遍﹞。

十方觀世音。一切諸菩薩。誓願救眾生。稱名悉解脫。若有智慧者。慇勤為解說。但是有因綠。讀誦口不輟。誦經滿千遍。念念心不絕。火焰不能傷。刀兵立摧折。恚怒生歡喜。死者變成活。莫言此是虛。諸佛不妄說。高王觀世音。能救諸苦厄。臨危急難中。死者變成活。諸佛語不虛。是故應頂禮。持誦滿千遍。重罪皆消滅。有福堅信者。專攻受持經。唸八大菩薩名號: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南無妙吉祥菩薩摩訶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諸尊菩薩摩訶薩。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誦滿一千遍。重罪皆消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