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官員都要先革心 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蕭美君
原評估可在本屆奧運奪牌的我國桌球男選手蔣澎龍,在男單十六強戰落敗後說「辛苦了兩年,好像不太值得,我要退休了」,對照瑞典卅五歲老將華德納力拚到男單銀牌,令人感慨。
蔣澎龍的這句話首先顯示我國運動員的心理建設不夠;蔣澎龍在男單賽程抽籤抽中十六強戰要與大陸的劉國正交鋒,情緒就低落,男雙八強戰意外輸球後更是沮喪,而影響了次日男單十六強戰的心理。
奧運匯集全球各項運動的高手,沒有一個好對付,這是選手參賽奧運必須有的認知;此外,即使雙打意外落敗,也應平復心情,全力準備翌日的單打,這是世界級選手必備的條件之一。
蔣澎龍的技術雖已達世界級,但說出這句話就顯示他參加大賽的心理準備不夠,還登不上金字塔的頂,一葉知秋,也顯示我國在備戰奧運時只重技術,沒注意選手的心理建設。
蔣澎龍才備戰奧運兩年,失利了就說不值得,那像俄羅斯的女子雙人跳水選手伊莉娜七歲起就為參加奧運作準備,其中的血淚、傷痛又怎麼說?蔣澎龍才廿四歲,只因跌倒一次就嚷著要退休,那華德納的球拍不早就塵封;而且已花了那麼多心血,輕言放棄才不值得。
不過,我國體育官員的心態也要調整。據雪梨傳回的消息,蔣澎龍在男單輸球後,在現場的官員竟脫口而出「花了那麼多的錢,連一塊牌子也拿不到」,聽到這句話的蔣澎龍相當灰心,萌生退意;培養世界級選手非一蹴可幾,沒有投資那有報酬,若官員再這麼短視,未來我國難奢言培養世界級選手及奧運奪金。
其次,蔣澎龍的話也顯示政府對運動員的照顧要加強。高額得牌獎金固然是對選手的照拂,但選手勤練的心血及時間絕對超過獎金額,蔣澎龍把青春歲月投注在練習、征戰,到頭來一場空,自然會覺得不值得;行政院體委會計畫要給奧運得牌選手工作保障,不僅希望能成真,也希望能擴大到亞運、世界賽,不要讓選手再覺得花心血不值得。
【2000/09/27/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