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辯論界比賽介紹
大專辯論賽
在香港的大專辯論界中, 由香港電台主辦的大專辯論賽的重要性最為重要. 此賽事由1984年開始舉行. 大專盃之於辯論員就像世界盃之於足球員一樣重要.
大專辯論賽採用的制度先以修改單循環制(註一)分成兩組舉行初賽. 之後小組首次名將打入準決賽並成為明年的種籽隊. 之後就照一般的淘汰賽形式比賽及決出冠軍.
評判方面, 在初賽每場賽事將有三位評判, 多數是來自香港各大專院校的教授. 而在準決賽及決賽則有五名及七名的評判. 比賽以評判的票數為準, 當評判給予某方較高分數即代表投了某方一票, 我票多的成為比賽勝方. 而最佳辯論員的決出方法則是, 每個評判中能到最高分的辯論員將得到八分, 次高分的為七分, 如此類推. 合計所有評判得到最多名次分的辯論員獲獎, 若同分則由評判再決定.
(註一)所謂的修改單循環制, 是因為賽期關係無法安排單循環初賽, 用來減少比賽的方法. 例如有一組有四隊, 有兩隊種籽隊及兩隊非種籽隊, 則由兩隊種籽隊分別與兩隊非種籽隊對賽, 然後最好成績的兩隊出線.
歷屆大專盃冠軍
1984 | 香港大學 |
1985 | 香港理工學院 |
1986 | 香港大學 |
1987 | 香港大學 |
1988 | 香港浸會學院 |
1989 | 香港中文大學 |
1990 | 香港中文大學 |
1991 | 香港中文大學 |
1992 | 香港理工學院 |
1993 | 香港浸會學院 |
1994 | 香港浸會學院 |
1995 | 香港大學 |
1996 | 香港中文大學 |
1997 | 香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雙冠軍) |
1998 | 香港理工大學 |
1999 | 香港中文大學 |
2000 | 香港大學 |
2001 | 香港中文大學 |
2002 | 香港城市大學 |
基本法多面體辯論賽
這比賽近年才開始舉辦, 由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夥同另一個組織主辦(第一屆是香港學生事務協會, 第二及三屆則是學協). 第一屆比賽由於比賽形式與大專盃完全一樣, 此比賽亦曾被人稱為秋季大專盃, 最後第一屆比賽嶺南在決賽以極小極小的差距險勝理工大學奪魁.
而學協主辦後, 比賽形式則完全變成單淘汰. 而且在第二屆時, 亦不是每間院校像第一屆般派出正規的粵語辯論隊應戰. 如在第二屆中大, 港大, 浸大都沒有派出正規的粵語辯論隊應戰, 嶺南亦把主力隊員分成兩隊出戰, 最後比賽由一隊由浸大已退出辯論隊及一些無比賽經驗的學生組成的聯隊取得冠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他們並非烏合之眾, 每個均有大專辯論界一流的實力).
而第三屆, 主辦單位, 賽制無改變, 而中大港大仍然沒有派出正規粵語辯論隊參戰, 最後浸會大學在決賽 5:0 擊敗教育學院取得冠軍.
歷屆冠軍得主
1998 | 嶺南學院 |
1999 | 浸大同學隊 |
2000 | 香港浸會大學 |
三角辯論賽
三角辯論賽由1996年開始在每年暑假皆舉行的辯論賽. 是由嶺南大學, 樹仁學院及教育學院三間院校進行的一個三角賽, 目的為提供一個比賽讓三間院校的同學能在暑假中也有磨練的機會, 也乘機增進友誼. 比賽已舉辦了五屆(1999年那屆由於颱風等問題, 賽期一改再改, 最後無法完成, 改為兩場友誼賽).
歷屆冠軍得主
1996 | 嶺南學院 |
1997 | 香港教育學院 |
1998 | 嶺南學院 |
2000 | 嶺南大學 |
2001 | 樹仁學院 |
其實香港大專辯論界還有很多其他的比賽, 不過現時手上資料不足, 日後有機會再加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