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新加坡
|
18/05/2000
|
5位教育工作者荣获 中文教学科技贡献奖
5位多年来在中文教学科技作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获得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所设立的首届“中文教学科技贡献奖”。
他们是从60位被提名者中脱颖而出的黄再源、陈楚湘、李前南、沈淑华与何先赞。
颁奖典礼将与本月29日全球华人教育资讯科技大会开幕典礼同时举行。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敏良将主持这项典礼。
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广中文电脑的运用与研究,以及软硬件的开发。它多年来也举办了无数全球中文网络学术会议与语言学会议,是各地中文电脑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处。
贡献奖是为了表扬对中文教学科技的应用与推广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特别为中文教学科技而设的奖项。
遴选的过程非常严格。教育部教育科技署副署长林保圣表示,受提名者在教学科技上所花的时间、受益人的多寡、影响的广泛等,是遴选的主要考虑因素。
为慎重与公正起见,学会广邀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肯特岗数码研究所、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和教育科技署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团。
林保圣说:“其实,具得奖资格的教育工作者很多,但这5位得奖人是最特出的。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热心助人与无私奉献。”
实勤中学华文主任陈楚湘辛苦制作“中学华文课文制作网”光碟,并无条件分发给全国140多间中学使用。
教育科技属高级资讯科技辅导员黄再源、英华学校(经禧)教师李前南和圣婴小学(后港)华文主任何先赞在80年代初,当中文电脑的运用尚未普及时,即靠自学摸索,掌握中文电脑知识。
何先赞受访时说,当年中文软件的不稳定及不能兼容等问题是推动他开发中文科技的原因。李前南同样凭着一股冲劲涉足电脑领域,希望有朝一日中文教学能与科技结合。
他说:“最大的满足是当解决了棘手的科技问题,那一刻,独自奋斗的寂寞与孤单,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被誉为“电脑怪才”
被誉为“华文教师中电脑怪才”的黄再源,工余从事教学软件的开发。先后完成的教学软件有“华文试题库”、“网页生成器”、“开放式语文教学工具”等,给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他正计划以《联合早报》为材料,以其“字词分析系统”分析报章字词出 现的频率。
沈淑华认为电脑教学容易推动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学生都爱新鲜,因此使用不同的方法,可达到不同的效果。但其与传统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
贡献奖评审团主席蔡志礼透露,教育学院正积极推动华文教学电脑化,为中文老师开发更方便的网络环境,名为“华文教师教学资源中心”。将来,老师只要上网登记为会员,就可下载教学工具。
全球华人教育科技大会 月底在我国举行
历来规模最盛大的全球华人教育资讯科技大会,即将在我国举行。
本月29至31日在乌节酒店举行的第四届全球华人教育资讯科技大会,名为“新千年代的教与学”,已吸引156位中港台以及866位本地中文教育工作者参加。
主办单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电脑学院、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联合早报》也是协办单位之一。
届时,本地多位学者和教师将在大会上发表研究报告,分享应用电脑科技与中文教学相结合的心得。他们有国大电脑学院赖金定副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文学院助理院长蔡志礼、教育部教育科技署副署长 林保圣以及其中4位中文教学科技贡献奖得奖者。
同时是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会长的赖金定副教授表示,这是学会为推动与提升我国中文教学科技所尽的一分绵力,希望往后能继续主办这类意义深长的活动。
28日大会前,主办单位也会在国立教育学院举办多媒体华文教材的设计与开发研习会。
大会当日举行的中文教学科技贡献奖,也获得赞助商鼎力的支持。必达企业总经理陈剑岷说:“教育是关系国家繁荣与昌盛的千秋大业,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更为突出,所以我们应该为教育尽一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