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體育部」 強國強種 中國時報 論壇 2000/2/13


☉李美珍 最近體委會主委趙麗雲特別向大家澄清體委會不是」體萎會「,其實這樣的恥笑其來有自。我國向來體育的建設經費是佔財政預算總額最低,就算行政院成立了體委會,它的層級也實在太低,掛牌一年多來,從職籃、職棒相繼停賽、退出罷賽,又拿不出具體有效的政策,顯見起不了什麼大作用。

 所以,我們需要」體育部「,國家需要成立一個部級的體育行政單位。所謂」體力即國力「,在武力、經濟侵略愈來愈不具影響力的二十一世紀,體育外交已經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國家每年拿一大筆美金去與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大做」金錢外交「,然而它所得到的知名度與效益卻遠不如在奧運奪得一面金牌、在國際體壇佔一席之地來得快。

 而為什麼要提升體育單位的層級為」體育部「呢?有以下的重要因素:

 首先體育單位需要大幅增加預算與人力。」體育部「底下應該設置約十項有利於國人發展並表現優異的運動總會,如-棒球、桌球、羽球、田徑、游泳、射箭、舉重、跆拳……等。是屬於官方的單位才利於集中管理。像中國大陸早就實行」乒乓外交「、」體育外交「,從中央到地方一條鞭的整體作戰。只有我們還放任地方各個單項協會給民間胡搞,如最近的棒協根本不具有代表性,因其管不了職棒;而柔協還鬧雙胞。諸如此類的吵吵鬧鬧,導致中央政策無法下達,還經常須遷就其政治後台,然後一國兩制。現在體委會還要採用什麼」人民團體法「管理,那只是適合不重要的單項協會;至於重要的單項協會,政府還是一定要出面發揮公權力,撥出巨額經費並強力主導,重要的單項運動才能蓬勃發展。

 其次獎勵民間企業團體投入體育贊助。我們可以參考鄰近的韓國體育部作法,為鼓勵民間企業的贊助,結合財政部定出一套」獎勵減稅方案「。如從前台塑企業建蓋長庚醫院而獲得大幅減免稅額一般,這樣一來才能促使企業界願意大力投入。結合民間的金援與活力參與,一起興建體育設施、舉辦大型體育競賽、認養贊助職業或業餘球隊、與學校建教合作培養優秀選手……等,例如很有潛力的少年網球選手王宇佐就很需要企業界伸出援手贊助,如此從硬體到軟體上下通力合作,才可創造雙贏的局面。

 要培養一個國家的」體育人口「須由學校的教育做起,除了強化學校的體育課程外,對於有特殊體育技能者,學校應提供專業課程與獎學金,有系統有計畫地加以培訓。就以美國為例,很多傑出的運動員都出自有名的大學,這些名校皆提供其免費住宿與獎學金,並以招徠運動成績優異的學生為榮。然而我國在升學主義的作祟之下,學校與家長並未重視體能教育,觀察目前」體委會「的層級,似無法管到教育部的」體育司「,好像各不相讓、各行其是;而」全國體總「與」大專體總「也是各懷鬼胎、各做各的,令人遺憾!所以必須提高層級才能跨部會整合所有政治資源。

 現在是視覺媒體化時代,為培養全國上下的體育風氣,並非只是辦辦」全民運動「什麼陽光健身直排輪……而已,而是務必要結合媒體傳播界資源來做運動行銷。尤其目前媒體漠視體育新聞的現象普遍存在,就以剛剛落幕的」全運會「為例:號稱我國第一屆全民運動會,電視台不但都不實況轉播,連新聞都是排在次要。前一年區運還有TVBS全程轉播,今年呢?只有東森育樂台有轉播開幕典禮,真是愈辦愈回頭了。政府不妨考慮成立一家官方的」國家體育台「,來做國內體育選手之比賽轉播、消息報導,以提高傑出運動員的社會地位。

 以上所提各要素,在在都需要更多的經費與人力、物力的投入。為了發揚全民運動風氣、培養出健康的國民,並在國際體壇揚眉吐氣,體育單位必須提高層級可謂迫在眉睫。在此屆臨總統大選之前,各組總統候選人是否應該認真思考台灣有多少愛好運動關心體育的人口,每一個人都有一張選票,而國家需要成立」體育部「的事實。

(作者為獨立廣告企劃工作者)

Copyright 2000 China Times In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