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賈亦珍 陳靜(中)的「陳靜桌球基金會」將舉辦「如新杯全國青少年桌球邀請賽」,如新公司總裁周由賢(右)及北市桌委會主委蔡添順這次扮演「貴人」的角色。記者林秀明/攝影 在球場上,陳靜憑一支球拍打天下,橫行無阻,也賺了大筆獎金;但輪到自己辦比賽,為自己的基金會募款時,陳靜卻處處碰壁。 陳靜桌球基金會已成立三年,總算好不容易踏出第一步,將要辦「如新杯青少年桌球邀請賽」,回頭看看這三年來走過的路,陳靜有點哭笑不得地說:「回饋台灣桌球,怎麼那麼難?」 說起來,陳靜基金會的成立,是陳靜桌球生涯規畫的重要一步。原本一九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是陳靜設定的選手生涯終點,之後她打算往不同的路走,但卻不能忘情桌球,所以設立這個基金會,作為與桌球情緣的延續。 一開始她想成立的是全國性的基金會,基本額度是一千萬元,陳靜到處找金主,不要說一千萬,連一百萬都找不到,這段期間不但沒找到錢,行政費用開銷已花了不少。 她記得曾在朋友介紹下到扶輪社演講,滿懷希望的她在演講完後發現,只賣出了幾本書,錢沒募到,她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表達能力有問題,沒把事情說清楚。 退而求其次,她找到最早接納她來台灣的新竹縣,改成立地方性基金會,額度少了很多,只要兩百萬,她自己出一些,新竹縣的朋友湊一些,總算成立了基金會。 陳靜對桌球有很多想法,尤其回饋台灣基層桌球,她列為基金會的第一要務,從那裡開始呢?辦比賽。 所謂「吃米的不知米價」,陳靜發現比賽不是那麼好辦,不只要找錢,還有很多想都想不到的細節要處理。 又面臨找錢問題,陳靜學乖了,她找到她代言的如新公司,半請求半強迫地要他們贊助這個比賽,如新二話不說答應了,不但出錢,所有行政工作也由他們負責。 陳靜又找到很愛護她的台北市桌委會主任委員蔡添順,在新竹辦比賽,賽會各項準備工作都由台北市桌委會負責,而在協助參與比賽籌辦的過程中,陳靜發現,哇!辦個比賽那有這麼多麻煩事? 現在,陳靜基金會的處女秀就要推出了,陳靜希望,這舉步維艱的第一步,能讓未來的每一步都能輕快地向前行。 【2000/06/02/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