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1.03  中國時報
殘障泳者的畫像 陳豐春 從游泳肯定自己

 ■參加雪梨殘障奧運會的中華代表隊,有一位選手最受日本媒體的注意,曾兩度專訪,這個人就是游泳選手陳豐春。他是出生在神戶的華僑,歷經神戶大地震與眼睛失明的雙重不幸,陳豐春仍能克服人生低潮,勇敢走出戶外,在殘障運動找到自我肯定。 陳豐春(十九歲)的父母親都是台灣人,他在日本神戶長大,本來經商的小富家庭,卻被神戶大地震毀了家園與父母親的事業。

 陳豐春躲過大地震的浩劫,卻躲不過視網膜病變的折磨。國中開始,他的視力持續減弱,眼睛從看得見到模糊,現在他只能看到影子,而且視力還在惡化。視力,改變了他的人生。

 陳豐春說:「我經過一段時期的自我封閉,情緒很暴躁,沒人可靠近我。」把自己關在家裡的陳豐春,無所事事。有一天,他用模糊的視力看到住家旁邊的游泳池有人游泳、而且傳來陣陣嬉笑聲;他問自己:「我可以在這裡得到快樂嗎?」於是開啟他接觸游泳、改變自己人生的路子。

 學了游泳之後,陳豐春開朗多了,不再自怨自艾。游泳,讓他找回快樂與生活的意義,由於日本殘障游泳競爭激烈,他只好回國練泳,爭取代表台灣的參賽權。求好心切的他,經常自己在泳池裡偷練,也常撞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因為他轉身或抵達終點都必需有人以桿子敲他的頭,提醒他。

 陳豐春在雪梨殘障奧運一百公尺蝶式雖然得到第四名,但一分零五秒○三已是個人最佳成績,他的訓練有進步了,也引起日本NHK電視台的注意,兩度專程訪問他。體委會也答應陳豐春的教練陳綸中,盡力改善國內殘障游泳池的設施,給殘障泳者一個完好的訓練空間。

(陳志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