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 大專盃 2002 觀戰記 (一)
今屆大專盃的首兩個比賽日已經完成. 九隊辯論隊中已有八隊比賽過, 而實力上大致上都已經顯露過了.
比賽天 : 一 嶺南對城大 中大對科大
如果看過較早前嶺南對浸會友誼賽的人, 未開賽前知道該場表現差得連對手未發一言已經近乎肯定會輸的嶺南, 在這場大專盃初賽的辯題「香港興建賭場利多於弊」抽到較為不利的正方, 必然是土崩瓦解. 然而不得不承認相對於三角盃及友誼賽, 這場嶺南的表現雖不算脫胎換骨, 最少打出了超水準.
反過來城大方面, 雖然抽到有利的站方, 隊員表現卻無法乘著這有利之處而壓倒對方. 城大一副的技巧相當不俗, 取得該場比賽最佳辯論員實至名歸. 然而他的其他隊友相比起來卻略為失色, 表現不出一位辯論員所應該有的氣勢. 更加上城大似乎用了太多時間攻擊正方一些比較弱的地方, 如效法外地只准遊客進入, 相對令攻擊對手引用外國模式是否可行的問題, 因此比賽結束時雖然有優勢, 卻並非壓倒性. 結果城大雖以 3:0 取勝, 每票差距卻相當少.
另一方面, 雖說是打出超水準, 但嶺南之所以戰敗, 也不盡是運氣因素. 始終他們表現出的即時回應能力並不高, 到台下發問環節更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 引致失分.
下一場嶺南將會面對浸會, 相信除非辯題站方很有利, 否則在實力有距離的情況下要取勝並出線可以說沒有可能. 而城大方面雖然贏了 3:0, 由於去屆主力畢業, 因此隊中實力不平均. 要說爭奪冠軍也嫌太早. 至於出線與否, 就要看下場對香港大學的表現了.
第二場比賽為中大對科大. 雖然中大今屆似乎有些主力沒有留在隊中出戰, 但中大的表現反而更上一層樓. 在我看來, 雖然九隊辯論隊中還有浸會未出場, 但我認為今年最有冠軍相的是中大, 其次就是還未出場的浸會.
至於科大方面, 我一向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比較喜歡出怪招, 不過過往的「怪招」都只是指在表達技巧方面. 但今場比賽令我奇怪的是他們在前段的表現實在是不必要地煽情, 推論方面亦比較過份, 很容易讓人覺得他們有點上綱上線, 因此以 0:3 敗陣也是無話可說. 雖然下場對樹仁勝敗難料, 但相信出線的機會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
比賽天 : 二 港大對教院 理大對樹仁 -- 最好與最差的評判
港大對教院的辯題為「港府應實施食肆全面禁煙」. 去年四強不入的傳統強隊港大捲土重來的首場初賽, 可以見到他們的論証是相當平穩, 雖然未有驚喜, 卻不易被攻破. 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隊中似乎未有一些明星級的辯員, 如當年的劉克誠, 姚啟文這種強手押陣. 而且當對手暴露漏洞時, 雖然知道問題所在卻沒有用最適當的方法來攻擊.
至於上屆亞軍教育學院, 其實是處於較有利的站方, 因為辯題是一條全稱的辯題, 只要能想出一些食肆沒有禁煙的需要已經足夠. 我數月前曾在中學組的基本法辯論賽中擔任評判, 而辯題也是這一條. 當時站在反方的喇沙書院正是從這方面入手. 如果他們不是因超時問題及對手德蘭中學表現出色, 當時反方的喇沙已經贏了. 可惜的是教院並沒有向喇沙借鏡, 想另覓溪徑卻走錯了路, 提出一些食肆禁煙一些食肆不禁, 並給東主自由選擇. 結果可行性方面能否達到自己所說的完美還成疑問, 但對港大一輪質詢如員工健康不被保障, 教院也只能用「食得鹹魚抵得渴」的意思來反駁, 只沒有說「犯賤」而已. 如果港大在結辯時可以利用最後發言的優勢漂亮地攻擊教院的弱點, 例如在地盤工作, 即使工人不注意自己生命, 政府也有責任立例規定他們戴上安全帽, 以証明就算別人「犯賤」, 政府也有責任保障他們的健康, 我想港大不止會只以 2:1 勝出.
不過我覺得教院並非全無優點. 表達技巧方面我就覺得今場他們有幾位做得不俗, 雖然正如評判所說, 個別辯員的懶音的確是多得有點過份.
港大能否出線需要看下場對城大的賽果才知道. 我認為整體來說兩隊的實力沒有很明顯的差距, 因此勝敗難料. 至於教育學院要出線的話, 下場就必須擊敗浸會才有希望, 當然機會不是說沒有, 但似乎不能太過樂觀.
至於尾場由理大對樹仁. 辯題為港府應設立最低工資. 其實正方理工的漏洞實在是很多, 似乎在資料搜集方面亦不及樹仁. 例如理工並沒有提出實則的方案, 只不斷以所謂「歸納論証」-- 因為外國做到, 香港也可以做到來論証可行性. 其實這是相當之弱的, 因為外國實行最低工資的背景和香港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 更何況外國因最低工資也導致不少的問題.
由於我今年有參與帶領堅樂中學打基本法辯論賽的八強戰, 當時曾準備過同一條辯題, 因此有做了點研究而知道引用外國例子只會帶來對手更強烈的攻擊. 結果當時打正方的迦密柏雨中學甚至不引用外國例子, 代之以一個獨特的最低工資計算方案來証立辯題. 雖然他們最終也是輸了給堅樂, 但內容方面卻比今場同是打正方的理工為佳.
然而樹仁的表現也有點令人可惜. 能提出最低工資無法解決低收入家庭的問題已經代表了樹仁在內容研究上下過些苦功, 但對外國實行最低工資的問題卻在比賽中甚少提及以反擊對手. 而且面對理工的漏洞, 很多時樹仁也輕輕放過, 在技巧上也不及理工方面, 因此到最後樹仁以 1:2 落敗.
老實說比賽最精彩的部份並非比賽而是評判的評語. 首先是一位好像是港大中文系的評判走出來給予評語. 然而說話內容卻無法令人對辯題有更深的理解. 因為他只是在談論某方的服裝如何, 某方的髮型如何. 當一個評判要用這些評分標準來決定勝負時, 辯論比賽已經不是辯論比賽, 而是在選美吧? 這和向負方說「我認為你們輸, 因為你們樣衰」有什麼分別呢? 我不要求評判必須要準備充足才擔任評分工作, 但最低限度道義上他應該留心的是雙方辯論的內容及技巧, 這才算尊重辛辛苦苦準備了一個星期的對賽雙方同學. 而不是分心去留意別人的隊服款式, 顏色, 隊員有沒有梳頭這些東西. 也許該位評判本身在其學術範疇有很高的成就, 但做辯論比賽評判的話也許比一個中學生還差(特別是最近我在中學辯論界發現一個即使立即加入大專辯論隊也可輕易成為主力的中四學生).
然而最後一位給予評語的評判, 城市大學的羅金義教授卻是一個完全不同風格的評判. 可能這是因為他也曾經是個辯論員, 因此很重視內容方面, 對雙方的不足之處都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 例如正方論點的薄弱之處, 反方內容分配錯誤, 甚至深入分析辯題並可以即時提出一些連我這個不止一次準備過此辯題的前辯論員都為之嘆服的資料(因為做過那辯題研究的我更會知道要想出那些論點及找到那些資料是需要多努力的研究為條件). 他實在是繼去年遇見的政府首席律師毛錫強先生之後, 另一位令我信服的評判.
我個人對辯論比賽評判的看法是很簡單的. 如果將儀容看成很重要的, 他們應該做選美大會的評判. 如果將演說技巧看成很重要的, 他們應該做朗誦比賽的評判. 身為辯論員花了那麼多時間準備內容, 為的只是以理服人而取勝. 不是說演說技巧不重要, 但身為評判的, 實在應該先好好地聽聽辯論員嘔心瀝血準備的內容(即使有時內容仍會強差人意).
最後那個好像是港大中文系的評判見被人奚落, 趁頒獎時出來反擊, 說評判不一定對辯題有所認識, 因此要好好注意邏輯. 可笑! 他本身的評語除了說某方的隊服之外, 有多少是分析對賽院校論証過程的邏輯問題? 他的發言除了宣佈自己對辯題無知之外, 沒有其他意思.
樹仁下一場的對手為科大. 我認為如果樹仁可以吸取這場比賽的教訓的話, 下一場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 至於理工下一場將會面對中文大學. 始終未知辯題及站方難以有準確的預測, 但我認為若辯題站方方面沒有任何一方不利的話, 只要中大精銳盡出, 還是可以看高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