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口氣讀完陳靜的《贏別人,也要超越自己》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陳靜的往事在我眼前一一浮現。自己不禁仔細回味這本書細節,陳靜在奧運會之後大賽的表現。我整理一下思路,不竟眼前一亮:陳靜十年前的出走疑團終於解開了。 從這本書和以前的報道綜合出:陳靜是個個性鮮明、很有心計的人。應該說內因和外因是陳靜出走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內因。陳靜自88年奧運會奪取金牌後,小小年紀已產生見好就收的念頭。李甯、江嘉良的例子使她不寒而慄,當時運動員的待遇和出路確實是個問題。由於陳靜個性突出,使她在處世方面確實得罪不少人。1990年,陳靜的主管教練郗恩庭調回男隊做教練,換成了張燮林,由於張當時主管鄧亞萍,陳轉到張手下,有一種被"改嫁"的感覺。張是打削球的,球路不同,對陳來說,從感情和管理上更加偏向郗恩庭,加上和鄧話不投機,更使陳萌生退意。 再說外因。39屆女單半決賽陳靜以0:3輸給了李粉姬後,已成了陳揮之不去的陰影。自40屆之後,朝鮮的李粉姬、餘順福,韓國的玄靜和成為頭號對手。尤其是李粉姬,可以說沒有什么人能有把握贏她。89年底,以陳靜、胡小新組成的中國隊訪問歐洲,碰上了以齊寶華、陳丹蕾組成的香港隊,竟以2:3失利。而另一支由高軍、陳子荷、李雋、丁亞萍組成的中國隊卻以3:0擊敗了由李粉姬、餘順福組成的朝鮮隊。在單打比賽中,高軍以3:0勇勝李粉姬。陳子荷戰勝了餘順福。其中陳子荷在匈牙利公開中獨得四面冠軍。在強手如雲的中國乒乓球隊,即使是老將輸了一、二場球的後果意味著什么。而誰人打敗李粉姬,誰就可以在國家隊佔有一席之位。果然,90年的第一屆世界盃團體賽,陳靜榜上無名。參加這次團體賽的成員是:喬紅、鄧亞萍、高軍、陳子荷。在決賽中,中國隊以3:0戰勝了朝鮮隊,首次在這項賽事中問鼎。具體比分如下:陳子荷勝餘順福:2:0,鄧亞萍勝李粉姬2:1,喬紅/鄧亞萍勝餘順福/李美淑。 新人的崛起,使陳靜日子更加難過。1990年,以世界盃團體賽的原班人馬參加了這屆亞運會,陳靜再一次落選,這對好勝心強的陳靜來說,無意是一個沈重的打擊。之後,陳退出了國家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