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志忠出身布農族農家
江志忠的老家是在高雄縣甲仙附近山區,他是布農族的農家子弟,江媽媽今日上午並不知道兒子己經在雪梨殘障奧運贏得金牌,在獲悉這個喜訊後,興奮地直說「兒子沒有打電話回來,我也沒有空去看電視新聞,他真的拿金牌了嗎﹖」
江媽媽說,江志忠在出發之前,就不斷向耶穌禱告,期望能夠保佑他在比賽中贏得金牌。這個金牌不僅是對自己的肯定,他打算用獎金做為供給妹妹念書的學費,並且為她買一台期盼許久的電腦。
江志忠的爸爸在他小學四年級就因車禍過世,留下五個孩子及媽媽相依為命,身為家子的江志忠非常孝順媽媽,只要有空就會到田裡幫忙媽媽種植農作物補貼家用。他在國中因青光眼造成視力障礙,經過開刀手術還是無法復原,他只有接受殘酷的現實,到台中啟明學校繼續學業。
江媽媽說,現在全家的家計全靠她一人負擔,早上要開早餐店,下午得到田裡務農,幸好幾個孩子都很乖巧,尤其是江志忠更孝順,從台北回來也會幫忙砍草、搬玉米、芋頭等粗重的工作,並且隨時會替弟妹們著想。
現在兩個妹妹在念高中,學費負擔並不經鬆,江志忠念文化大學是公費,學費全由校方負擔,只要出去比賽拿到獎金,就全數拿給媽媽做為妹妹的教育經費,這次在殘障奧運會摘金,可以獲得二百萬元獎金,江志忠已計畫好要送一台電腦給妹妹,期望她們好好念書,能夠早點分擔媽媽的辛苦。 【 2000/10/21】 殘障奧運奪金 江志忠苦練 為弟妹升學 邱俊吉/台北報導 澳洲行前,江志忠對三個妹妹說:「為了照顧妳們,讓妳們唸書,我會拚。」如今金牌到手,200萬元的國光獎金,將讓江志忠愛家之心得到最有力的回報。
江志忠老家在高雄三民鄉,父親早在他國小四年級即過世,母親江許櫻獨力把五個子女扶養長大,平日務農,種玉米、芋頭的江家,經濟環境並不好,江許櫻日子過得清苦,但她堅持讓小孩唸書,未來要過得比自己好,也培養出江志忠要在體育場拚出佳績的決心。
江許櫻今天上午聽聞愛子得金,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反應,直說:「那怎麼辦?」隨後她冷靜下來,才道出江志忠苦練的原因,就為了讓弟、妹順利升學。
「志忠很乖,從小就幫家裡作工,很辛苦。」江許櫻表示,江志忠天生視障,有重度青光眼,開過刀,眼睛幾近失明,但他沒有自暴自棄,高中就讀台中啟明學校時,開始專攻三鐵項目,且拚命練習,腰部因此受傷,但照料家人的意念,仍不斷推著他向前。
對江志忠練習的狀況,江許櫻說,她忙於工作,並不清楚,但她知道江志忠行前曾對妹妹保證,一定要讓她們把書唸完,他回來之後,會買電腦讓妹妹進修,現在得金夢想成真,讓江許櫻心中有感慨,也有歡喜。
江志忠現就讀文化大學體育系一年級,江家大妹目前為高雄中正高中二年級學生,正苦練柔道,也希望和江志忠一樣,在體壇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對於200萬元獎金,江許櫻說,最慶幸的,就是兒、女學費都有著落,大家都能把書唸好,這就夠了。 江志忠的教練鄭守吉表示,江志忠平常就有55公尺60的成績,今日上午出賽前三擲的表現並不理想,只擲出51公尺多,主要是太早比賽,熱身做得不夠影響成績,幸好順利晉級八強決賽,在後面三次投擲的表現就有水準演出,一次比一次遠,在第六擲更是以57公尺28成績刷新世界紀錄,也拿下了金牌。
目前就讀文化大學體育系一年級的江志忠,本身對體育運動就很有興趣,也是名天生好手。他在台中啟明學校就讀時,不僅參加棒球隊擔任投手,也是鉛球及鐵餅的校隊成員,啟明學校老師張福生認為他的資質不錯,特地向鄭守吉教練推薦,在全國會長盃殘障田徑比賽,鄭守吉看過江志忠,也覺得他很有潛力,就開始全力調教的訓練過程。
江志忠原本是專攻鐵餅及鉛球項目,為何會在標槍大放異采呢﹖鄭守吉表示,江志忠是在曼谷亞運會前兩周才練習標槍,主要是考量他曾經當過棒球投手,臂力不錯,嘗試讓他練習標槍,沒想到效果非常顯著,在曼谷亞運就摘下金牌,鐵餅及鉛球也獲得銅牌。
有一顆安定的心是江志忠能夠贏得好成績的主因,江志忠到文化大學念書完全是公費,由學校負擔所有的學費,讓江志忠可以無後顧之憂專心練習,現在能夠在殘障奧運會為中華隊贏得摘金,也是回饋給全力支持他的學校及親友們的最好禮物。【
2000/10/21】 《殘障奧運》江志忠性格天地不怕 69
年次的江志忠,小時候也是活蹦亂跳的頑皮孩子,原住民天生好運動材料,甚麼運動都能上手,壘球投擲尤其拿手。但隨著小學五、六年級視力逐漸衰退,這些活潑往事也只能深埋記憶角落。
江志忠高中就讀台東啟明學校時,開始參加殘障運動,鉛球、鐵餅是強項,86
年參加台北會長杯運動會時,被鄭守吉教練發掘,但台北、台東兩地相隔較,鄭守吉只能在運動會時,給他零星指導。
去年江志忠入選遠南殘運代表隊,總集訓時,兩人有較多機會相處,鄭守吉發現他身體協調性不錯,臂力又足,讓他試著練標槍,果然一擲驚人,遠南殘運在
F12 級標出 51 公尺 96 成績奪金,成就還在鉛球銀牌之上。
江志忠今夏台東啟明畢業,鄭守吉向文化大學爭取,單獨招收江志忠就讀體育系,並給予食、宿、學雜費全免優待,師徒二人開始專心打造殘奧金牌。
從遠南的 51 公尺 96 進步到世界紀錄的 57 公尺 28,鄭守吉表示,主要加強了江志忠的專項體能和技術。尤其在專項技術方面,江志忠頗有慧根,教練提供正常人標槍世界名將的出槍技術影片,江志忠都是「貼」著螢幕觀摩、學習,還很有自信的認為「我的也不錯嗎」。
就是這種天地不怕的開朗性格,師徒二人訓練過程彼此心領神會,江志忠半年多來,更能抓準出標角度,成績直線上升,七月中兩次標出
55
公尺半以上成績,殘奧決賽最後一擲更是石破天驚的世界紀錄。
江志忠賽後表示,比賽之前,一晚沒睡好,心裡多少有點緊張,前兩擲都是「小便槍」,教練吼了幾聲後,才逐漸穩定心情,第三、四槍就好得多。最後一擲,心想就看這一槍了,從助跑、出槍都覺得很順,果然是支破紀錄、摘金的「好槍」。 【 2000/10/21】 「三鐵」揚威 改寫弱視人生 為我國殘障奧運史寫下新頁的江志忠,讓我國奧運會旗第一次升上主運動場,接受數萬名觀眾的起立致敬。江志忠視力有限,但他的人生旅途一路走來,始終有貴人,昨天拿金牌也是如此。
江志忠原是視障F十二級選手,來到雪梨被分類至較輕微的F十三級,其實,F十二級的競爭更激烈,江志忠恰好避開了。昨天F十三級標槍比賽,大會只有一支適用距離七十公尺的標槍(重心在前),很多選手搶著用,他只好選用適用距離為六十五公尺的標槍(重心在後),反而握感絕佳,自信心油然而生。
江志忠因父親早逝,國小五年級就出外打工賺錢,不幸被水泥灰傷到眼睛,一辛苦工作眼壓就高,因此他常點眼藥水,後因視神經萎縮剛開完刀就投入工作,民國八十二年情況惡化成嚴重弱視。
弱視,也改變了江志忠的一生與際遇,國中二年級進入台中啟明學校,高二時,被鄭守吉教練發掘,兩人開始一段亦師亦父的關係,鄭守吉一有空就指導江志忠苦練,甚至讓江志忠住進他家中,就近照顧與訓練,並將他帶進國際比賽磨練經驗,此次江志忠擲出金牌,鄭守吉的長期訓練與照顧,功不可沒。
這次,來自高雄縣三民鄉布農族視障青年江志忠,在雪梨殘障奧運視障F十三級標槍比賽,以五七公尺二八,打破世界紀錄並奪金。三民鄉親雀躍,江家人更感到無比榮耀。
江志忠所住的民生村,位處高雄縣最偏東北角的僻遠地方,他因患青光眼開刀未改善,逐漸形成視力障礙,四年前前往台中就讀啟明學校。 由於體能過人,江志忠在啟明學校擔任學校棒球隊的投手及柔道隊,學校老師慧眼識英雄,認為他具有潛能,而訓練他從事「三鐵」,結果,一九九八年曼谷殘障亞運,他的三鐵獲得一金(標槍)二銅(鉛球、鐵餅),從此嶄露頭角。
江志忠父親早年車禍去世,留下五個子女,他身為長子,也要幫忙家計。由於他在體育課業有傑出表現,目前係以公費就讀文化大學,每次代表比賽獲得獎金即貼補家用,相當懂事。
(陳志祥、陳清智) 江志忠:好,還要更好! 陳志祥/雪梨報導 為我國奪下一面殘障奧運田徑金牌的江志忠,最關鍵的最後一擲,如有神助。他說:「我一抓到那支標槍,心中的感覺很好。它的握把線條很粗、很緊,很合我的觸感,就這樣擲出金牌了。」
江志忠的視線不到一公尺,擲出破F十三級世界紀錄時,他根本看不到。他說:「我只知道擲得很順、很舒服,槍穩穩地飛出。後來是聽到觀眾的歡呼聲與別的選手過來道賀,我才知道擲出了好成績。」
江志忠表示,他賽前只練擲三次,熱身不夠,開始投擲時感覺很差,全身不對勁,標槍也忽高忽低。但最後一擲不一樣,握到熟悉的標槍,身體覺很舒服,助跑加衝刺,一切都很順利。
江志忠是視障,為了怕越線,而助跑容易失去平衡感,他經常先求平衡再講究助跑的助力,昨天,他兩項都很順利。江志忠說:「大家都搶著用一支重心在前,適用距離七十公尺的槍,後來我放棄那支,總算在最後一擲時找到了更適合我的標槍。」
不過,江志忠指出,那支稱手的標槍被別的選手塗了太多的止滑液,他剛拿的時候有點滑,他拚命用衣服去擦,才恢復恰到好處的觸感。江志忠說:「感謝教練、學校。好,還要更好,這不是結束,而是新挑戰的開始。」 深山盼到佳音 江家父老欣慰苦盡甘來
布農族人 勇士禮迎江志忠歸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