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憂鬱,享受人生     作者:王弘道     出處:乾坤氣功養生會

八月初,許多考試結果都要陸續揭曉,也正是考生們的家庭陷入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放榜季節,一些神經較纖細或壓力感沈重的考生,備覺難熬。其實短期的焦慮憂傷是正常的,也有助學子們向上進取之心!僅是考生們自己要注意,應將信心拾回,才能化悲傷為助力,嬴取明年的挑戰勝利。考生的家人也請注意,應多給些關愛,少一些責難,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刺激。否則考生易失去信心而誤入歧途,或因而使考生信心喪失而誘發潛在的精神疾病,則不僅造成個人的損失,也導致家庭的不幸! 

報載明華園歌仔戲台柱孫翠鳳不堪長期工作過量,最近罹患憂鬱症,正接受心理和氣功治療,已逐漸康復中。俗話說:「人生十之八九不如意」,任何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鬱卒、不如意的時候,仍要面對工作績效,生活壓力。如何對抗壓力?怎樣練氣、養生?已成為現代人必修的功課。古早的農業社會,要半年或三個月才收成一次,才會煩惱收成不好,怎麼辦?但是,現在祇要股票一大跌,隔天就有一大票憂鬱症患者到醫院去看病!今日,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方式、文化、環境的改變,人類無法治療的傳染病越來越少!但是,因生活、飲食的不當而引起的慢性病卻越來越多! 

新聞報導,不久前一位中年男子在辦公室上吊自殺,而另一位年輕女孩,因父母失和鬧婚變,自感無力勸和,以致傷心地跳樓自殺!前後兩人皆因一念之差而結束寶貴的生命,他們所以走上這條不歸路,是因罹患憂鬱症,而無法自拔,也未予治療,以致症狀愈趨嚴重,身心皆傷,此特再加上點導火線,則一觸即爆發,終於走上自殺之途! 

憂鬱症的發生不分年齡、性別,孩子們憂鬱喪失父母、青年人憂鬱失戀或考試失敗、中年人憂鬱失業、婦女們憂鬱婚變、產婦有產後憂鬱、老年有病痛或乏人照顧之憂。依據統計資料顯示,半數的憂鬱症患者發生在二十到五十歲之間,且女性憂鬱症的機率為男性的兩倍,可能是因荷爾蒙的差異、生育因素、和其他男女相關的社會心理壓力有關。近年來己有資料顯示,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日漸增多,這可能與濫用酒精、藥物和離婚率增高有關。 

憂鬱症是一種身體上的疾病,和壓力、情緒的失調有關。其症狀有情緒低落、沮喪,失去快樂感,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提不起勁,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身體方面也感到異常、失眠、無食慾、性趣缺缺等;思想方面也有病態的罪惡感、自責、無助、無望感,活著無意義感及自我傷害的想法。 

電視新聞報導:台中女中有一女學生,原本品學兼優,因當年目睹開藥房的父親遭歹徒槍殺的刺激而罹患躁鬱症.曾休學兩年。復學後,竟於上週在校內持刀刺傷學姊,造成喋血憾事!躁鬱症是生理性因素所造成,可能是神經傳導出了問題,導致腦部化學狀態改變,一經刺激即暴發成病!在未發病前,其行為和常人無異,但是發病後,脾氣暴躁、易怒、衝動並會做出傷人的結果。憂鬱症和躁鬱症有明顯的性格不同,前者性格內向、自責、自我傷害;後者性格暴躁、易怒、衝動、會傷害他人。

朋友憂鬱症並非癌症,祇要您能放鬆身心,重拾起年輕助人為善,與人共樂的心情,假以時日您就可走出憂鬱、焦慮的陰影,迎向光明愉快的人生。謹提供下列幾種治療方式,預祝您勇敢地走出來,打開心鎖,再看前方,已是雨過天晴,天空藍藍的,人生多美好! 

1.心理建設:我們身處多元且複雜的現代化社會,自然無法避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其鬱卒終日,畏縮逃避,不如調整心態,放開胸懷,想想自己也有能力做好事情,先幫助家人或同學做些簡單、沒壓力的事著手,完成了助人之事,您會恢復信心,受到鼓勵,自然也有勇氣逐漸地走出憂鬱陰影。

2.多參加社團活動:人是無法脫離群體而獨居的,人都有感情,需要愛也需要關懷,更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邀請朋友一起參予社團活動,社團活動能帶給您歡樂,也能幫助您淡化自己的憂鬱。 

3.勤習氣功、靜坐:靜坐是一種修心、養性的功夫,靜坐後心無雜念,無物無我,身心放鬆後,情緒、焦慮亦可平靜,雜念不起,行為自可導入正軌。氣功是一種練氣、練意的功夫。練氣功時要求全身放鬆,呼吸緩慢,因而使血管,神經解除緊張狀態,如此,因緊張所引起的憂鬱、胃痛、血壓高等,通過意識、呼吸的鬆、緩,就能使大腦和緊張狀態鬆弛、好轉。氣功、靜坐應每日習練,至少每週三次,能持之以恆,才能達到強健身心的功效。 

4.欣賞音樂或去KTV歡唱:音樂可表達情感,調節人的情志,能消除疲勞,激發體內能量,消除憂鬱,助人入眠,亦可治療疾病。北宋歐陽修患了憂鬱症,最後是經由彈琴恢復健康。休閒、假日可三五好友一起去聽音樂會或到KTV唱出心中的憂鬱,讓心中的不快,隨著歌聲化為烏有。 

5.請醫師協助:如果憂鬱、焦慮情況,持續半年仍未見好轉,應即請人陪同請醫師診治,目前的藥物治療,一般以抗憂鬱劑治療,以六個月為一療程,如果情況改善了,再和醫師討論如何慢慢減藥。 

老子說:「自勝者強」、「知足者富」。能克制我心狂野,才是真正的強者,回歸內在的純真,才是真正的富有。建議現代人,莫再追求富裕的物質享受,而喪失心靈的純真,其實生活簡單就是享受。語云:「無慾則剛」,慾望小壓力也小;壓力小則情緒自能穩定,不致有沮喪,暴怒的極端情緒產生。 

科技文明帶來了空前的富有,而心靈卻空虛貧乏;人潮車隊已然癱瘓了都市的街頭,但精神更孤單寂寞!生活在現代化都市裡的人,面對生活的零碎,雜亂感到憂心,又因日常生活的緊張、焦慮導致情緒紊亂不安!甚而有絕望的心理傾向!根據衛生暑的統計,「自殺」已躍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在「自殺」人口數中,以憂鬱症患者占多數。世界衛生組織更預測憂鬱症將成為廿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愛滋病、老人失智症及憂鬱症),並將會造成更多社會的反常運行。朋友,家人需要您的愛,朋友需要您的關懷,多付出一點愛心,拉他們一把,社會更祥和,人生更美好!

 

 目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