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 - 養生論

 

抱朴子曰 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 胸腹之設猶宮室也 支體之位猶郊境也

骨節之分猶百官也 腠理之間猶四衢也 神猶君也 血猶臣也 氣猶民也

故 至人能治其身 亦如明主能治其國 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

愛其氣所以全其身 民弊國亡 氣衰身謝 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藥於未病之前

不追修於既敗之後 故知生難保而易散 氣難清而易濁 若能審機權

可以嗜慾保全性命 且夫善養生者先除六害然後可以延駐於百年 何者是邪

一曰 薄名利 二曰 禁聲色 三曰 廉貨財 四曰 損滋味 五曰 除佞忘

六曰 去沮嫉 六者不除 修養之道徒設爾 蓋緣未見其益

雖心希妙道 口念真經 咀嚼英華 呼吸景象 不能補其短

促誠緣捨其本而忘其末 深可誡哉 所以保和全真者 乃少思 少念 少笑

少言 少喜 少怒 少樂 少愁 少好 少惡 少事 少機

夫多思則神散 多念則心勞 多笑則藏腑上翻 多言則氣海虛脫

多喜則膀胱納客風 多怒則腠理奔血 多樂則心神邪蕩 多愁則頭鬢憔枯

多好則志氣傾溢 多惡則精爽奔騰 多事則筋脈乾急 多機則志慮沈迷

斯乃伐人之生甚於斤斧 損人之命猛於豺狼 無久坐 無久行 無久視 無久聽

不飢勿強食 不渴勿強飲 不飢強食則脾勞 不渴強飲則胃脹 體欲常勞

食欲常少 勞勿過極 少勿至飢 冬朝勿空心 夏夜勿飽食 早起不在雞鳴前

晚起不在日出後 心內澄則真神守 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

行欺詐則神悲 行爭競則神沮 輕侮於人當減算 殺害於年必傷年

行一善則神魂樂 構一惡則魄神歡 常以寬泰自居 恬淡自守 則身形安靜

災害不干 生錄必書其名 死籍必削其咎 養生之理盡於此矣

至於鍊還丹以補腦 化金液以留神 斯乃上真之妙道 蓋非食穀啗血者越分而修之

萬人之中得者殊少 深可誡焉

老君曰 存吾此道 上士全修延壽命 中士半修無災病 下士時修免夭橫 愚者失道擯其性

其斯之謂歟

 

 



回頭是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