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奧會 小鄧靠薩翁 (摘自《球報》作者:肖雨) 2000/3/23


  在國際奧會(簡稱IOC)公佈了44人的現役運動員競選IOC委員名單後,聲勢浩大的競選大戰正式拉開了帷幕。作為中國奧會推薦的候選人,“乒乓女王”鄧亞萍從此踏上了人生的又一次征程。人們也自然地將鄧亞萍此次能否當選與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保險係數會不會增大聯繫在一起。從現實來看,她登陸IOC有三點困難和兩條大路。
  困難一:此次“上榜品牌”星光閃耀,基本都是各個專案的“頭號種子”,如阿爾及利亞中長跑名將莫塞利、羅馬尼亞女子中長跑第一人薩博、烏克蘭撐杆跳沙皇布勃卡、俄羅斯短距離自由泳泳王波波夫等,許多人都是奧運金牌和世界紀錄的佔有者。即使是像厄瓜多爾網球選手拉蓬蒂、南斯拉夫籃球運動員迪瓦茲(現效力NBA國王隊)等“羽量級”候選人,由於其專案受眾廣泛也身價倍增。與他們相比,由於乒乓球影響的輻射面較小的原因,鄧亞萍雖是“乒乓女王”也絲毫無優勢可言。
  困難二:根據規定,進入大名單的候選人能否當選奧會委員,決定權掌握在參加悉尼奧運會的運動員手中,正式投票選舉於9月16日至27日在悉尼舉行。也就是說候選人必須于到運動員的認可,要有廣泛的影響力,光吃老本肯定是不行的。由於鄧亞萍本人現仍在英國諾丁漢大學讀書,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拋頭露面”,所以她在自我宣傳戰中已先輸一招。因此鄧亞萍必須馬上進入競選角色,利用自己曾在1996年當選奧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的資本打好前期宣傳戰。
  困難三:鄧亞萍在奪得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冠軍後就踏上了求學之路,雖未正式宣佈退役,但一直沒有參加比賽,因此她是否符合現役運動員的競選資格就很難認證。因此即使中國奧會表示鄧亞萍完全符合競選條件,在44人的候選人大名單中她也榜上有名,但也會遭到IOC方面的猜疑。IOC運動員委員會副主席皮特·泰爾博格在3月21日就舉例說了這個問題,加拿大田徑女運動員克魯克斯由於在1996年奧運會後就未曾參賽,因此最後能否過關還不好說。鄧亞萍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需要早一點澄清。
  目前,鄧亞萍面前有兩條陽關道通向IOC,不過這其中有一個選擇主攻方向的問題,能否選好事關成敗。
  其一,全力備戰9月份的選舉活動,爭取畢其功於一役。能否在運動員中得到廣泛的回應呢?中國運動員肯定沒得說,但是想要拉到其他國家運動員的選票就要下一番真功夫了。不但要讓歐美運動員瞭解乒乓球運動,更要讓人們知道鄧亞萍在乒乓球運動中的崇高地位,把鄧亞萍這個品牌和形象樹立起來,讓鄧亞萍的知名度迅速膨脹,於是前期的宣傳攻勢就顯得異常重要。根據目前得到的資訊,像羅馬尼亞的薩博、阿爾及利亞的莫塞利等人已經著手進行宣傳,頻頻在國際奧會的官方網站“出入”。鄧亞萍雖出身“微寒”,但“根正苗紅”,在“仕途”也有所成,還在苦練“內功”,這些優勢都要充分利用起來,展開競選大戰。
  其二:利用與薩翁的良好關係,走人情路線。據悉,此次IOC改革舉措力度不可謂不大,不但在去年12月就已任命了10名運動員委員,而且在本次15個名額之外,薩馬蘭奇手中還握有4個機動名額,他本人有權力“欽點”四名運動員,據說是要在投票結果出來之後平衡運動員委員的性別比例、運動專案差距和地區差異。從這方面來看,鄧亞萍完全符合薩翁的“口味”,同時兩人的友誼還異常地深厚,薩馬蘭奇是不會忘記這個忘年交的。只是這樣好像是好說不好聽,因此必定處於鄧亞萍競選的從屬地位,但不要忘了,這也是登陸IOC的一條途徑。

(Dr.Wu註 : 台灣推出杜台興競選奧運委員, 杜台興也處於半退休狀態, 未曾聽說他和薩姆蘭奇有什麼交情; 看完此篇報導, 令人覺得似乎不樂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