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蕭美君
![]()
金牌太沉重,「舉」不過頭頂,「跆」不上「桌」面。
中華代表團在最接近金牌的雪梨奧運仍無法突破零金,大陸代表團的金牌數卻達廿八面,難道我們的體育實力真只是「亞運級」的嗎? 「大陸能,為什麼我們不能?」的問題這不是人口比率、國民所得多寡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重點發展項目的問題。大陸本屆的金牌大戶是桌球、女子舉重、羽球、跳水等,都拿四金以上,射擊表現也佳,這些強調個人技巧、以體重分級的項目,對體型、體能不如歐美選手的亞洲人來說,可以避開身體的接觸,純就技術與歐美選手抗衡。 南韓也是一樣,光是射箭就拿了三金。 新舊政府都強調台灣要走出去,體育也應列入,以往國內發展體育是齊頭式,資源平均分配的結果是沒有強項,如果承認運動成績是國力的展現,若要國際間今後提到某個單項就想到台灣,全力發展適合的項目是快速、有效的方式。 本屆有望奪金的女子舉重、跆拳道及桌球,從選手的表現看來,雖鎩羽但有一定實力,且在國內有相當的基礎,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應繼續強化及注意選手斷層問題;此外,有機會列入奧運競賽的我國強項撞球、保齡球及軟網等,也應開始備戰。 這不是說要放棄田徑、游泳等傳統項目,由於這些項目的人才培養需長時間,不妨效法澳洲的方式,先從國中、小學選苗子,再依各單項的需要,遴選適合的人長期培訓。 不過,由行政院體委會主委許義雄、中華奧會主席黃大洲對中華代表團表現的談話看來,兩會對未來發展的看法有差異,如何整合、不再各吹各的調,是重要課題。 每當國際大型運動會結束後,體育界的檢討總是船過水無痕,金牌依舊沉重,盼政府能擺脫舊包袱,磨出銳利的箭頭項目,在四年後的雅典奧運打破零金障礙,使金牌不再沉重。 【2000/10/02/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