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扣人心弦、精彩激烈、一場惡戰、白熱化程度等詞語﹐來形容四十五屆世乒賽男團決賽一點也不過份。中國隊雖未 如願以償蟬聯冠軍﹐但給觀眾留下一場回味無窮的經典之作﹐看了真叫人過癮。這場球不光打得好看﹐而且雙方在排兵布陣方 面也體現了高水平﹐令人回味。 中瑞之戰﹐中國隊輸就輸在瑞典人琢磨透了劉國梁﹐對症下藥收到了成效。要想從劉國梁身上拿分﹐需要有三個前提 。一是瑞典人的技術水平要與劉國梁不相上下﹐二是切實找准劉國梁的弱點﹐三是雙方鬥智﹐瑞典隊必須判定劉國梁肯定出場 ﹐而且至少打第二主力﹐才能從劉國梁身上拿兩分。結果﹐正如瑞典隊所算﹐收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首先﹐瓦爾德內爾、佩爾森的實力與劉國梁確實在伯仲之間。劉國梁之所以勝率較高﹐是因為他發揮了自己的特長﹐ 掩蓋了自己的弱點。而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等名將過去一直被劉國梁的優勢所壓制﹐他們的技術優勢發揮不出來﹐只好受其所制。大家都知道﹐劉國梁的優勢有三點﹐一是正手快攻﹐二是反手直板橫打﹐三是發球。按照歐洲橫板選手的習慣﹐對付亞洲直拍選手的辦法就是打直拍選手的反手。因為一般來說﹐直板選手的反手是弱點。但打劉國梁的反手卻正中他的下懷。只要劉國梁反手一個橫拉弧圈﹐十有八九﹐對方不是被打中﹐就是回球到中臺﹐正好被劉國梁發揮正手側身攻的特長﹐連續攻擊﹐直至打得對手喘不過氣來而丟分。而劉國梁的弱點是他的正手在被動防守時沒有一板回頭球﹐往往只是順勢一擋﹐也是十有八九這個球就輸了。這次中瑞決戰中﹐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在兩方面來破解劉國梁﹐一是打劉國梁的正手﹐果然如其所料﹐劉國梁習慣難 改﹐仍然是輕易順手一擋﹐球從腋下飛走﹐丟分。好像在與佩爾森交戰時﹐劉國梁只打出一板極漂亮的回頭球得分﹐但畢竟是 曇花一現。二是瑞典名將想適應劉國梁的發球﹐不讓劉國梁在這方面佔優勢﹐但這一招似乎見效不大。劉國梁不愧為當今世界 乒壇第一直板好手﹐發球是他的一寶﹐依然靠這一招撈了不少分。與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的對壘都打到了第三局﹐而且最後一 局比分接近﹐老瓦和佩爾森的取勝多少也有點僥倖。第三﹐瑞典隊教練在與蔡振華鬥智上也猜透天機。 如果蔡振華當時讓劉國正去頂替劉國梁打第二主力﹐讓劉國梁打第三單打﹐瑞典隊的如意算盤就會落空。因為劉國正 的實力完全可與老瓦和佩爾森一搏﹐前不久剛獲得世界乒乓球巡迴總決賽冠軍﹐年輕氣盛、狀態正好﹐老瓦和佩爾森事前對劉 國正沒有像對劉國梁那樣下工夫細心琢磨。可能蔡振華考慮這麼重要的比賽還是慎重一點為妙﹐所以沒有那樣安排。那麼瑞典 隊為何不在孔令輝身上下工夫呢﹐我是這樣考慮的。因為他們認為讓劉國梁打第一主力或第二主力是確定無疑的﹐而孔令輝因 為對歐洲選手戰績不像劉國梁那樣突出﹐中國隊人才濟濟﹐也許會讓他打第三主力﹐那樣瑞典人的巧算就會落空﹐還是抓劉國 梁保險一點。 中國隊輸了﹐但輸得壯烈﹐輸得精彩。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不也有失街亭 的誤算嗎﹖人非聖人﹐孰能無過。世界上沒有永遠不敗的常勝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這次輸了﹐下次拿回來就行了。還是那句話﹐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好球這就滿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