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1級選手 要什麼有什麼 勁報 2000/3/22


  記者劉美芬 報導為了在今年雪梨奧運擺脫「零金」的障礙,中華奧會特別下猛藥,推出培訓選手分級制度,其中第1級有舉重、桌球及跆拳道3項目8人被列為有奪金希望,體總秘書長廖裕輝表示,只要是被列為第1級的選手,體總將全力配合各項資源,沒有設定經費的上限。

  被列為第1級的選手包括舉重陳瑞蓮、黎鋒英、王信淵、桌球陳靜及20日決選出的跆拳道黃志雄、許吉宏、紀淑如、許芷菱4人。第2級則屬於有奪牌希望者,包括舉重7名選手,羽球陳鋒,桌球男單蔣澎龍及男雙蔣澎龍、張雁書、女雙陳靜、徐競及體操林永錫等人;第3級則是自由車、射箭、帆船、射擊、田徑、羽球、游泳等達參賽資格者。

  廖裕輝指出,為了要在奧運奪得佳績,不同層級的選手即可享有不同的資源,而今年雪梨奧運在9月舉行,當地氣溫約為攝氏15度,但在台灣卻是炎熱的夏季,因此只要是有奪牌希望者(2級以上),若需要模擬相同環境而提出赴國外移地訓練的要求,體總會儘量配合。

  體總表示,由於經費有限,費用必須花在刀口上,所以只要是被列為第1級具有奪牌項目的選手,無論是在訓練需求(包括心理及生理)、防護員、按摩師、營養、運科人員的支援等,全屬於「貴賓級」的待遇,並由運科小組與教練共同擬定訓練目標,以求達成奪得奧運金牌及5面獎牌數的里程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