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訌 賠上名額 貽笑國際 聯合報
記者黃顯祐
舉重女將陳瑞蓮及吳美儀的藥檢風波,在行政院體委會、全國體育總會、中華奧會及全國舉重協會經過近三個月「角力」,卻以兩名女將喪失參賽權並平白失掉兩個參賽名額的重創收場,是典型的「內訌」貽笑國際事件。
女子舉重及跆拳道列為雪梨奧運正式競賽後,國內體壇認為本屆奧運是我國奧運史上最接近金牌的一次,但由於兩名好舉重選手無法參賽,可能會減少奪牌數。
由於舉協對陳瑞蓮及吳美儀禁藥處理態度不一,居中協調的體總又搖擺不定,負責藥檢工作的中華奧會也質疑慈濟藥檢中心的公信力,甚至連採樣的程序也一併懷疑。而體委會無法據理執行公權力,只一味地向外宣示「尊重體制」,造成國際間對我國打擊禁藥持質疑態度,也迫使國際舉總在國際壓力下無法同意我國兩名女將參賽。
國際舉總的信函更使國內體壇領導人汗顏。國際舉總指出,禁藥事件經渲染後,我國兩名選手參賽將損及我國及運動選手的聲譽與形象,但體委會等領導人在為這兩名女將報名時,卻未想到這種後果,要由國際人士提醒,主其事者沒有責任嗎?
【2000/09/07/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