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 初戰碰壁


與大專盃一樣, 我們是在比賽前七天決定了辯題的.

「港府應立即立例監管中醫執業」

嶺南是正方, 理工是反方. 我們並提供場地, 換言之, 我們是主場.

陳傳德並沒有在那個星期內幫我們怎樣準備這場比賽, 自力更生(說難聽點是自生自滅)是他一向的作風.

此時, 就要看看我們這些新人在之前的訓練班及模擬賽中學到多少了(其實那時我要出席的模擬辯論賽只進行了兩場).

沒時間因為沒有前輩不插手而猶豫, 我和比賽的隊友立刻就為比賽而準備. 討論支持己方立場的論點, 對對方的論點如何反駁, 辯論的稿方面如何去寫比較好, 用辭如何等等, 我們在這一星期不斷去做. 而陣容方面, 我最後是擔任結辯. 在中學打校際比賽時我是擔任第一副辯的, 然而其實這是我最不擅長的位置, 我擅長的是結辯. 雖然是一年級生, 雖然是第一次打比賽, 雖然在比賽當日, 知道了相對於我們用全一年生上陣, 對手用上了幾位二三年級比較有經驗的人. 我希望能贏, 也希望可以取得最佳辯論員的獎項.

然而, 在比賽前數分鐘, 我發覺一切的事都開始和想像中的完全不同.

「什麼? 比賽前有試咪環節的嗎?」

在中學時比賽, 是沒有這一個環節的, 而且在之前的訓練也沒有說過原來有這一個環節. 結果比起對方早已經有所準備的情況下, 在這一個環節的表現我們已經輸了一截. 雖然試咪環節並不計分的. 但辯論比賽很多時都是印象分決定一切(遇到水平低的評判更是如此), 因此輸了第一印象, 未開始比賽, 情況已經不利.

然後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 是對手差不多連一個論點都沒有. 對手的立場為我們根本不可立即, 則在現在這一刻, 就立到一條法例. 只是如此而已. 之前我們想的差不多全部都是比較複雜的, 例如技術上的問題, 立例的必要性等等, 最低限度我在中學時打的比賽, 都會有比較多論點, 論據去支持的呀!

雖然是大大的失算, 但總沒去到啞口無言的地步, 對於對手在立例和立即這兩個詞語的定義, 我們立即緊咬不放, 因為這裡是勝負關鍵. 以下的, 就要靠雙方的技巧了.

可是, 始終對手的經驗較為豐富, 我方的攻擊並無法將他們擊倒, 大家相持不下.

我知道如果我在結辯時表現很好的話, 才有機會將對方打敗, 令陳傳德去訂做的那隻很大的獎盃(大概有半米高呢!)留在嶺南, 因此心內的壓力愈來愈重, 再加上之前試咪時表現不佳, 及預計不到對手的打法, 我懷著患得患失的心情發言.

結果是: 糟透了. 雖然內容上是反駁得到對手, 但表現出來的仍然是不夠淡定, 而辯論「比賽」, 不是論點贏了就可以的, 演說, 表達的技巧很多時比論點反而更重要.

最後, 總分是 1064 : 1081, 票數是 1:2, 我們輸了. 總分上只是17分的差距, 只是很小的距離, 如果我表現再好一點的話......

「你的表現比較差!」面對陳傳德在隊員面前對我的批評, 我沒有說出像「誰叫你之前什麼也沒提醒過我!」之類推卸責任的說話. 因為上台比賽的, 始終是我.

用最快的速度, 我回到了自己的學校宿舍(當時宿舍的地址還在黃金海岸的掃管芴軍營), 一整晚, 我只睡在床上, 用棉被蓋著全身, 我不想被同房們(當時我可是質其他六人一起住在一間房)看到我的樣子.

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

 

在這場比賽的幾個星期後, 我又要面對另一場的對外比賽.

中文大學在那時打算辦一個叫「日本文化週」的活動, 因此希望找我們到中文大學打一場友誼賽, 而對手是中大的逸夫書院辯論隊. 中文大學除了有粵語, 國語辯論隊之外(沒記錯應還有英語辯論隊的, 不過不是記得很清楚), 還有中大內崇基, 逸夫, 新亞, 聯合皆有其各自的辯論隊, 甚至連系內都有辯論隊的, 就例如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的辯論隊, 聽說就有很高的水平.

辯題為「日本文化對香港社會利多於弊」, 嶺南是反方. 地點是在中大的烽火台.

與上一場比賽一樣, 陳傳德及其他隊員希望把操練的機會給一年級生, 於是到最後又是四位一年級生上台比賽. 其中三人和上一場一樣, 陣容的變動就只是柴文瀚換上了李涴雯.

而對這場比賽, 有兩件事是新鮮的, 但也是可怕的. 第一件事是比賽在露天場合進行, 那是我從未試過的. 麻煩的地方不是烽火台的風勢(雖然到比賽時的確連稿都被吹到台下了), 也不是觀眾人數比以前多, 在小學時已習慣了面對幾百人(......四年級時因為是問題學生每天早會總是要被罰站在台上示眾的......), 甚至過千人(這次是參加比賽了, 不過不是辯論, 而是故事演講比賽), 因此人數並不足懼, 麻煩的是與之前的不同, 之前的觀眾總是坐定或站定的, 這次卻是四周都有人經過, 對於經驗淺的人很易分心的. 另一個問題是比賽的形式是台下發問的環節取消, 代之的是自由辯論. 台下發問的話對方攻擊完你還有一分鐘時間去想, 但這一次連想不可以想就要作出防衛和反擊了.

雖然之前是作了一次自由辯論的練習, 但練習是練習, 到比賽時總是會有點不同的, 而我們在這方面的經驗及技巧始終不及對手.

到最後, 又是再一次以 1:2 輸掉了, 又是相差不遠.

日本文化週友誼賽的陣容: (左起) 李涴雯, 鍾慧恆, 陳絹薇, 李正權, 他們在日後都為辯論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這一場比賽, 我的表現整體來說已有好轉, 但似乎前輩們還不太滿意呢. 何時我才可以令他們滿意呢?

辯論員的「世界盃」-- 大專辯論賽已經在眼前了, 而且初戰的對手就是我早就想會一會的中文大學.

可是, 以現在的表現, 我可以被選上嗎?


回目錄

1