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紹發:清一色的高拋發球已成災難 新華通訊社 2000/5/9
許紹發:清一色的高拋發球已成災難

  目前,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大多數使用高拋發球。但是,這項技術的創始人許紹發並不為自己的"絕活"產生如此廣泛深遠的影響而感到高興,他認為這已成為一種災難了。
  許紹發是在重慶參加中國乒乓球擂臺賽黔江站的比賽時,表明這一觀點的。這位前國家隊總教練說,以前許多優秀運動員獨創的發球絕技,因為高拋發球過於普遍地應用而失傳。外國運動員只要能適應我國一位選手的高拋發球,就可以對付我們的其他發高拋球選手,從而搶得前3板的優勢。
  1973年,許紹發在第三十二屆世乒賽上率先使用高拋發球技術。因其隱蔽性強、變化多等特點,這項技術很快風靡世界乒壇。目前,我國一些著名選手都是使用這一技術,包括劉國梁、馬琳、閆森等。而且,現在許多教練指導少年選手也練高拋發球。
  許紹髮指出,我國許多優秀運動員創造的一些獨特的、殺傷力強的發球技術,目前已經基本失傳。如徐寅生發的奔球,速度快、角度大、旋轉強;刁文元發的反手球,以短為主,旋轉變化大;在第三十二屆世乒賽上奪得男單冠軍的郗恩庭發的低拋球,分轉與不轉,威脅性很大。但是由於訓練難度大和比賽規則改變等原因,目前我國選手已沒有人掌握這些技術了。
  世界冠軍劉國梁的高拋發球很具威脅力,許多外國選手都怕他的發球。他表示,一名選手至少應掌握幾種發球技術,尤其是直拍選手。
  許紹發認為,年輕運動員不應使用單一的高拋發球技術。教練和運動員要一起努力,研究發球技術,不斷創新,包括繼承那些已經失傳的發球技術。(新華通訊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