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人物系列  拆解鐵托的黑盒子(一)

 

 
 
鐵托Tito, Marshal,原名Josip Broz (1892年5月7日-1980年5月4日),少數敢於與史達林對著幹的共產黨人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兵役期間,曾被俄軍俘擄,於西伯利亞幹著修築鐵路的重活。那時開始與俄國鐵路工人及布爾什維克接觸。1917年6月底逃亡到聖彼得堡,其後更目睹十月革命。1919年4月,成為俄國共產黨南斯拉夫支部的成員,多次因為其身份及政治立場而進出監獄。

1941年6 月27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游擊隊總司令部成立,鐵托被任命為總司令。同年12月22日,鐵托建立第一支正規軍隊──第一無產者旅,兵力為八萬人。

鐵托部隊在二次大戰期間,干擾了納粹部隊向東推進的作戰計劃,使德軍被迫延遲五星期進攻莫斯科,導至德軍遇上嚴寒的冬季。英國首相丘吉爾事後在回憶錄中寫道:「莫斯科因此而得救。」

1944年5月底,希特勒口吐白沫地命令其部下倫杜利茨將軍:「活捉他(鐵托),把他押到我這兒來,我倒要看看他長什麼模樣!」

希特勒曾在自己最高統帥部辦公室裡擺著一個鄉鐵托的石膏模形,原因為何不得而知。其後,希恃勒又說:「(要是抓到鐵托)我們將行最隆重的軍禮槍決他。」

鐵托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人物,連他的名字的來源都引起人們的憶測。有人猜測"TITO"是「秘密國際恐怖組織」的縮寫。也有人說,鐵托這名稱是因為他下命令而叫起來的,"TI"(你),"TO"(幹這個)。

1943年,南斯拉夫人民委員會成立,並宣布為南斯拉夫合法政府,南斯拉夫正式廢除君主制。鐵托當選為主席。蘇聯在事前已表示反對在消滅納粹勢力之前,解決南斯拉夫的政體問題,因為承認南斯拉夫流亡倫敦的皇室為合法政府,有助於蘇聯與英美等國結盟。而且,鐵托積極領導巴爾幹半島的結盟,阻礙史達林對阿爾巴尼亞的支配。蘇、南從此漸行漸遠。

1950年代開始,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政府致力發展一套與史達林大異其趣的社會主義模式。1952年11月2日至7日,南共舉行第六次代表大會,確立南斯拉夫經濟改革的各項原則,1953年進一步放棄農村集體化。

及至史達林去世,赫魯雪夫上台,蘇、南兩國關係正常化。赫魯雪夫曾有一次向鐵托祝酒說:「鐵托同志,讓我們為牢不可破的友誼、為陣營,乾杯!」鐵托毫不客氣地反駁:「陣營?我想像中的陣營是四周圍著鐵絲網……待在那兒一定很不舒服。」

1975年鐵托訪問中國,毛澤東接見他時,稱鐵托是鐵,不怕壓,壓不跨。


 
推薦網址

 
<Everything about Tito(Josip Broz)>

 
Tito and his People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SOUTHEASTERN EUROPE 1918-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